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猴头的人工培养

1981-08-20李志超

中国青年 1981年14期
关键词:猴头瓶内木屑

李志超

蘑菇,是人们熟知的。然而,提起猴头,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它也是一种食用菌,而且是名贵的高级营养品。它肉嫩味鲜,与熊掌、海参、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素有“山珍”之称。猴头还能药用,含有多酞、多糖和脂肪族的酰胺物质。可治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近年来,还发现它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如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效率可达69.3%。

野生猴头生长在栎,柞、胡桃等阔叶的腐木和立木的受伤处。它好气、喜光、生长环境要求高温多湿,一般3—5年才能长成一个,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为解决这个矛盾,人们采用猴头的人工培养,结果只须2-3个月时间,猴头便长成了。这对于有条件的社、队企业及个体农户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有益副业。

猴头的人工培养,主要分菌种培养和子实体培养两大步骤。

菌种培养常采用组织分离法。即选尚未长有孢子的幼嫩猴头,削去菌刺,在无菌条件下用刀片在中央划一条缝分开,取心部米粒大小的组织一块,接种于马铃薯琼脂斜面培养基(马铃薯汁20%,葡萄糖1%,蛋白胨0.5%,磷酸二氢钾0.05%,琼脂2%)。在25°C左右温度下培养约10天,待斜面上长满白色菌丝体,便可进行扩大繁殖。此时,培养基要薄些,菌丝才生长快,有10—15天就可长满试管。

子实体培养应首先培养木屑菌种,待木屑菌种长好后,再移入培养室培养子实体。

木屑菌种培养基配方是:木屑(针叶树及樟树等不能用)75%,麦皮23%,白糖1%,石膏粉1%,加水60%;拌和并装入广口瓶内;在1.5公斤压力下灭菌1小时,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挑取斜面菌种一块,接入瓶内;在22—25°C下培养一个月,待菌丝长满培养基后,温度降至18—20°C,继续培养一星期。看到菌蕾(幼嫩子实体)将接触棉塞时,可以拨去棉塞移入培养室培养。

培养室散射光条件要好,地面上经常洒水保持湿润,每天喷雾3—4次,保持相对湿度达95%。半个月后,猴头子实体形成,等有孢子散出,使可收获了。

猜你喜欢

猴头瓶内木屑
玻璃瓶“吃”气球
松鼠请吃“猴头”
木屑
工厂化栽培猴头菇品种对比试验*
会“自己剥皮”的香蕉
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及胃乐宁片低聚糖部位的HPLC-ELSD指纹图谱
油页岩与木屑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橡胶木屑基活性炭—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
“猴头”多布杰
最古老漂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