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店员到中学校长

1960-08-20

中国青年 1960年11期
关键词:店员民办中学

本刊记者

布店店员居然要办一所学校

那是1952年的夏天,一件奇闻在重庆市较场口一带的街头巷尾传开了:一个年纪不过十八岁,文化只有高小程度的布店店员,居然要办一所学校。人们听了都摇着头说:“怪事,这是根本办不到的怪事!”

是啊!要真的办起一所小学,可不像讲话那样容易。一个毛头小伙子,一个小学还没有念完的店员,既没有资金、校舍,又没有老师,赤手空拳,要办一所小学,这是多么大胆的设想,又是多么大胆的行动!于是,有人惊奇,有人怀疑,有人把它当作茶余饭后谈论的笑话。

这个被众人议论的小伙子叫李明贵,过去受尽了布店老板的折磨,解放以后一直是街道积极分子,吃苦耐劳,热心为群众办事。在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运动中,立场坚定斗争积极,他光荣地参加了青年团,并被选为区人民代表。这个全区年纪最小的人民代表,向群众搜集意见时,发现群众迫切要求多办一些小学。当时重庆较场口官井巷派出所辖区内,一万多居民中,只有一个教会办的启明小学,招生数量有限,一些劳动人民的子弟被排斥在学校门外,得不到入学的机会。于是,李明贵就带着要求政府多办学校的提案,来参加区人民代表大会。但党委负责同志说:“国家要筹划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暂时还不可能抽出大量的资金来办学校。只有实行群众办学,‘民办民教,以民教民。”这下子,李明贵心里豁亮了,党的指示给了他胆量,他一回到自己的选区立即召开群众大会进行传达,并且成立了民办小学筹委会,他被选为校长。

李明贵和筹备委员们,商定了两条招生原则:一、六岁至十一岁的儿童;二、劳动人民的子弟。于是招生布告马上贴了出去,报名地点就在李明贵的布店。

第二天,李明贵正在接待顾客。三三两两的妇女拉着小娃儿一拥而进,几个人七咀八舌劈头就问;

“你们学校在哪儿?校长是谁?”

“校长是我,大家选的。校舍目前还没找到。”

“有没有老师?有没有书桌板凳?”

“老师也没得,凳子得从自己家里带。”

“啊哟!敢情是这样一个学校啊!”几个妇女说完,拉着孩子走了。

李明贵一见,立刻越出柜台,赶了出去:“陈大妈,王二婶,您们的孩子叫什么名字,我好登记上。”

“不用啦,我们不报啦。”她们一溜烟走掉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新生报名单上,只写上了十几个名字。那些商店老板和落后群众的冷嘲热讽,李明贵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这些基本群众——学生的家长们对民办小学也如此冷淡,他心里可有些发慌了。怎么办?按照过去的习惯,工作上一有问题,他就去找街道党支部书记派出所所长任玉玺同志。

任玉玺看到李明贵那付模样,心里就明白了:

“怎么样?有那些人讽刺你,把名字告诉我,好教育他们!”他说罢笑了起来。

“不,我不怕讽刺,只是大家都不来报名,……这可咋办?”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可是,党指示要群众办学,就得在群众这两个字上下功夫。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有空时,还可以和你一道干。”

话虽不多,却一字一句打进李明贵的心里,一股克服重重难关的勇气,油然而生。

群众不来报名,李明贵和几个街道积极分子就拿上报名册,挨家挨户去动员说服。经过耐心的解释,他们说:“好,试试看,有个地方把娃儿照顾到,总比在家里胡闹好些。”终于答应把子女送到民办校来。没有教师,李明贵和任玉玺又从街道上动员出五个高小水平的社会青年来当义务教师。

这样,在党和群众的支持下,一个拥有145名小学生的民办学校终于诞生了。

应该迎着困难走路

每天清晨,在较场口土布市场的摊子上,高高低低、参差不齐地坐着一堆小学生。墙上接着一块洗衣板,当做黑板,这就是民办学校的课堂。教师们没有办公室,常常坐在地下或路灯下批改作业。他们吃饭也在一个露天的巷道里,夏天的太阳,晒得他们满头大汗。遇到雨天,浑身淋得精湿。他们为了减轻群众的负担,谁也不拿工资。艰苦的生活在考验着李明贵和他的伙伴们。

旧的困难还没有克服,新的更多的困难又一个个地压到他们身上。李明贵他们根本没有教过书,一点经验也没有,一个学期读完的第一册语文课本,他们一个星期就教完了。有的学生以为学完,竟不来上学,学生一天天地少了起来。然而,最使他们苦恼的却是,某些群众对民办学校的歧视。

在这样多的考验面前,李明贵的同伴,有的动摇了。有个老师对李明贵说:“教完这一期我不干了,到农村去教民校也比这里强。”另一个老师也说:“整死我也不干了,宁愿去担烂泥巴来维持生活。”

李明贵心里也有点乱烘烘的,他想:办学校,这是党的号召,群众的需要,一个青年团员,一个学校的负责人,能在困难面前打退堂鼓吗?不能,坚决要办下去。可是,群众不支持,学生不来,老师又要走,又没有教学经验,……这些具体矛盾,却使得这位年青的校长头昏脑胀,不知怎样才好。李明贵实在想不出办法,就在一个中午跑到党区委书记辛易之同志那里述说了自己的烦恼和不安。

区委书记辛易之同志正在吃饭,他放下碗筷说:

“没有叫困难把你压扁吧?!其实,你们的工作做得很不错,学校不是办起了,不要泄气嘛!搞民办学校也是个革命,革命在有些人看来是造反,这怎么能不遇到一些落后群众的反对呢?道路不是平坦的,任何事情都有困难,革命就要创造,你是青年团员,应该迎着困难走路!”

“可是,有些人不支持我们,看不起民办校,弄得老师们都三心二意的。”李明贵嘟嚷着说。

辛书记笑了笑,关切地说:“不要埋怨人家不支持,要多做宣传,多讲,多做工作,一次,二次,十次,二十次,只要我们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不怕别人轻视讽刺,群众总会了解的。我们过去打游击和搞抗日敌后根据地,有时群众不了解,不仅不给我们房子住,有的甚至抱着疏远的态度。但是,只要我们做工作,他们了解了红军和八路军时,就全力支持我们。看来,最重要的是依靠群众,你说是不是?”

这是多么中肯的话呀,李明贵思付着,品味着,像是打开了窗子看见了青天,顿时,他的头脑清醒了,浑身立刻涌出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对,我一定按照党的指示去办!”他下了决心,匆匆忙忙往回跑,正巧和迎面走来的组织部长邱克安撞了个满怀。

“小伙子,有啥子问题?”邱克安同志拍拍李明贵的肩膀。

“你不是已经听到了嘛!”

“瞒不过我,小伙子。不光这些,你还有一条:担心自己文化水平低,干不好教育工作,对不对?”

“……”李明贵脸红了一下,点点头。

“好,讲个故事。我是个农民出身,没有读过什么书。我在当团参谋时,有一次团长叫我写个总结报告,费了很大劲儿才写好,送给团长一看,他看罢就扔了,叫我重写。那几个昼夜我一连写了十二次。那时也很苦恼。可是后来经过学习和磨练,还是锻炼得能够做点事了。你这么年青还怕什么?不会教课,自己钻,向别的正规学校老师学习嘛!”

这天晚上,大雨倾盆。睡在民办校教室的老师们都发出了均匀的鼾声。只有李明宣翻来复去,说什么也睡不着。辛书记和邱部长的话在他的脑子里翻腾着。他想超了当学徒时所受的熬煎,解放以后翻了身,就应该听党的话,作党的好儿女,他埋怨自己为什么工作上遇到一点困难,就跑到辛书记那里去叫苦。“呸,我这算什么革命呀,比起革命前辈的流血牺牲,又差得多么远啊!我不能有一点动摇,一定要为民办教育事业奋斗到底。”然而,下一步怎么办?最近布店老板因看他成天忙于学校事务,故意把他从门市部调到车间去做夜班,不让他和群众接近。李明贵想,不如干脆辞去店员的职务,集中全部精力把民校办好。他想到这里,一骨碌爬了起来,叫醒了酣睡的伙伴,把辛书记的指示一五一十地传达了。几个青年人,像在茫茫的林海里发现了一条大路一样,都兴奋起来。熊常文说:“既然党说我们做得正确,就是一个磨眼我也要钻进去。”李明贵说:“我已经决定辞去店员职务,和大家同甘共苦,一块集中力量办好民校。”大家听了都很感动,纷纷表示决心,终生献身教育事业。这时,外面的雨越发大了,屋顶漏了,雨水不停地滴进屋里来。李明贵他们索性不睡了,围坐成一个圈子,谈论怎样改进民办小学的工作,如何发展民办教育事业,谈着他们个人的规划和理想。越谈兴致越高,越谈劲头越大,他们一直谈到天明。

要革命就得这样干!

李明贵辞去店员职务的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

放着每月六十元工资的店员(当时是私营商店)不当,而去干没有一文工资的民校校长,在一些人看来,简直是不可理解的傻事。李明贵的堂兄就规劝他说:“兄弟,这个事没有搞头,一无名二无利。什么工作不能干?别人每月拿六、七十元,你们呢?办大家的事,吃自己的饭,真没出息。”李明贵的回答是:“要干革命,还能计较这些。”李明贵的母亲在农村劳动,原到这件事以后,特地跑到重庆来,指着李明贵的鼻子说:“好好的店员不当,怎么要想当个牛鼻子烂校长。将来我老了,不能劳动,谁来养活我?”说到这里,竟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李明贵说不通,只好找了街道上的积极分子老大妈们帮忙,好说歹说,总算说服了母亲,把她送回农村去了。

李明贵劝走了母亲,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天正巧是周末,他兴冲冲地到专卖公司去找未婚爱人阴剑霞一起到文化宫去玩。他俩看了川剧“柳荫记”,兴致都很好。在回来的路上,李明贵轻声地说:

“剑霞,以后我要离开布店到民办学校去了。”

“怎么?你犯了错误,把你开除啦?”她立刻停住了脚。

“没有,是我自己为了集中精力搞好民办小学才辞职的。”

“哦,……”她把脸扭过去,半天没有再吭声。

沉默,沉默。过了好一会,李明贵实在忍不住了:

“你怎么啦?为什么不说话呢?”

她慢慢走着,还是没有回答。

“你真的不同意?”

“唉,怎么说呢,你呀,不了解我的心情。当民办校长有什么出息呀,将来你要后悔的。”

“假如你认为我办民校没有前途,你可就错了,将来后悔的不是我,而是你。”李明贵不自觉地放大了声音。

“哼,我倒要看看,后悔的究竟是谁!”她说完,一抽身扬长而去。

李明贵惊讶地望着她的背影。他万没想到,自己的爱人,一个青年团员,也不支持自己。难道说自己这样做真的没有价值吗?不!他非常自信地想:“我这样做没有错,是她的觉悟不高。她在旧社会没有受过苦,不了解我。我过去吃尽了苦楚,不能忘本,是党叫我这样做的。我不能为了她而放弃我自己的理想和志愿。”李明贵想到这里,心里反而觉得坦然了。于是,他迈开坚实的步子向民校走去。

第二天,李明贵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到了民办小学。从此,他就把全付精力都放到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上面了,他们六个人,不知道怎样备课,就去请教附近小学中的教师。不会讲课,就到附近小学去听课、观摩、学习。有些顽皮的儿童看见李明贵他们就大声叫:“看罗,民办校的老师来当小学生罗!”一下课,一群学生就把他们团团围住看稀奇。有的同志觉得难为情,李明贵就打气说:“不要紧,一咬牙就挺过去了。我们就是来当学生嘛!不学怎么会教呢!”每天晚上,他们刻苦结研教材,进行备课,经常搞到深夜。几个人凑在一块,取长补短,李明贵向左老师学习算术,熊老师向李明贵学习语文;像小学生一样,每天布置的作业,当天一定坚持搞完。遇到难讲的课程,他们便集体讨论,一个人讲,大家听,反复修改教案,一直到大家满意时为止。星期天,他们也不出去玩,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利用起来了。他们学习毛主席著作,研究教育学、心理学以后,发现家庭和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品质和学业影响很大,于是,李明贵他们分片联系学生家长,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和他们打成一片。并且,打破了一般学校的常规,聘请户籍民警当少先队辅导员,进行政治教育,效果极好。这六个小青年,就这样拧成了一股绳,一股劲地苦学苦钻,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办好学校里去。

民办小学的第一炮打响了

辛勤的耕耘,终于结出丰硕的果实。

1955年官井巷民办小学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全部考入中学。民办小学的第一炮打响了。

这一炮打得好!民办小学不仅坚持下来,而且在学生学业成绩方面超过了一般正规小学。一批批的新生,拥进了官井巷民办小学。学生大量增加,学校设备,校舍又有了困难,群众听说都来支援。老工人王德厚主动地把自己房子让给民办学校作教室。广大群众把自己的柜子、桌子、凳子、收音机、油印机、甚至花瓶花钵,只要他们认为对学校有用的东西,都送给了学校。六十七岁的军属包刘氏,把当年陪嫁的桌子、洗脸架也送给学校。一个老篾工自动地给学校编了三十张竹帘遮太阳。这一切,都给了李明贵他们无比的鼓舞。

民办小学,就是这样在党和群众的广泛支持下,成长壮大起来;校长李明贵也在这个时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爱人也主动地向他承认了错误。

不久,民办小学第二炮又打响了。这就是落后

学生周嘉祥的转变。过去一提起周嘉祥,谁都知道是个爱打架,沾染了不少流氓习气的孩子。在百子巷一带,谁家的孩子如果和周嘉祥一块玩,回到家里准要挨一顿揍。1953年,他入民办小学时,还曾发生过一场争论。有人主张别的学校不收,咱们民办校也不能收;否则,会降低民办小学的威信,而且也没有把握把他教好。可是,校长李明贵却不这样想,他觉得周嘉祥虽然顽皮,但他毕竟是劳动人民的子弟,还是可以教好的。而且,如果大家都不收,那末,谁来教育他呢?于是,李明贵斩钉截铁地说:“收下,这是个社会责任,我们要担当起来。”

周嘉祥的确异常顽皮,上一堂课,他竟打了五次架。老师们都感到头痛。李明贵和教导主任左世翘决定亲自负责帮助他。下课后,他们两人互相轮换着指导他做作业。课余时间又引导他做一些有益的活动,从现实生活中,启发他自觉认识自己的缺点。下雨下雪天,他没有胶鞋,李明贵和左世翘就亲自背他上学,并且经常到他家里访问,家长非常感动,也主动与学校合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周嘉祥不仅转变了,而且光荣地参加了少先队。

周嘉祥成了光荣的少先队员,轰动了百子巷。这一带本来不是官井巷民办小学的辖区,可是一百多个孩子的家长,都坚持把自己孩子送到官井巷民办小学去。王太婆还写信给住在重庆郊区的亲戚说:“赶快把你那个调皮的娃儿送来吧!我们这里官井巷民办校可有办法,什么娃儿都能教育好。”

官井巷民办小学,在广大群众中扎住了根。

他当上了民办中学的校长

1958年的春天,大跃进的浪潮席卷了全国各个战线。李明贵想:“建设这样飞速发展,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材越来越多,光靠国家培养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个需要。而且眼看着还有些高小毕业生因不能升入中学而在家里闲着。要是能够把这些青年组织起来,给予一定的技术基础教育,来个快速培养该多好呢!”想到这里,他又自问:“我们民办小学还能在这方面做些什么?既然能白手起家办小学,为什么不能办中学?”于是,他便向区里申请办中学,区委非常支持。他们速夜招生,一天一夜就办起了一所工业中学。说起办中学,真叫人不能相信。李明贵他们只念过小学,怎么能办中学呢?但是,党的破除迷信、敢想敢干的号召和群众的支持、协作,给了他们无比的勇气和力量。他们不知道怎样具体安排中学的课程,就请附近中学的校长、教导主任、教师来帮助排课。没有中学教师,二十九中和凯旋路中学的十七位教师主动来兼课。因此,他们在一天内招收了三百五十名学生之后,第二天就正式开课了。课上起来以后,李明贵一方面到处去聘请教师,同时他自己和他的同伴,也跟班上课,便于熟悉并掌握中学的基本课程。自己弄不懂,就请教老师,有时甚至请教学生。有个学生惊讶地说:“您是校长还问我们。别开玩笑!”李明贵严肃地说:“我自己不知道的,就应该向你们请教。”经过苦学苦钻,现在,李明贵不仅初步掌握了中学教学的规律,而且能够教高中的政治、语文等课程。其他几个人也都担任了中学的部分课程。

中学办起来了,李明贵并没有满足。这一时期,党发出了关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台的新指示,李明贵如获至宝一样,他贪婪地阅读这些文件。怎样才能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好这个工业中学呢?李明贵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终于研究确定了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半工半读制度。他们和附近的机械厂、化工厂、乐器厂,印刷厂、被服厂挂了钩,并且和他们合办了硫酸、制图、机械加工、机印等十四个工厂。在学生中建立“劳动手册”,并且和老师傅订了师徒合同,每周下厂三天劳动实习。

起初,这些新的措施,引起了某些老师的怀疑,他们说:“半工半读会不会影响学习质量?”“搞那么多的劳动是不是浪费时间?”党支部根据这种情况,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并且辩论了“民办工业中学的性质是什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半工半读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等问题,着重批判了那种认为办教育不能多快好省的错误思想,坚持了党的办学方针。实践的结果,师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大大增强了,老工人成了同学们最亲密的朋友,学生在学习和思想上都获得了丰收。现在,工业中学的学生一般都能够制造照像机、手风琴、机械零件、各种塑料产品。去年工业中学的学生被工厂评为先进生产者有三百六十五人。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迅速提高,中学部各科成绩在四分以上的达79%。今年全市小学六年级统考中,民办学校的语文、算术成绩总平均98分,在全区一百多个学校中名列第一。

八年来,李明贵一直担任校长工作。他在党的领导下,由白手起家办小学,发展到拥有七十六个班,一百多位教师,三千九百五十多名学生的一所规模宏大的新型学校。年青的共产党员李明贵同志,也由一个连小学都没有读完的店员,成长为文教战线上出色的革命战士,正在向着又红又专的道路继续前进!

猜你喜欢

店员民办中学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在多解中学创新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店员之间抢单怎么办?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当个店员不容易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很快就会冷的,请趁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