APP下载

百年老药新贡献

1981-12-28

祝您健康 1981年1期
关键词:水杨酸柳树阿司匹林

雨 辰

阿司匹林是人们熟悉的一种药品。有个头痛脑热去找医生,开列的药单往往少不了此君。人们提到特效药,往往只想到配尼西林(青霉索)或激素,其实,想当年阿司匹林制造出来时也曾轰动一时咧。

最早发现这颗药物中的老明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去。当时的古希腊,一位被人们尊之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曾让分娩疼痛和产后发热的妇女咀嚼柳树树皮,以之解除她们的苦痛。后来古罗马的普林尼也发现,柳树的同族兄弟一杨树的树皮,对坐骨神经痛有着良好的疗效。此外,懂得用杨柳树治病的还大有人在,美洲的印第安人亦用柳树皮当茶给病人喝了退烧;非洲的霍屯督人还能制成同类饮料来医治风湿病。

然而,结束阿司匹林这种单方草药的原始阶段还是不到二百年的事。1800年,科学家终于揭开了阿司匹林的庐山真面目——从植物中提取出水杨酸盐。但是很遗憾,这种纯品竟有一股厌恶的气味。而且对胃肠有强烈的刺激,人们实在难以入口。德国拜尔公司有位化学家奥威·霍夫曼的父亲患了风湿病,老头子不堪其苦,要求儿子能研制出一种人们能够耐受的水杨酸盐来。几经周折,霍夫曼终于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1898年从煤焦油和石油制品中提炼出了一种乙酰水杨酸,这就是今日的阿司匹林。新的水杨酸盐一问世,便显示了很高的效用和安全性,很快就被大量生产,并流行于世界。

阿司匹林为什么能具有如此“奇妙之功”呢?这直到1971年,英国皇家外科医师学会的万恩诸人才探索出了之中的奥秘。原来,人们出现红肿、发热和疼痛的感觉,皆由于体细胞产生了一种激素物质——前列腺素的缘故。这种渗出物如果注入血液中就会产生头痛,注入脑内则会引起发热。而阿司匹林能够抑制细胞内前列腺素的产生,因此有消除病痛效果。

此外,阿司匹林还有导致人体出血的性能,这在过去一向被看成是大缺点。可是近年来,经深入研究,医学家认为阿司匹林的这个缺点恰恰可以给人类带来福音,它可使心脏病、中风和其它凝血性的病人化险为夷。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马克斯认为,每天服1/4-1/2片的阿司匹林。即可阻止凝栓质的形成,而且不会减弱人体的天然抗凝血机制,195 3年加利福尼亚州一位医生曾对1400名肥大、怠动的中年男人作过试验观察,发现只要每天服用2片阿司匹林,这些人就不会发作心脏病。美国《科学新闻》也报道,每天2次、每次2片服用阿司匹林,对高度敏感者就有防止脑中风的可能。在178名曾有轻度中风的患者中,再次发作的人只占12%,而服安慰剂的对照组则为42%。

阿司匹林的功能不止于此。国外还流传用其来治疗脚气病。它的方法简便:先将患处用温水洗净擦干,然后将数片阿司匹林研磨成粉,用凉开水调匀涂于患处,再以纱布效盖包扎好,一般治疗3~5次便可大见成效,而且无副作用。墨西哥生物学家阿·拉·萨阿德拉教授还发现:放一片阿司匹林到花瓶里,溶解于水后可以延缓鲜花枯萎的时间。他解释说,这是因为阿匹司林能够促使植物叶片上的小气孔闭合,从而减慢了水分的蒸发,为此,他建议天早期间也可在庄稼上喷布浓度适量的阿司匹林溶液,以保持其不致枯死。这使阿司匹林又成了一种抗旱农药。据说教授的建议已引起了备尝干旱之苦的墨西哥政府的高度重视。

神通广大的阿司匹林,越来越赢得人们的广泛信任与欢迎。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年销售阿司匹林的数量已不下十万吨;仅美国一个国家每年就生产1、2万吨,相当于每个美国人一年要消费150片。阿司匹林的赫赫声望,由此可窥一斑。它正以新的面貌,在积极地为人类作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水杨酸柳树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会治病的柳树
HPLC法同时测定氯柳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其对水杨酸的吸附性能
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在耐多药结核病中抑菌效能的观察
对氯水杨酸的纯度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