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革命精力”

1959-08-16傅连章

中国青年 1959年13期
关键词:精力革命劳动

傅连章

如何保持旺盛的革命精力问题,不仅对青年,对我们这些老年人也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我只能以讨论的态度来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精种与体力是不能完全分割的,“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一个身体十分衰弱的人,不仅手无缚鸡之力,用用脑子,头也发昏,若再要求他担负繁重的工作任务就更困难了。

健壮的身体可以说是具有旺盛精力的物质基础。无论阶级斗争或者与自然作斗争都不是文质彬彬的事,只有坚韧顽强,经得住千辛万苦,才能制胜。不用说过去的革命斗争是如何艰苦,就是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未来的向共产主义过渡,也可以说是更加艰巨而伟大的事业。担当这样的革命事业,就要求我们青年同志逐渐成为能文能武手脑并用的人。也就是说要在政治思想、文化知识、身体健康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手和脑要能用得好,产生最大的效能,如像物理学上说的,要手和脑有能力来作“功”,那么身体的健康就是基本条件。

谈到健康与工作的关系时,往往听到两种不正确的论点。一种是有人错误地把劳动、工作与保护身体健康看成是对立的东西,似乎劳动和工作对于健康是绝对有损害的,而少劳动少工作才有利于健康。先不谈这种论点在思想上的错误,即在医学理论上也是毫无根据的。事实与他们所想的正相反,劳动和工作是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因素。健康首先是指身体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协调和统一。外界环境(如气温、湿度、气压和一切人体所能感受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在不断变化着,人体各器官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调节它们的功能来适应这些变化,使身体与环境协调的关系不致破坏也就不发生疾病。而身体各器官这种适应能力的大小,却是在外界条件不断影响下锻炼出来的。例如在劳动和工作过程中,肌肉和大脑的工作增加了,就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心脏和血管就忙着给多输送一些燃烧的养料,肺的换气任务也加多了,能多吸收一点燃烧所需要的氧气和排出燃烧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如此全身的机能都在劳动和工作中活跃了起来,逐渐就增强了身体对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适应能力。一个劳动习惯了的人登山如履平地,一个从不劳动的人上山几步就心慌气喘腰酸腿痛,这就是因为后一种人心脏、肺脏、肌肉缺少锻炼,适应能力较差的缘故。这两种人比较起来身体谁强谁弱是很明显的。人与机器是不同的,机器是死的被动地工作,只能是“愈用愈损”;而人是活的,人的身体有主动的适应能力,只要用得恰当,就可以“愈用愈灵”。脑力活动同样可以看到锻炼的效果,惯用思考的人,脑子也就愈好使,惯用小聪明简单化办事的人,到头来就成为一个思想懒汉。但是劳动和工作还不能使人体的各个部分得到均衡和全面的锻炼,所以应该辅以体育运动,而这对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就更加重要。毛主席在青年时代就非常喜爱体育,近两年还横渡了长江。毛主席巳是六十多岁的高龄了,还这样精神矍烁,雄健非凡,这就有充沛的精力来领导我们革命事业前进。苏联八十多岁的生物学院士勒柏辛斯卡娅曾说过:“大家常常问我,我是从哪里得到那些精力和愉快的心情的?从哪里取得那些巨大的科学工作和社会工作所必需的力量的?我可以回答,在这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是我一生中不断从事的体育缎炼。”这就可以说明工作精力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而劳动、工作和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的体力毕竟是有限度的,超过身体所能适应的限度,对健康就有损害,所以在劳动和工作以后,一定需要休息。

人们中存在的另一种错误的看法是认为只有少休息或者不休息才是提高工作效能的最好办法。有些青年同志热情很高,经常放弃休息,并且争取作些力不能及的事情。应该说这种精神是可佩的。把自己的一切,献身于革命工作,是革命青年应该具有的风格。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轻率地不必要地损害自己的健康,对个人对革命事业都是不利的。所以不要把休息看成是一种消极的东西,而要把它看成是积蓄精力、迎接下一次工作的准备阶段,是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一个人要想有大成就,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充沛的精力是不行的。一些青年人血气方刚,对身体抱着满不在乎的态度,年轻时种下了病根,也许暂时还看不出有什么危害,但这等于上了账的欠款一样,是要还的,等你年纪老一点时毛病就会暴露出来。到那时,由于身体不健康所产生的种种不便和害处就会像影子一样,始终跟着你,想摆脱也因年龄和身体基础的关系,已不大容易摆脱掉了。青年时期不注意身体,影响是长远的。要知道青年愈往前,所担负的革命任务也愈重。不要到以后年龄增长了,受到的革命锻炼多了,各方面都更加成熟,有可能为革命担负更多的责任时,却因为身体很差,精力十分衰颓,而担负不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引为遗憾。因此、在这一点上要把革命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看待,既不要太娇气,工作稍多一点,就生怕影响身体;也要爱护身体,在努力工作的同时,积极地锻炼身体。这正是为了将来能为革命担负更重的担子,是一种眼光远大的表现。

有少数机关工作的青年,认为一天上了八小时的班,似乎精力已经耗尽,晚上学习或者开会就觉得吃不消了。其实一个人一天工作八小时,睡眠八小时,再用上两三个小时学习或者作点其他的事,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应该的。我看到许多年老的革命前辈,白天的工作很忙,晚上还要抽出些时间来学习或者工作,何况你们青年人呢!

精神不振,并不完全代表精力的损耗,它与人的情绪也有密切关系。一个政治热情饱满、要求自己严格的人,即便在每天紧张的工作以后,也总要抽出一定时间坚持学习。相反,如果一个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人,即使每天睡眠十二个小时,工作中也会是有气无力,呵欠连天。

还听说有少数女同志,原是工作精力很旺盛的人,但因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消沉下来。我们应该承认,做了母亲是增加了很多困难,需要加以妥善安排。但不能说这种困难已经达到了不可克服的地步。过去在长征途中也有不少的女同志生孩子,虽然受着很大的痛苦,并没有使她们失去革命的勇气,还要奋勇前进。这就是因为她们有着坚强的革命意志。而我们今天的条件比过去好得多,以后还会更好,只要我们保持革命的上进心,这些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所以在这里,我要谈谈革命意志的重要意义。

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两个身林健康差不多的人,因革命热情有高有低一个富有革命意志,一个却缺乏,在工作中表现就大不相同。一个人精神饱满,生龙活虎,干劲十足;一个人疲沓散漫,萎靡不振,有气无力。

甚至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身体较差的人,他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他仍然能够保持饱满的革命精神,朝气蓬勃,为革命做出了有益的贡献。相反地,一个人身体健康,但工作遇到点困难,就姑息自己,畏缩不前,叫苦连天,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这样的人尽管身体健壮如牛,但因意志薄弱,干工作就远不如那种身体条件较差但却有坚强革命意志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健康的身体对革命者来说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了健康的身体而没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在工作中仍然不能发挥巨大作用。相反地,那些身体虽然较差的人,由于意志坚强,却仍然能够在工作中作出巨大的成绩。一个具有坚强革命意志的人。有时甚至能够作出一般人想像不到的奇迹来。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严重的瘫痪情况下,还写出了两部重要的著作,是一个例子。最近报刊上报道的英勇牺牲的安业民烈士也是一例:安业民在周身大部分皮肤被烧伤、剧痛难忍、头脑阵阵发昏的情况下,居然还能继续坚持战斗四十分钟,直至战斗胜利结束为止。我们常常说:“人定胜天”,这里所说的“人”,就是指有坚强意志的人。而意志薄弱的人只好“听天由命”“或者“怨天尤人”。

人的意志是在生活实践中成长的,革命的意志只能来源于革命的人生观。记得长征过雪山的时候,空气稀薄,行走艰难,当宣传员大喊一声:“同志们,坚持就是胜利。”于是战士们意气昂扬,很快地度过了难关。这就是用一句口号唤起了革命意志的力量,但这并不是说革命意志的产生是偶然的现象。因为这种口号只能对于原来具有革命意识的战士们才能起鼓舞意志的作用,对于没有革命意识的人的作用就很小或者不起作用。所以革命意志是产生在革命人生观的基础上的。

培养坚强的革命意志绝非一朝一日之功。不少人可能有这样的体验:每当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到来的时候,在强烈的政治气氛的影响下,恩想上的进步因素就加多了,精力、干劲也充沛得多。但是运动刚刚过去,个人主义又很快地滋长起来,惰性又有所恢复。这就说明了旧的思想意识的顽强性和培养坚强革命意志的艰巨性。只有用顽强的办法,不放松警惕,不自我姑息,和丝毫不妥协的斗争,才有可能摆脱这种“惯性力量”。

革命就象接力赛跑一样,青年一代要继承前辈的事业,并促使它加速发展。列宁向青年们说:“你们应当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前一半工作在许多方面巳经作成了,旧的东西巳经象应该被破坏的那样被破坏了,它已经象应该变成废墟的那样变成废墟了,地基业已清除好了,共产主义青年后辈的任务也就是应当在这块地基上建设共产主义社会。”(“青年团的任务”)希望你们在党和毛主席的教导下,积极锻炼身体,努力培养革命意志,成为革命精力永远旺盛、勇往直前的一代。

猜你喜欢

精力革命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热爱劳动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3步曲之精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