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绕着核大国地位问题的帝国主义矛盾

1963-08-16欧阳兴

中国青年 1963年3期
关键词:北大西洋核力量西德

欧阳兴

在古巴事件之后,美帝国主义的气焰十分高涨,认为它的核讹诈政策已经造成了对它有利的新形势。美国想趁这个机会迫使它的西欧盟国重新承认它在西方世界的已经动摇了的领导地位,并且服从它的所谓“全球战略”。美国名政论家李普曼在一九六二年底的一篇文章中明白指出:“美国要在一九六三年重新估价、重新确定、重新调整它对西方世界的领导。”今年年初,美国总统肯尼迪也公开表示,美国“能够而且必须”对它的盟国“进行更坚定的领导”,甚至“在必要时甘冒同盟国发生磨擦的危险,也在所不惜”。最近发表的肯尼迪一九六三年国情咨文竟大言不惭地说:“目前已是美国承担更强有力解决冷战问题的时候了”。这句话充分地暴露了美国统治集团要肯定它对西方世界的领导权的野心。

从西方人士的观点看,领导权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核大国地位的问题。拥有优良载运工具(远程火箭和导弹)和种类众多的大量核弹的是超等国家。只有超等国家才有资格领导世界,控制和指挥那些无核武器的、或只有少数核弹百无优良载运工具的国家。因此,现在自认为已经是超等国的美帝国主义就力图保持和巩固自己的核垄断地位,阻止西欧其他帝国主义发展或进一步发展核力量,从而把他们永远压在美国的附庸国的地位上。而那些西欧帝国主义国家呢,已经有了核弹的英国企图把法国压在自己底下;刚刚发展核弹的法国力图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核武器,以便迅速跻身于核大国之利;在发展核武器问题上受到条约束缚的西德则力图千方百计地冲破条约的限制,使自己逐步拥有核武器。

正是由于这个情况,所以在过去几年中;北大西洋公约集团的紧张和矛盾,首先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大国地位问题而展开的。现在,由于美国又开始企图重振自己的领导地位,而把二等国的地位强加于西欧那些帝国主义身上,这个尖锐的矛盾就发展到十分突出的程度,并表现出空前激烈的情况。

美国为了保持和巩固其核垄断地位,在艾森豪威尔时代就提出了所谓“北大西洋多边核力量计划”。当时由于西欧帝国主义国家的反对,终艾森豪威尔之任,始终未敢大力推行这个计划。肯尼迪上台之后的头两年,也迟疑着不敢加以重提。直到这次古巴事件之后,肯尼迪才鼓起勇气来旧案重提。

“北在西洋多边核力量计划”

所谓“北大西洋多边核力量计划”的内容,概括有下面几个要点。

第一、美国的战略家们把他们过去十几年来在北大西洋公约集团中所吹嘘的“核力量是剑、常规力量是盾”的“现论”,完全翻转过来,而改口鼓吹说,今后美国的核力量是北大西洋人约集团的盾,西欧和美国合在一起的常规力量是这个集团的剑。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去年十二月中旬的北大西洋集团理事会上,强调美国在古巴事件中所得到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作为美国行动的剑的力量是非核力量”,而“核力量则只发挥了盾的作用”。他们根据这一“新现论”,强调发展核武器的花钱太多和过多国家拥有核武器的危险,要求西方盟国同意:只许美国发展核力量并向盟国提供核盾牌,不许别人发展和提供核力量;只许美国对核盾牌的使用有绝对控制权,别人都只能服从美国的控制。肯尼迪在去年十二月十七日的电视演说中公然不讳地说道:“我们不希望在美国拥有这样庞大的(核)武库时,欧洲有六七个国家把经费用于核力量”,如果“把核武器扩散到十个、二十个、三十个国家,那是不符合我们的利益的”。

第二、美国总统要保有由他一个人来单位独决定是否及何时使用核武器的权力。“这就是说,他要拥有代表西方全体国家对和战大计的最高决策的权力”(法国世界报外交月刊一九六二年八月号)。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李普曼在巴黎英美记者协会的演讲中说得很坦率:“核力量的领导权是不能分割或分享的”;“美国总统驾驶着北大西洋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旅客们(指西欧各国)对于司机必须给予绝对信任;当战略均衡遭到危险时,将会、也只能由司机来运用核威胁”,别人不宜多加干预。

第三、已经有了核弹的西欧国家还要保证,使他们的核武器“成为美国核力量的补充”,而不能成为一支独立的、民族的核力量。同时,美国要求西欧国家把他们的国防政策的重点转向加强常规军备,使多地提供人力和物力。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去年

十二月的北大西洋公约会议上强调:“古巴危机的经验证明非核力量所能起的作用比核力量要大,北大西洋公约必须拥有强大的常规部队”,因此,要求西欧各国普遍增加军费百分之二十,以便将常规现役部队从二十四个师增加到三十个师,最后还要增加到六十个师,“达到相当于华沙条约国的驻欧兵力”;这些部队应该部署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边沿,以便必要时可以发挥“剑”的作用。

第四、美国总统还要求有不受约束地同苏联办理交涉的权利,而不许其盟国作任何干涉。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五日,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在西点军校演说中就大骂英国不该企图“以美苏之间的掮客自居”。

美英斗争的第一个回合——拿骚会谈

肯尼迪推行其“北大西洋多边核力量计划”,首先是选择英国作为第一个开刀的对象。去年十二月美英首脑的拿骚会谈原是由麦克米伦主动提出的。这位英国首相本意,原是想使英国得以插手于当时古巴事件以后正在酝酿着美苏谈判,以提高英国的国际地位。但是,美国总统却利用这次会谈来压迫英国进一步放弃“独立核力量”。会谈的结果是,英国同意美国放弃美英合作共同发展“闪电”导弹的计划,美国同意供给英国以由核潜艇发射的“北极星”导弹作为代替。这不仅要使英国废弃它已花了十亿英镑建立起来的一百七十五架V型轰炸机部队,另花三亿多英镑来购买“北极星”导弹和建造“北极星”导弹潜艇,而且将来建立的英国“北极星”核部队将成为“北大西洋公约多边核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北大西洋集团来“部署”和“确定其使用目标”;这支拟议中的“多边核力量”将由一个美国国籍的北大西洋公约集团最高司令官掌握。

这样的协议是完全符合上述肯尼迪的“北大西洋多边核力量计划”的内容和精神的。肯尼迪在拿骚会谈中旗开得胜,一举而剥夺了英国的“独立核力量”,也剥夺了英国统治集团中一部份人士企图利用独立核力量来勾结法国、西德以便打入西欧的本钱,使英国成为美国推行“新剑盾战略”的小伙计。无怪乎美国的报刊都对他大捧特捧,说这是“使北大西洋公约的组织结构作巨人性的根本性的改变的开始”,是战后以来“朝着大西洋团结方向所采取的最主要的步骤之一”。

拿骚会谈一结束,肯尼迪马上写信给戴高乐,表示愿以同样的条件把“北极星”导弹提供给法国。这在一方面是想用同样的手法把法国发展“独立核力量”的权利也加以剥夺,在另一方面又是把英国降低到了和法国同等的地位,终结战后以来英国作为美国第一盟国的特殊关系,目的在于满足法国久已提出的“法国必须与英美有同等地位”的要求,诱使法国放弃发展独立核武器,建立核大国地位的想法并接受美国的领导,与美国合作。由于这些安排,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大为削弱,英国在很多方面可说是吃了大亏。所以在麦克米伦回国以后,英国报刊纷纷指责他“出卖了英国利益”,“屈辱地对美国投了降”。舆情愤怒,迄今还未平息。

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方兴未艾

美国在逼迫英国放弃独立核力量方面虽然赢得了第一个回合,但是,它并没有解决西方在核大国地位问题上的严重矛盾,相反地,还把这个矛盾推向一个新的、更尖锐的、短兵相接的阶段。

首先,英国不会甘心放弃核大国地位。自拿骚会谈以后,保守党内部的反美情绪有了极为显著的增长。代表所谓保守党帝国派的“每日快报”主张离开美国,自己单独继续发展核力量;作为保守党机关报的“每日电讯报”主张同法国联合、或同西德法国联合,共同发展核力量。至于保守党政府,也不是没有它自己的打算的:英国可以利用协议来要求美国帮它发展核潜艇;英国现有核力量还未完全交出去,因为关于“多边核力量”的控制权、指挥、人员配备等都还没有解决,今后还可以在这些问题上进行斗争,在“多边核边量”中争取发言权,将美国单独控制变为参加国的联合控制,来弥补英国所受的损失,继续维持它的核大国地位;英国在拿骚协议中曾经保留了“在牵涉到英国最高利益时从多边核力量中撤出英国核力量的权利”。在保守党内部压力过大、或美国欺人过甚时,英国显然会利用这些规定来为自己的利益斗争。美国要通过一次拿骚会谈就把英国完全压倒和控,制起来,显然是不可能的,英国必然要进行坚决的反控制斗争。

其次,法国的态度是美国能否最终推行其“北大西洋多边核力量计划”的锁轮,而法国看来根本没有接受美国计划的意愿。如上所述,美国是想用拿骚协议来诱惑法国放弃它的独立核力量计划;英国是想用拿骚会谈的结果来破坏法国西德轴心的进一步巩固,并和缓法国反对自己加入“西欧共同市场”的阻力。可是,法国已经明确表示了“决不钻进肯尼迪和麦克米伦替它做好的圈套”。一月十四日的戴高乐演说已经公开而冷酷地拒绝了美国的“多边核力量”建议,并且重申了法国反对英国及早加入“共同市场”的企图。一月十日的法国世界报刊载了一篇文章,对于法国的政策有十分深刻而值得注意的分析。文章指出:(1)面对美国,欧洲已经从战后初期被救济者的地位变成了美国的劲敌的地位,欧洲已经不再是靠人施舍的乞丐,而成了强大有力的竞争者;(2)法国有些人担心英国加入“共同市场”之后,会变成美国在“共同市场”内部的“特洛伊木马”(从前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时,希腊人把士兵藏在木马中混进特洛伊城,灭亡该城。因此后来凡提到外国人派往别国去搞破坏、颠复活动的,西方人喜用“特洛伊木马”来表达。);(3)美国希望“共同市场”是走向“北大西洋共同体的第一阶段,但是,恰恰相反,统一六国的一切机构都是走向相反的方向;(4)共同市场应该“导向一个有广泛的独立自主的欧洲整体”,而不是“导向一个由美国控制的大西洋整体”。由这些表示可以看出,法国决不会放弃自己的独立核力量,剥夺自己的核大国地位,把自己的乃至整个共同市场的军事安全、政治前途交给美国去掌握。美国显然要继续想尽办法来控制法国,法国也会继续想尽办法来抵抗、反对美国的控制企图。环绕着核大国地位问题的法美斗争今后只会加剧,而不会减轻。如果美国没有办法剥夺法国的核大国地位的话,英国也会更加对美国反抗,其结果会使美英之间的矛盾也跟着更加尖锐起来。

第三、西德本来是积极主张建立“多边核力量”的,因为这样就可使西德军队也拥有核武器,即使这些西德部队是被控制在集团的指挥之下。但是,拿骚会谈把北大西洋公约会员国分成有核国和无核国两等,而拿骚协议中所作出的关于“北极星”潜艇导弹的安排,事实上只适用于英法两国。西德担心它的军队会成为仅仅拥有常规武器的炮灰提供者,尤其担心西德会从此永远成为一个二等国。因此,现在西德政府正在四处奔走,要求对这个问题加以澄清,特别强调西德只能在分享核控制权的条件下,“建立核武装与常规武装之间的平衡”。西德在经济上是西欧除英国以外的第一大国,在军事上又是北大西洋公约集团中提供常规部队最多的国家,它要争取在政治上与其经济、军事实力相适应的地位——核大国的地位,是必然的。它是就提出要在北大西洋公约集团的范围之内建立一个“美、英、法、西德四国常设会议”的要求。可以肯定,西德今后将尽量利用美英法之间的矛盾,来冲破巴黎协定限制它不许拥有核武器的规定,而挤进核大国之列。

第四、最近几年来,意大利的经济很有一些发展,因而意大利的垄断集团也不能安于目前的二等国的位置。意大利已经开始了它自己的原子研究计划,同时表示赞同美国所提议的“北大西洋多边核力量”的计划。美国和英国为了拆散法国西德轴心,也在加紧运用意大利。最近盛传意大利有人主张组织英意轴心来与法国西德轴心对抗,意大利的预算部长对此也公认不讳。从这里,我们既看到意大利不甘屈居二等国的地位,也看到美国和英国在后面策动的影子。

总之,西方反社会主义的立场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美国企图把它的“北大西洋多边核力量计划”强加在它的西欧同盟国头上,要它们屈从于它的“全球战略”,严重地损害了这些国家的本身利益,使它们不能不起而反对美国的控制。这样就使得环绕着核大国地位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斗争空前加剧,看来,美国与英国之间的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正在方兴未艾,现在美国与法国之间的矛盾又较前更加发展,更加尖锐。同时,在西欧本身,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之间争夺霸权的斗争也日益激烈。这充分说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帝国主义国家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斗争,不仅不会缓和,而且将会更加尖锐更加激烈起来。肯尼迪在年初展望中公开承认,关于核大国地位问题的矛盾是1963年西方最大的问题之一;他特别担心北大西洋联盟会“开始崩溃”、“力量削弱”。这说明帝国主义集团内部四分五裂的趋势正在加剧。几年以前,毛主席早就说过,帝国主义的“内部是四分五裂的”,它们要“一天天烂下去”。事实充分说明毛主席分析的英明正确。国际形势的发展对各国人民十分有利,全世界的革命人民只要团结一致,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局面,来加紧进行反对帝国主义——首先是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一定能够击败帝国主义侵略。

猜你喜欢

北大西洋核力量西德
上海石化:碳纤维原创技术为品牌注入硬核力量
近60年华北春季干旱特征及其与北大西洋海表温度的关系
美国核力量预算剖析
美国核力量预算剖析
2016与1998年春季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异常的差异及成因
北大西洋海浪特征分析
特朗普回击朝鲜的“羞辱”
幸运的卢克之道尔顿叔叔[2]
幸运的卢克之美丽新世界[9]
西德侨报与德国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