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定要带着无产阶级感情学

1966-08-17

中国青年 1966年6期
关键词:剥削阶级著作阶级

这一期,我们发表了米昌库等几个同志的文章。这几篇文章告诉我们,学习毛主席著作,只有带着阶级感情学,才能学得懂,用得上,才能坚持学,坚持用,越学越爱学。一定要带着阶级感情学——这是他们的共同体会,也是广大青年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一条基本经验。

带着阶级感情学,就是带着无产阶级的感情学。什么是无产阶级感情呢?河北省尚义县二十一岁的生产大队副大队长米昌库同志说得好:就是要干,要革命,要消灭一切剥削阶级,要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要为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彻底解放而斗争。一句话,无产阶级的阶级感情,就是一心闹革命。带着无产阶级感情学毛主席著作,就是为革命而学,为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而学。许许多多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他们的学习自觉性,都是来源于这种无产阶级的革命自觉性。

为什么贫农出身的青年尹桂华,起初并没有迫切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要求呢?因为那时她想的只是攒几个钱,做几身衣服,这就是说,她还没有革命的自觉性。但是,一当她经过了阶级教育,提高了阶级觉悟,有了革命的要求,她就能自觉地读毛主席的书了,并且从心眼里爱读毛主席的书,感到“一天不学毛主席著作不行”了,文化低,家务重等等一切困难,也就统统有办法克服了。

毛主席的书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因为毛主席的书,说的都是无产阶级闹革命的道理和办法。它不是任何阶级的人都可以读得懂,用得上的。只有对工人、贫下中农有深厚的阶级感情,一心要革命,要进步,要当革命接班人的人,才爱读,才能读得懂,用得上。学生出身的林昌秀同志,开始学毛主席著作时,只是为了装门面,所以,尽管她学了一大堆名词术语,却还是学不懂,用不上。只有当她改变了看不起农民的思想,对贫下中农有了阶级感情,懂得了什么是革命,立志要作革命的好后代,为解放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民而奋斗的时候,她才读懂了,而且一用就灵,解决了思想上和工作上的问题。

一个青年,如果不想革命,不站在工人、贫下中农一边,没有无产阶级感情,那么,他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时候,就会感到格格不入,更谈不到用好毛主席著作了。因此,要学懂用好毛主席著作,工人、贫下中农的青年必须牢记阶级苦,永不忘本;知识青年必须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全心全意为工农服务;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首先要下决心使自己的立场和思想感情来一个根本的变化,把自己的屁股坐到工人、贫下中农这边来。不管什么出身,什么经历的青年,对剥削阶级不恨,对工人、贫下中农不爱,是不能学懂用好毛主席著作的。

那么,无产阶级感情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的无产阶级感情,是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我们这一代青年,都是在红旗下长大的,一般的都没有身受过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缺乏阶级斗争的实践。不懂得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就不懂得革命。因此,要培养无产阶级感情,就要从老一辈人的回忆诉苦和新旧社会的对比中,懂得什么是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依靠谁来革命,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参加现实的阶级斗争,特别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斗争中,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思想、两种世界观的斗争中,接受教育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无产阶级觉悟,仇恨一切剥削阶级,热爱工人、贫下中农,坚定不移地走革命道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毛主席的话句句都是真理,激起对毛主席无限热爱和无比信赖的感情,下决心把毛泽东思想学到手。

带着无产阶级感情学,就能读懂用好毛主席著作;读了毛主席的书,照毛主席的话去参加革命斗争,又能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无产阶级感情,促进我们更加自觉地学习毛主席著作。这就是我们青年掌握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也是实现思想革命化的过程。

猜你喜欢

剥削阶级著作阶级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