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是称呼“同志”好

1963-08-16章白

中国青年 1963年12期
关键词:解放区亲密关系团干部

季平同志:

看了你的来信,我不由地回想起十多年前的事情。那时候,我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日常与人相处都是以“张先生”,“王先生”相称。只有在秘密场所,党员相见,才轻声地称呼“同志”,每当我听这个称呼,一股热流就浸透了我的全身,觉得亲切温暖无比。以后我从国民党统治区到了解放区。初到解放区,感到新鲜的事儿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称呼问题。踏上解放区的第一个村庄,找到村干部,他第一句话就是:“同志!有什么事?”在村里住了两天,看见解放军帮助老乡割麦子,老乡给送来开水,也是说:“同志!歇一歇吧!”到了机关以后,“同志”这个称呼就更普遍了,同级之间叫同志,下级见了上级也是叫同志,通讯员小鬼见了机关的负责人也是称呼同志。有些同志由于更加熟悉,更常常称呼“老张”、“老王”,或则直呼其名。

解放以后,我仍然在一个党委机关里工作,情况也是这样。不管职务有多么不同,但彼此之间仍称同志,或叫老张,老王,多年一贯如此,早已成为大家的习惯。我觉得这种情况很好,反映了同志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是,你在来信中说,你们那里,即使在团内,同志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都是称呼职务,很少称呼同志。有的团干部,总喜欢人家叫他“×书记”“×部长”,如果有人叫他“×同志”他就不大高兴。有的人也认为,特别是对上级,如果不以职务相称,就是不尊重领导的表现。我觉得,在团内有这种情况存在就不大好。是的,下级应该尊重上级,但尊重领导,最根本的,是要按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办事,如虚心听取领导意见,执行组织的指示决议等,并不是在于口头上的称呼。“同志”,这是多么亲切的称呼啊!这是反映出人们之间志同道合的亲密关系和阶级感情。听到这个称呼,我们就会联想起在艰苦革命斗争的岁月里,在伟大斗争中,同志之间的那种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难道还有什么别的称呼,能比“同志”这两个字更能恰当地体现出革命队伍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吗?生活在革命的大家庭里的我们,共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我们之间的称呼,没有比“同志”更好的了。

请恕我直言,有的团干部,喜欢人家称他“书记”“部长”,不愿别人叫他“同志”,这多少是由于旧思想旧影响的作祟。因为在旧社会,等级森严,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平等,一些人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自然要别人称其职衔。但今天,在我们人民国家里,在革命队伍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任何一个革命干部不管他的职位有多高,所负的责任有多大,但他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人民群众的一分子。工作职务的不同这罩徊还是革命分工的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因此,我们为什么非要别人以职务相称。不愿人家称“同志”呢?人家叫他为“同志”,这正是革命队伍中同志之间亲密关系的表现,是一种光荣的事情,他因此感到不高兴,这难道是革命者应有的思想感情吗?尤其我们共青团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之一,为了密切同广大青年的关系,不论是下级对上级,不论是团员对干部,或者与非团员相处,我们不但没有必要以职务相称,相反更应该提倡称呼“同志”。这样,干部、团员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亲密、融洽,这对于我们做好工作,克服干部的优越感,改变我们的思想作风,都是有很积极的作用的。这点意见,不知你以为如何?

章白

猜你喜欢

解放区亲密关系团干部
Outpatient hybri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with SOUTE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followed by endoscopic suturing of the mucosal defect: A case report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解放区的天
亲密关系不会真的无疾而终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严管优出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
暴力 亲密关系中的致命毒瘤
对1946—1948年华中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历史考察
试述党在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1945-1949)的艰难探索
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