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近自制的二种轻型飞机的介绍
1959-01-19昭观
昭 观
“延安一号”多用途飞机
“延安一号”多用途民用飞机是西北工业大学设计和制造的,在党的领导下经过448位师生员工的日夜劳动,终于在1958年12月3日下午3点在西安飞机场上飞入天空。
“延安一号”为上单翼撑杆式单发动机飞机,装有220马力的“道乐士——B”型发动机一台。飞行总重量为140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195公里,升限为3500公尺。
飞机上装有较完善的航行仪表、无线电及电器设备等。为了在农业上用于装载药粉或药水,机上备有一套特制药箱。在作农业用时可装药400或550公斤,还可用于施肥、播种及运送鱼苗等。在体育上可载4名跳伞员,还能牵引一架滑翔机。除此之外,还可运载4名到5名旅客,以及作空投、运送伤病员、通讯、护林等用途。若稍加改装还可作为水上飞机。
康生同志为“红旗一号”剪彩
“延安一号”的构造简单,耗油率小,价格便宜;滑跑距离较短,并可在普通麦地、干草地、湿草地以及空旷的较宽道路上起飞和降落。
“红旗一号”多用途飞机
“红旗一号”飞机是北京航空工业学校设计和制造的(除了发动机和仪表外),共有369名师生员工参加这一设计和制造工作,其中有16名教师,15名工人。参加工作的全体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0.9岁,从设计到制成只用了115天,并于1958年12月22日下午1时45分在北京西郊机场飞上天空。
“红旗一号”为上单翼尾撑式单发动机飞机。机身为全金属梁式结构,分为前后两舱,前舱旁边开有侧门供驾驶员出入用,后舱有特制的后门,以便装货、装药、上下乘客等用。在飞机上装有260马力的AИ-14P气冷式发动机一台,飞机翼展为13.5公尺,机翼面积为27平方公尺,机身长9.5公尺。
飞机的总重1420公斤,自重970公斤,有效载重450公斤。最大速度为每小时180公里,降落速度为每小时70公里,航程达800公里,升限4000公尺,最低可降到5公尺,爬升速度为每秒4公尺,起飞滑跑距离100公尺。
此飞机在农业上可用来除虫害,还可作运输、救护、短途客运及跳伞运动用。可载药、货物320公斤,或旅客4名。在飞机上装有较完善的航行仪表、无线电、电器设备等,为了适应农用需要,特装有无线电高度表。
由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制造的“黑龙江一号”,除发动机和仪表外,全是自行设计和制造的,总共只花了一百一十天。关于这飞机的详细介绍,本期另有专文阐述。(“延安一号”、“红旗一号”和“黑龙江一号”的照片在封3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