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和他的“西斯廷圣母”
1981-08-20赵友萍
赵友萍
拉斐尔·桑西1483年生于意大利中部的乌尔宾诺,卒于1520年。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西斯廷圣母”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
“西斯廷圣母”是他为一所修道院绘制的祭坛画,该院是以教皇圣·西斯廷命名的,画中左侧的圣徒即教皇西斯廷,因而这幅画被称为“西斯廷圣母”。这幅画所以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是由于画家同文艺复兴时期其他杰出的艺术家一样,用自己的作品奋力地投入了反封建、反神权、宣扬人文主义思想的伟大斗争,它是这个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之一。尽管它是为修道院画的,但画家所描绘的圣母子,并不是中世纪庙堂中所常见的那种毫无生气、冰冷令人疏远的神,而是使人感到亲切的人。我们站在画前,仿佛置身于等待圣母来临的人群之中,帏幕拉开了,一位娴静美丽、纯洁端庄、健康丰润的母亲,慈爱地抱着孩子缓步而来。人们从中发现了人的感情,人的可爱和人的尊严,从中看到了自己。这一切都激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西斯廷圣母”在画面布局上采取了近似对称的等腰三角形的结构方式,造成了一种稳定、严肃、庄重的气氛。这种变化中的对称,使得画面给人一种回环连续的运动感。这种效果是以圣母子的动态和服装的动势、左边圣徒的仰望、右边圣女的俯视以及画幅下端两个小天使的仰视相呼应造成的。这种运动感是含在静中之动,静与动的有机结合,使画面既有虔诚肃穆、庄严稳重的气氛,又有含蓄的激动和控制在内心的欢悦情绪。虽然画家由于历史的局限,还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的控制,去直接描绘人们的生活,但是,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毕竟伸入了宗教的心脏,抽掉了它的灵魂,使之不过空具一架宗教的躯壳而已。
人们之所以总是带着兴奋的感激之情,回顾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业绩,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人变为巨人的开端。
拉斐尔与达·文西、米开朗几罗被誉为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他们以自己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广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技艺修养,以及今天看来仍使人们激动不已的一批优秀艺术作品,赢得了人们深深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