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聪明人还是傻瓜?

1957-08-16何之由

中国青年 1957年5期
关键词:徐进私欲个人利益

何之由

读了徐进同志的信,使我回忆起一件旧事。是一九四九年的七月里,解放上海不久,我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队里担任指导员。分别七年才收到我第一封信的父亲,从几百里路以外象飞一样的赶来,父子见面说不出的高兴。可是关于我的生活却怎样也不能使他理解。比如,作为一个干部,我为什么要和战士吃一样的饭和菜,也穿粗布衣服;虽然他看到我每天都起早摸黑地忙个不息,为什么每月还拿不到一块钱的薪水。原来父亲只当我是打天下的“功臣”,因此,在他的想象中,我不但应该吃得好,穿得好,而且应该拿很多的钱。可是现实和他的想象完全两样。这样,他失望了。有一天,他终于偷偷地劝我:“你这个‘傻瓜,还不一块跟我回去,在这里有什么出息,干小学教员也比你这一行强。”我爱我的父亲,但并没有接受他的“劝告”。因为,我自信并不是“傻瓜”。

人生活着,应该力求做“聪明”人,而不做“傻瓜”。但“聪明”人和“傻瓜”的界限在那里呢?读了徐进同志的信以后,我又细心想了一下。我们姑且慢着去作理论的分析,先来回答两个事实。黄继光以自己的身体伏在敌人的枪眼上掩护部队前进,以生命换得战斗的胜利;罗盛教为了营救一个素不相识的朝鲜小孩的生命而牺牲了自己,是“聪明”人呢?还是“傻瓜”?徐进同志一定也和我一样回答,是“聪明”人,是英雄行为。唯其他们聪明,才能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为了保全别人和集体,牺牲自己,为了远大的理想而放弃个人的一切。也唯其如此,他们才留下永远不可磨灭的光芒,活在六亿人民的心里。一切为社会为集体,贡献得多,享受得少,无利己之心,不求名利,不慕虚荣,服从组织分配,对工作不挑肥拣瘦的人,都是“聪明”人;反过来,一切为私利所蔽,有无穷的私欲,缺乏远大的理想,只知为个人活着,不知为社会集体活着,忙于个人利益的经营,待遇要好,享受要高,工作要少的人是真正的“傻瓜”。他们之为“傻瓜”,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生活的意义,觉悟不到自己对社会和集体所负的责任,因而在无谓的个人得失中浪费生命,他们之为“傻瓜”,还因为他们的私欲无穷,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因此终生在愁闷痛苦中过生活,享受不到生命的欢乐。

徐进同志过去按照第一种方式生活着,但是他认为这是“吃了亏”,做了“傻瓜”;因此,从今以后要学得“乖一点…“调皮一点”,做“聪明”人。在我看来,这不是前进,而是倒退。也许徐进同志按照自己的方式做成了“聪明人”,但是社会和群众是不会承认这种“聪明”人的。因为,这种“聪明”人一多,社会的进步就会停止,我国的社会主义前途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我父亲在旧社会中生活了将近六十年,可以说是另一个时代的人,七年以前,在他思想中还没有一个正确区分是非的界限,产生那样错误的想法,可以说是自然的。徐进同志作为一个“搞过一年土地改革,又在部队中呆了三年,到过朝鲜前线”,天天受着党的教育的国家干部,为什么也有这样的想法呢?

猜你喜欢

徐进私欲个人利益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回声
希腊神话的内在文化精神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
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乡村社区治理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徐进个展
华夏酒谜拾零
漫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