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看待起模范作用的问题?/我对模范作用的理解

1963-08-16宗贺

中国青年 1963年3期
关键词:建春匪徒共青团员

宗贺

汪哲同志认为在不是轰轰烈烈搞运动的平常时期,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和周围都是党团员的情况下,不能拔尖、突出,因此,不能发挥模范作用。这种想法,我觉得除了如像同志们所说的思想问题外,和他对于什么是模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不全面,也是有关的。

一般来说,所谓模范,也就是一种好的榜样。一个共青团员,根据党和革命利益的需要,做出有利于人民,有利于集体,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好事,并且把它作好,能使别人效法学习,这就是模范作用。比如,徐建春初中毕业后,参加农业生产,积极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受到了群众的拥护,人们尊敬她,仿效她,涌现了千百个“徐建春”。这样徐建春就在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上树立了榜样,起了模范作用。模范作用是不是“拔尖”、“突出”呢?当然,在别人不愿作,不容易作好或不容易作到的事情上,自己能够带头去作,而且作得好,这也可以说是“拔尖”、“突出”。比如邢燕子,她中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自愿离开大城市,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农业生产,这与那些留恋城市生活,对参加农业生产抱有不正确看法的人相比,就是“突出”的。有的工人同志,勤勤恳恳,十数年如一日,从不缺勤。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很难作到的,但他能长时期的坚持下来,这也是很“突出”的。这样的“突出”、“拔尖”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这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对生产是有利的。

有的人觉得起模范作用,就得在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或突击工作中,或什么特殊的事件中,苦干、猛干一场,才能起模范作用,否则,就起不了模范作用。所以,有的同志看到徐学惠同志为保护国家财产,和匪徒搏斗,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便幻想自己也能遇到一桩类似的事情,否则就无法来表现自己。这是对英雄模范行为的不全面的理解,我们学习模范人物的模范行为,我们要求自己起模范作用,重要的不是从形式上学习,而是要学习在模范行动中所体现的高尚的思想、感情。行动是思想感情的具体表现。徐学惠能够在那种情况下和匪徒搏斗,是她的忠于党的事业,爱护国家财产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有了这种思想感情,她的行为可以表现在这件事情上,也可以表现在那件事情上。她和匪徒搏斗的情况,你不一定会遇到,但她的思想感情,是可以学到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思想感情,即使有了同样的机会,也未必能像她那样英勇。

所以,归根结底,一个共青团员能不能发挥模范作用,还在于自已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如果能把党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根据这种利益的需要作自己应该作的事情,他就会在各种场合,各种事情上表现出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起到模范作用。否则,为了“个人突出”,即使有时因某些场合和机遇,能“表现”一下,但不能持久,而且必然在经常工作中或在没有受到表扬时,产生“不能发挥模范作用”的苦恼。

猜你喜欢

建春匪徒共青团员
香格里拉栽树的女共青团员(外一首)
帽子里的金币
陆建春油画作品欣赏
祖父瓷
High-efficiency unidirectional wavefront manipulation for broadband airborne sound with a planar device
过建春: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五百〇五人)
追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15人)
地理还是历史
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