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美中谈补法在老年病中的应用(上)
1980-12-28陈可冀
陈可冀
老年人通常体质比较虚弱,机体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所以防治老年病时,补益法(或称补法)是比较常用的。实际上也确有不少病,经过补益后日见好转。但是,补法要真正运用得好,也颇不容易,因为老年人常有“虚不受补”的情况。虽然,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滋阴,阳虚温阳的通例大家都知道,但是实际治疗中,若补得不合适,反而阻碍“经络气机”,若辨不准阴阳虚实,还可能出现相反的后果。
下面介绍6种补法的应用;平补、调补、清补、温补、峻补和食补。
平补法的应用
寻常的治法是,补气用四君子汤,补血用四物汤,气血双补用八珍汤。老年人若是单纯的虚劳虚烦不得眠,用酸枣仁汤较好:高年气血虚损、周身不适、头眩、四肢酸痛、麻木,中医称之为“风气百疾”,薯蓣丸较为适宜。此方以山药为主药,调理脾胃;又有四君子汤、四物汤中的药味,起到气血双补的作用。方中又有千姜补阳,配合山药滋阴,阴阳兼顾;阿胶滋养阴血,量虽少,但与补气药配合,可起到气血双调,气旺血生的作用。方中且有桂枝、柴胡、防风、白蔹等升阳达表,驱除“风气”的药;杏仁、桔梗,升降气机,所以此方补而不滞,不是呆补。全方不偏阴,不偏阳,不偏气,不偏血,配伍很好,很适用于老年人“五劳七伤”者。唐代名医孙思邈就在其《千金方》中继承了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这一张方子。宋代官药局方中的牛黄清心丸,实际就是薯蓣丸加射香、冰片、雄黄、朱砂、羚羊角而成,对老年人也很适用。清代乾隆嘉靖时代,嘲中官员平素吃荤多的人,用了牛黄清心丸可使心腹舒适,所以此方代代相传,用得很广泛。现代人的营养条件日见改善,这张方子是很值得继承发扬的。用于保养的药要平和,薯蓣丸不寒不热,不攻不泻,不湿不燥,就有常服无弊病之优点;若没有成药,也可按方配药服煎剂。岳老曾治疗一例脑动脉硬化病人,用薯蓣丸加鹿角胶、黄芩和冬虫夏草而获效,患者记忆力明显好转。另治一例“温病发热汗出”,不能下地走动的病人,诸方不验,后以牛黄清心丸治愈。有的人认为薯蓣丸和牛黄清心丸药味多,视为“普通敷衍药”,这种看法不对。薯蓣丸对平时睡眠不好,精神不支,“阴阳气精不足”者也可用,具有强壮作用。另外市面上常有回天再造丸或回生再造丸者,也是验方,可治老年人高血压病眩晕肢麻,或偏瘫后遗症,实为薯蓣丸加白花蛇、虎骨等而成。
调补法的应用
老年人全身功能衰减,消化吸收的功能也不例外,常常是吃稀了不行,吃油腻了不行,屹多了也不行。这就要调理生理功能,用调补法。老年人腹胀满、泄泻、消化不良,与一般治法中专用的橘皮、枳实、神曲、山楂、麦芽、大腹皮,甚至槟榔、厚朴、青皮等理气降逆,以消导开破药为主者,应有不同,因为老年人用这些药后,脾气更伤,腹泻等症状反而加重,应以“补”为主,辅之以“调”。可参考叶天士的养胃降逆法和李东垣的补脾升阳法治疗,并宜以李东垣用药法,即小剂频投、长期守服为好。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加些滋阴药、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资生丸加味都是很实用的。岳老曾治疗一例七十高龄的男性患者,病人素常多病,曾患肝炎,来诊时称腹胀,食欲不好,长期以来每餐不及一两,午后胃脘胀满、暖气不止,大便稀薄,经确诊为浅表性胃炎。因服西药多不耐受或有不良反应,改用中药半年余。由于过去用开破药较多,未着重补脾胃以扶基本,愈开破消化功能就愈弱,故采取“塞因塞用”法,健脾和胃治疗。病人脉软无力,舌本苔白而润,也反映脾虚是主要矛盾。由于患者进食一两就作胀,故药剂用得较小,以“资生汤”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此方为缪仲淳在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参苓白术散上加味而成。方中以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扁豆、苡米温健脾阳,以芡实,莲肉、山药滋养脾阴,补脾元,提脾气,并以陈皮、神曲、山楂、麦芽、砂仁、豆蔻、藿香、橘皮理气降逆,黄连清胃厚肠,以补中有调取效。明朝著名医生王肯堂曾用资生丸治疗其父脾胃病,饮食就增加,获得高龄。《医宗金鉴·名医方论》用以治疗妊娠三月呕吐,用原份星研为粗末。有的人喜欢用温胆汤、逍遥散加减作为调补,应用得好,也可取效。
调补是为不受峻补的人而设。对老人,不应“蛮补”,动不动就是人参、鹿茸、肉桂。古云:“病有三虚一实者(虚多实少),先治其实,后补其虚”。对于老年人,治实不可太猛,猛了就要伤正;也不应太轻,轻了不及其本。
补中辅调。调气解郁,选炒川贝、制香附;除痰控涎选半夏、桔红。去淤活血,选五灵脂、生蒲黄、桃仁、红花。消食导滞,选平胃散、山楂、神曲。利湿泄浊,选滑石、赤苓、佩,兰叶、晚蚕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