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图书室里大有作为

1965-08-20王正敏

中国青年 1965年4期
关键词:红书图书室旧书

王正敏

最近,我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不断地总结经验的指示,觉得这个指示非常重要。我们各行各业的青年都要坚决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做,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地总结经验,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在农村可以做很多工作

我是个农村知识青年,我们在农村能不能做到毛主席所要求的,做个有所作为的青年呢?这个问题在一些农村知识青年里,认识还很不一致,有的人便认为在农村是无所作为的。记得我刚回乡参加生产时,我们村里的青年不安心农业生产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人认为“没出路的人才回农村”,“中学生耪大地是屈才”。有的成天搭拉着脑袋,愁眉不展,干什么事都没劲。也有的知识青年刚回村时劲头很大,碰了几个钉子便泄了气,产生了悲观情绪,认为农业太落后,在农村无所作为。

农村里有没有落后的现象呢?有。正好象城市里也会有落后的现象一样,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革命者的任务难道不正是用自己的斗争和工作去改变各种落后的现象吗?我觉得,在农村要做的事多得很!比如,拿我们村的情况来说,我们村的富农分子张保贵,经常在青年中讲《小八义》、《济公传》等荒诞、鬼怪小说,散布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毒素。有的青年信神信鬼,有的沉溺在黄色小说里边。这说明,在农村文化领域中,还存在着“兴无灭资”的阶级斗争。我们回乡知识青年在这方面可以做很多工作,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怎么能说在农村无所作为呢?

一九六二年春天,我被选为团支部委员。不久,又参加了县里的团代会,听了中郝和李皇庄办图书室的经验介绍,对我很有启发。我觉得我们村里也很需要办一个图书室,来和那些坏书的影响作斗争。回来以后,我就建议团支部把我们村的图书室也办起来。

在农村要办图书室,确实十分困难,但这没有关系。条件差我们就从实际出发,依靠党和群众,创造条件。大队把一间农具室腾出来,给我们做图书室。我们就发动团员把屋子泥了泥,垒了四个坯垛,搭上两块门板作为书架,又借了张破桌子,这就是我们的图书室。屋子有了,没有书怎么办?我想:农村里并不是完全没有书。但是,自己的书,自己都看过了,就觉得没书看了。如果集中起来,就可以互相交换着看。于是我们就发动大家“交一本,看百本”,不到五天功夫,团员和青年就交来了五百多本书。可是,还不能满足大家的要求。以后,我们又发动大家利用业余时间搞义务劳动,推脚、打柴,挣了一些钱,又买了一部分政治书籍、红色小说和农业科学等书,一共有了一千多本书。我当了图书管理员。

书多了我们不会管理,读者要借一本书,翻半天还找不到,这怎么行!不会就学。我和秀敏就去县文化馆请教。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图书怎样分类,怎样排卡片。他们按类把卡片放在一个个小抽屉里,管理得挺好。可我寻思:分类我们能办,要做卡片还得花不少钱,再说我们也没橱没柜的,有了卡片也没处放。学别人的经验不能照搬,得自己多想办法。从县里回来以后,好几天我吃饭也想,干活也想,晚上躺在被窝里也想。总要想个不花钱也能办事的办法。有天晚上,我终于想出来了一个办法:用硬纸片裁成小长条,上面写上书名和号码,然后分类挂在铁丝上,这不就行了吗?想出了办法,高兴得了不得,黑洞半夜爬起来乱翻,找到了旧纸盒子就动手做卡片。第二天到供销社买了一分钱的铁丝。这样就把图书卡片管理的问题解决了。

发挥图书的战斗作用

图书室办起来了,有了房子,有了书,不等于工作就做好了,还得想法叫大家都来看书。我想,办图书室不能光图个形式,应该充分发挥图书的战斗作用。图书是一种工具,图书室是一个阵地。我们一定要利用它来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文化,在团结教育青年,促进青年革命化方面发挥作用。于是,我们就利用各种场合向村里的青年和群众宣传阅读新书的好处。读红书的青年愈来愈多了,可我发现一些过去爱看旧小说的人,还没来我们图书室借过书。他们为什么不来借书呢?这是我们的工作还没做到家。我决心把这些“旧书迷”也争取过来。

从哪里着手呢?我想到了最爱看旧书的冉东杰老汉。他是个七十多岁的老贫农,但就是爱看旧书,看了就讲,对青年影响很大。如果把他也吸引过来,其他的人就好办了。于是,我就琢磨,怎样才能让他也来读红书讲红书呢?还是应该先从他感兴趣的书入手,然后再慢慢一步一步地改变他看旧书的思想和习惯。有一天歇晌时,我和玉兰给他送去了《三国演义》,他很高兴。过了几天,估计他快看完了,我们又给他送去《青春之歌》,我说:“这本书可比《三国演义》强得多。”他真看了,还说林道静勇敢。接着我又给他看《红旗谱》,读完《红旗谱》之后,他的思想开始有了转变,认为我们给他送去的书都好,这回他主动向我们要书了。我们又给他送去《红岩》。他看《红岩》很受感动,见人就讲许云峰、成岗的英雄故事。有人问他这些故事是哪里听来的,他说是从图书室里的书中看来的。听完以后大家都争着来借《红岩》。由于冉东杰老汉的转变,过去爱看旧书的人也都不看了。十七岁的冉祥才,过去是“济公迷”,自从他读了《红岩》等书以后,受到很大教育,再不学济公啦,现在,他成了我们图书室的常客。看红书、讲红书在我们村里形成了风气,大大抵制了反动、荒诞、黄色小说和旧书的思想影响。

大家都在读红书讲红书了,这时我又想:大家看了这些书到底有哪些收获呢?怎样把这些收获巩固下来呢?于是我进一步发动大家联系思想写心得。我们在图书室里设了一个“读书园地”,把大家写的读书心得贴在上面。一年来,共写了五六十篇心得,大家读红书的兴趣越来越大了。

学习毛主席著作为生产斗争服务

的确,自从图书室成立以后,村里的正气大大上升,邪气大大下降,读红书的人越来越多,黄色书籍受到了抵制。这时我想,要青年有革命思想,光看文艺小说是不够的。还要引导青年学习政治,主要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

一九六三年,我们村掀起了学雷锋的高潮。我们组织青年讨论了“怎样才能做一个雷锋式的战士”的问题。通过讨论,大家明确了,要想做个雷锋式的战士,必须和雷锋同志一样,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接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打这以后,我们逐渐把青年组织起来学习毛主席著作。

我们根据当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结合本村青年存在的实际问题,前后组织青年学习了《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反对自由主义》等二十多篇文章,联系思想、联系实际,具体地进行了讨论,使青年们懂得阶级和阶级斗争;同时,青年们把毛主席说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等指示,都深深记在心上,成为行动的准绳,照毛主席的话办事。

我们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以后,为贫下中农做了许多好事。如给五保户、烈军属推磨、挑水、洗被子、做衣裳,什么活都干。一九六三年八月,有的村受了水灾,大队要派人去慰问。当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几个团支部委员连夜叫开了十户人家的门,买了二百来斤菜,第二天由祥根和秀敏送到了灾区。他们回来后说灾情很重,牲口缺草,我们就向青年提出每人割二百斤草的任务支援灾区,大家都超额完成了。快到中秋节时,我们想起了灾区人民,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灾区人民是不是能吃上饺子呢?不能只管自己,忘了阶级兄弟,我们能吃上饺子,也一定让灾区人民吃上饺子。我想他们一定缺菜,就想再组织一次慰问,青年们一致同意。当时我村的菜也少,我们跑到七十多里外的东光庄买白菜,用小推车推到白赵庄,他们全体干部和社员都非常感动,有个老大娘说:“真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青年。”

为了给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服务,我们还经常供应有关的农业科学技术书籍,组织团员和青年进行学习。我们大队的牲畜很弱,每年死亡很多。我们就组织青年成立了一个牲畜研究小组,并设法从县农林局弄到二十多本关于饲养牲畜的书。我们从书上学到些知识,又请一队的老饲养员介绍经验,然后,总结出几条办法,每天晚上给饲养员上课,有空还和他们一起干。由于改进了饲养方法,一九六四年以来一头牲口也没死。党支部和群众对我们很满意。

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我们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心怀也宽阔多了,从毛主席的著作里得到了智慧与力量。这时我们又想到,也应该让邻村的青年们有机会学到毛主席著作,并且也能看到红色书籍。于是,我和冉玉兰等就背上这些书,主动送到邻村青年们的手里去。我们先后送书到高峰寺、王大来等四个村庄。这样,邻村的青年们,也展开了学习毛主席著作和阅读红色书籍的活动。

我们还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举办了一次较大的阶级教育展览。又试养了蓖麻蚕。回乡这几年来,通过工作中的实践,我深深感到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三大革命运动中还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图书室仅仅是农村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就从这一小部分也可以看出农村是大有作为的。那种认为回乡青年在农村无所作为的悲观论点,是不对的。但是,要使自己有所作为,最核心的问题,是要有一颗为社会主义为广大贫下中农服务的红心。有了这颗红心,才能发现问题,才能钻研问题,才能有所创造。有了这颗红心,也才能永不停止,永不自满,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自己,不断地有所前进。我们图书室所以能作出一些成绩,受到村里青年群众的欢迎,就是因为我们在党的领导下,破除了悲观、停止、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观点,而有所前进的。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还有很多缺点,我们决不能自满和停顿,我们决心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不断地总结经验,克服缺点,使我们的图书室更好地为广大社员群众服务。

猜你喜欢

红书图书室旧书
旧书满新知
“炫卡”招招鲜 爱上读红书——读书活动 教你一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六页小红书诉说心中爱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小红书遭投诉:网购商品与实体店不一样!
旧书报为什么会发黄
图书角和图书室的设计欣赏
岛田翰《古文旧书考》述考
图书室里故事多:桦南县福庆社区家庭图书室创办者刘德生关爱青少年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