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

1957-08-16安子文

中国青年 1957年5期
关键词:荣誉劳动国家

安子文

青年是我们国家建设中一支有力的突击队。在工厂、矿山、农村、机关、学校,在天空和海洋,在深山旷野、荒漠的草原以至人迹罕到的地方,都有青年在活跃着。有许多青年成为生产能手、战斗英雄、先进工作者和学习模范,他们创造了各种令人鼓舞的事迹,受到表扬和赞颂。

这就是今天中国青年精神面貌主要的一面。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现今部分青年思想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应该加以克服。

有些青年过多地要求改善生活,计较个人的地位待遇。在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时,就发牢骚,讲怪话。有的人公开地说,他的级别不提升,他的积极性就发挥不起来。有些人在评定工资级别时,总是同这个人比,同那个人比。而爱在级别待遇上同别人比高低的人,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犯着一个毛病:对自己的优点看到的多,对自己的缺点认识不够;对别人的缺点发觉的很快(当然,任何人对别人的缺点都有指出和批评的权利,并且应该这样做),有时甚至作了夸大,对别人的优点却又认识不足。这样的比会有什么正确的结果呢?难道这样的现象是健康的吗?

我们不否认,工资待遇是鼓励劳动者积极性的办法之一;但是靠工资、奖金刺激起来的积极性是不能巩固的,不能持久的,当着他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便会变得悲观消极,惶惶然不可终日,只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才能使人时刻看到远大的生活目标,永远保持蓬勃的革命朝气,才能使人具有克服困难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人们是不会忘记那些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人的,他们也必然会得到应得的报酬和待遇。

有人说:“我参加工作多年了,今天还是一般干部!”言谈之下,不胜感慨,感到很不荣誉。什么是荣誉呢?荣誉应该这样去求取吗?荣誉不应该从生活待遇和工作职位的高低中去寻求,而是人们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坚定革命人生观,培养和锻炼高贵的品质所得到的自然结果。像伟大的青年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他们在革命阵营中:本是极其普通的人,但他们却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永垂不朽的光荣事迹,他们的精神是那样伟大,他们的品贸是那样高贵。正是他们,将要享受千秋万世的荣誉,他们的名字将永远放射着光辉!

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为人的天才开辟了广阔无垠的发展前途,任何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都有发挥和发展自已的才能的机会。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一种劳动都是光荣和高尚的,在任何一种岗位上,都可以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做出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情来。青年同志应该集中注意力于工作和学习,工作做的好,学习成绩好,试问谁有什么理由,又有哪一种势力能够把这样的人埋没下去,而不让他们前进并给他们以荣誉呢?即便真的有人在短时期内被压抑了,但火不是纸能包住的,它的热和光,终究是要发出来的。因此,现代的青年所要追求的,决不应该是所谓级别、待遇、名誉和地位,而应该是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和对祖国的贡献,这才是青年的光明大道。

还有些青年,存在着一种雇佣观点。有的人说,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如有一个绘图员,工作不积极,故意磨洋工,别的同志批评他,他反驳说:“你拿多少钱,我拿多少钱?”有的青年工人,为了多挣钱而弄虚作伪。青年是最纯真的,这种雇佣观点和青年的荣誉不能相容。

雇佣观点是剥削阶级社会的产物。在那种社会里,没有生产资料的人出卖劳动力,而别一部分人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剥削他人的劳动。雇佣者与被雇佣者处在对立的地位。今天的情形不同了。剥削现象在我国社会中已经基本消灭了。一切生产资料基本上分做两大类:全民所有制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制。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我们为国家为全体人民劳动,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劳动。在这样的国家里的劳动者,如果再存在雇佣观点,就是从根本上误解了国家和社会的性质,也就是贬低了自已在这个国家中应该享受的权利(主人翁的权利)。

当然这不是说,个人利益和国家的利益(集体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存在一点矛盾,有的时候有的地方这种矛盾是存在的,但它是暂时的,局部的,而且是非对抗性的,从根本和长远的意义上来说,个人利益和国家的利益(集体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必须弄清楚这一点,否则,我们的工作和劳动,便失去了正确的出发点。我们有些青年同志,正是由于对这一点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减弱了他们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为全体劳动人民谋福利的责任感,而以落后的雇佣观点对待工作。

对于一个革命的知识青年来说,拿他的知识、智慧为人民服务,正是他应尽的光荣天职。试问你的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呢?当然,这里边包含着自己的努力,但是一个人离开物贸资料是不可能生活的。而哪一种物质资料不是工人和农民生产的呢?今天的学校都是国家举办的,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许多钱,在学校里读书,享受着国家的(人民的)许多优待,当我们的学业有了成就,获取了知识,就应该为人民服务,报效国家。国家和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怎么能够以雇佣观点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呢?

艰苦朴素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风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继承和发扬了这种优良的传统。现在在一部分青年中,滋长着不尚艰苦朴素,而尚奢侈浪费的现象。(应该说明,这种现象,不独青年中存在,在我们许多非青年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中也存在着)。有些青年,在工作中害怕艰苦,不愿作繁重的劳动,生活上追求享受,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是革命青年所不足取的。今天虽然我们的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我们还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还有着重重的困难,我们要使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几十年内赶上世界先进工业国的水平,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国求我们全国党政军民兢兢业业,克勤克俭,来从事建设工作,如果人人贪图逸乐,趋向奢糜,害怕到艰苦地方,从事艰苦的劳动,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又怎能不断地取得胜利呢?我们子孙万代的幸福又怎样能得到保证呢?

在去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尤其是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对反对铺张浪费,发扬艰苦朴素作风的问题,着重地进行了讨论,并且问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现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都热烈地响应这一号召,正在有领导地开展着大规模的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铺张浪费的倾问得到了扭转,艰苦朴素的作风正在大大地发扬着。我们全体青年,在这一运动中,应该像在各种斗争中一样,站在最前列,成为模范。

青年时代是人的一生中体力和精力最充沛的时候,青年具有着战胜一切困难的最大勇气。无数的事例说明,在物质生活上养尊处优,给青年带来的往往是害处而不是好处。青年应该不怕任何艰难和困苦,自觉地勇敢地到困难的环境中去锻炼。在物质生活上的奢侈浪费,不仅可能毁坏青年人的体力,而且可能引起政治上、精神上的萎靡和不求上进。古人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担当“大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担任繁重艰巨的工作)不经过艰苦缎炼是不行的。中国共产党一向注意青年的缎炼。党指示知识青年必须跟工农群众相结合,要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要他们经风雨(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见世面(群众斗争的大世面),为此,党曾把许多知识青年派到工农群众的最实际的斗争中去,要他们同群众共甘苦。正是这样,党培养了大批的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学会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的知识分子干部。

以上所说的各种错误思想,归根桔蒂,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在青年中的反映。由于我们革命胜利还不久,许多青年都受到过、今天也还受着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我们必须大力克服这种思想。要在各种斗争中,经过学习和锻炼,使自己具有健全的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这样,才能对祖国作出贡献。

“人的一切行动,都是有人的思想意识来作指导的。而每一个人又有他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来作为他一切思想行动的总的指导。”(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今天的中国青年,不管你作什么工作,都应该具有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对任何人都是最基本的,最紧要的。

对人民的解放事业具有无限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计较地位和享受,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艰苦奋斗,不怕困难,永远保持蓬蓬勃勃的前进心,这一切都是我们每个青年所应该具有的高尚的道德和品质。青年同志应该培养这种道德和品质。

猜你喜欢

荣誉劳动国家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获得的荣誉
荣誉得主们都说了些什么?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热爱劳动
把国家“租”出去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获奖荣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