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团的工作做得更深入、更具体、更切实点

1956-08-16陈模

中国青年 1956年11期
关键词:青年团团员团组织

陈模

从去年秋季农业合作化高潮以来,各地青年团组织在党委领导和各方面支持下,工作上有了很大的起色。不仅团的工作内容丰富,工作形式和方法也活泼多样;工作也比以前深入具体了。因此,团的干部普遍反映:现在团的工作活跃,有干劲了。过去曾在部分团干部中存在的不安心工作和消极情绪根本扭转过来了。这是最近一年来团的工作的主要方面。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我们也听到人们对团的工作的一些议论,说:“我们这里的青年团只会轰,不够踏实”,“你们说的多,解决问题少”,还有人说青年团有四多:“大会多,倡议多,大活动多,文件多”。这些话虽然不够全面,却道出了我们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检查和研究的。

在党的领导培育下成长起来的我国青年一代,是社会中一支最积极、最活跃的力量。青年的无穷的创造力,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财富。青年团是党的可靠助手,是青年群众中强大的有组织的先进部队,团的工作和团的作风,对青年有着深广的影响。摆在团组织面前的任务是,调动青年的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党去加速完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此,把团的工作做得更深入、更具体、更切实些,更好地关心和帮助青年的成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都有十分迫切和重要的意义。

(一)

目前我们工作中的问题之一,是一些地方团组织习惯于轰轰烈烈地开大会,搞大活动,工作面铺的较宽,但不能贯彻始路地去做,往往一件工作从上到下层层动员,提倡议,发号召,大会开过以后,似乎就“万事大吉”,下文就不多了。例如扫盲工作,有的省县召开了动员大会,发了指示文件,动员青年入学之后,就很少督促检查,许多具体问题未得解决,现在入学人数平均下降了百分之四十,有的乡只剩下零零落落的几个人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多种,客观上工作任务较重,人少忙不过来,但和工作安排、组织力量不周到也是有关系的。今后我们的工作还是繁重和多方面的,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选择突击方向。团的组织有必要根据当时当地情况,选择当前最重要而又是青年能出力的工作,来发挥青年的积极作用。

决不能说,开大会、提倡议、发号召是不应该的。通过开会,倡议,号召,可以迅速地把广大青年动员起来,向着一个目标行动,可以扩大工作的影响,造成一种群众的声势。没有一般的号召和指导,就很难推动整个工作前进。特别是当社会主义高潮来到之后,各项工作需要同时发动,多开大会、多提任务,原是难免的。可是,只是开会、倡议、指示,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事情的开始,更重要的是组织会后的行动。

同样,我们也不能一般地反对大活动。正确的大型的活动,能起集中、示范、广泛地交流经验的作用,能扩大工作的影响。但是大活动也有它的局限性,即接触群众不深,活动条件也有许多限制(时间、场所、经费、人力等)。因此,大活动暴竟不宜多搞,作为大量的普遍的活动还是基层和小型的活动。同时,只有把大活动和基层多样性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大活动也才有坚实稳固的基础。

毛主席早在1943年“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指示中教导我们,任何工作都必须采取两个办法:一是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他说:“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因此我们决不能满足于大会,号召、指示,而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组织实际工作的执行上。只有这样生动的切实的领导,才能保持并不断地提高青年的劳动、学习的热情,才能适应目前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

(二)

当前我们工作中另一个问题是,有一些地方团

组织在进行工作时,不问地点条件,机械地套用这种或那种形式,盲目地贪多贪大,缺乏求实的精神。例如青年团安徽省相城县委听到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以后,不管需要与否,也计划在四月初召开“全县青年向科学进军誓师大会”。还有一些地方不从生产实际出发,追求一些数目字,如规定何时给某某地方命名多少青年生产单位,限期建立多少青年生产队,多少青年生产班组,似乎把命名、建队、建班、建组本身当成唯一的任务了。这些情况虽然是少数地区的例子,但它却反映了团的工作中一个带有普遍性质的问题。

当然不能这样去理解:我们工作中不需要形式和方式。事实上,任何工作都有自己的形式或方式。正确的形式是一定的工作内容的体现,它可以帮助工作的开展。工作形式是一种手段、方法,为着做好工作,手段和方法愈多愈好。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形式总是从属于内容的,工作形式是伴随着工作的发展和需要而派生的。因此,每一种工作形式都是适合一定条件的产物,它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由于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情况不同,工作基础、青年觉悟程度等等不同,即使在布置同一任务时,也应该允许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方法,面不能用统一的形式和格调。否则,不去区别各种不同情况,把一种形式,即把一定条件下的形式普遍化,到处搬用,一味追求形式,就成为形式主义的东西了。

在工作中还必须注意质量。当客观形势发展要求和主观能力可以达到的时候,还要在原地踏步,不敢放手大胆地去干,那就是保守思想了;但如果条件不成熟,主观力量不足,还要贪多贪大,其结果只能是徒有虚名,不但对工作无益,而且容易带来损害。所以,重要的是巩固现有的组织形式,提高工作质量,以便今后在更好的基础上前进,求得更多更大的发展。

例如在一个县里,虽然在机关中有一部分有自修能力的青年有向科学进军的任务,但广大农村青年今天迫切要求的是扫除文盲,提高文化水平,因此召开全县青年向科学进军的誓师大会是没有必要的。

形式主义的弊病,就在于不从实际条件出发,脱离群众的需要,用一些表面上看来颇为热闹的活动代替了生气勃勃的实际工作,这种作法和作风是必须加以彻底改变的。

(三)

空泛的会议多,也是目前有些地方团组织存在的一个问题。今年第一季度内,有一个团市委召开的各种会议,就有16次之多。其中有许多会是应该开的,但有的开的过于频繁,如二月份前后十天内开了三次监督岗长会议。上面的会多,下面的会议也就多。有的基层团委干部平均每天都要参加二个会议(其中大部分是团的各种会议),他们说:“社会主义高潮来了,会议的高潮也来了”。

文牍主义也不是少数团委存在的现象。今年一月黑龙江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在文牍主义的浪潮里”,就揭发了团黑龙江省青岗县委文件多、表格多的惊人现象。这个县委从去年10月到12月10日,向团区委下达了21份文件,平均3天一份。其中除少数指示、通知外,大部分是向下边要总结、数字材料,表格项目繁多:限期很急,使得下边团干部感到“表格下达,手脚发麻”!他们为了完成这些数字、材料,牺牲了休息和文娱活动时间,有的同志因此把身体也累坏了。

召开会议、发文件,是传达党委和上级团委指示,布置工作,交流经验,统一行动,提高思想的重要方法。如果有人因反对会议多、文件多,连应开的会也不敢开,应发的文件也不敢发,这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会议、文件过多,也会给工作带来严重的损害,这就是不得不把自己陷在办公室里,不能经常深入到下边去。现在有些基层团委,所以有了“机关化”的毛病,就是由于文件、表格多、会议多而产生的。在那里,大部分团的干部整天忙于各种会议、起草长篇的计划、报告、决议,但很少深入到支部和小组中去,往往是工人上班他上班,工人下班他下班,在团员和青年的心目中,他们已经成了“办公事”的“公家人”了。长此下去,不是有脱离青年群众的危险吗?

我们决不能主要依靠会议和文件来指导工作,而必须实行生动具体的领导。现在有许多会议和文件的质量是不高的,或可有可无的,有的会议可以不开、合并开或开得很短的,许多公式化的重复的总结,许多没有反映真正情况和提出问题的汇报材料,除了“彼此服务”“上下旅行”以外,实际效果是很小的。如果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作,事先把准备工作做好,会议就可以大大地精简,大家都可以从会议和文件堆里解放出来,走到群众中去,多做点具体工作。

目前,不少地方团的工作不深入,还表现在和生产(业务工作)脱节,或者结合得不好。有些团干部有一种错误的看法,以为团主要是做政治工作,不一定要干与生产过程,结果放松了团在生产工作中应有的职责。例如有些厂矿里,团组织号召团员、

青年掌握生产技术,但并不具体地帮助青年工人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只鼓励青年们提合理化建议,但不研究他们提了一些什么合理化建议,以及如何去实现合理化建议。这就说明,这些地方的团的工作,还飘浮的很。

当然,青年团的干部,不能和生产部门的干部一样,掌握每个生产环节,每天要处理生产中各项问题。但是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在生产上的作用,真正做好团的工作,必须使团的活动尽可能地和经济工作结合起来。今天广大团员和青年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化的政治鼓动和决议指示了,而要求帮助他们具体地解决如何搞好工作学习的问题。因此,团的干部应该努力学习经济知识(至少要熟悉本部门全部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学会作经济分析,经常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直接接触生产单位,了解一般生产情况和团员、青年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地帮助他们,使这些问题和困难得到及时的解决。

(四)

为着进一步做好团的工作,必须加强团的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使突击工作和经常工作得到恰当的安排。现在有不少地方团组织往往在忙了中心工作之后,忽略了团的经常工作。首先是对团员和青年的政治、技术、文化教育的放松。由于团的政治、技术、文化教育工作的薄弱,团的基础知识教育的缺乏,使一般团员和青年的觉悟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少数人的错误思想行为得以滋长。团员和青年的生产本领和知识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客观的需要。其次是团的日常组织工作的放松。许多地方团的组织发展非常缓慢,不能适应青年进步的迫切要求。至于团的组织生活不健全,团内发扬民主不够,也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这些问题也越来越尖锐了。

我们知道,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是依靠了日常的辛勤的操练,所以,怎样训练队伍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团的工作上的迫不及待的议程了。团的组织和宣传工作,是团的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必须十倍地加强这两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团结教育我国青年一代,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我们应该全面地关心青年,帮助他们得到健全的成长。现在有许多团的干部整日忙于应付中心工作,很少有时间想到青年中有些什么问题,也很少关心他们的要求和爱好。团员和青年们的许多切身问题,如业余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某些不合理的工资、级别,以及住宅、文化娱乐、健康、婚姻恋爱、友谊等问题,团组织也很少帮助解决。这样,就使团组织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青年群众,这是不能不加以深刻注意的。

抓住中心,照顾特殊,是团的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服从党政中心工作,对青年团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青年根本的事情。青年团在在何时候都要抓住中心,但必须照顾特殊,这就是做青年人的工作,不断地教育和提高青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并不矛盾的。只有更好地关心和帮助青年,满足青年各方面的特殊要求,特别是学习政治、科学,文化、技术的要求,他们才能胜任愉快地、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

工作深入、具体、切实的标志,归根到底要看动员、教育青年群众的深度。过去在建设高潮初期,我们忙了许多大规模的开拓性的工作(这些都是需要的),但不够深入细致。今后,我们务要加强工作的深度,即工作的彻底性,这应该成为今后相当时期的注意中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团的基层工作,因为团的基层组织,是实现各种工作的战斗罩位,联系青年群众的枢扭。要想把团的工作做得深入具体,离开加强基层工作是很少有别的办法的。目前团的基层组织还是团的工作上最薄弱环节。因此团的领导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具体指导,特别是帮助基层组织学会如何在中心工作中启发和调动青年的各种积极性,如何有效地帮助团员学习政治、文化、技术、业务,建立经常的工作秩序。为此,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训练,经常研究和总结各种不同类型的基层工作的具体经验,并把这些经验真正推广出去。

还必须加强对工作执行情况的检查。任何正确的号召和决议,如果没有及时的督促检查,都有可能变成一纸空文。工作检查,是任何工作贯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当工作开展以后更是如此。可惜这样重要的工作,被许多团组织忽视了,他们忙于做决议,少于检查,以致不少工作不了了之。因此,今后有必要在我们团干部中,提倡积极工作、大胆创造的同时,还要提倡学会深思熟虑,学会作系统的调查研究,保持谦逊谨慎的作风,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工作健康的发展,把团的工作推向前进。

总的说来,在新的形势前面,绝大多数团的干部不是观望犹豫,而是勇敢地赶了上去。当工作猛烈地开展的时候,工作上的一些不细致不恰当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我们应该严格地要求自己,从检查工作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深入、更具体、更切实些,完满地实现党对我们的光荣的托咐。

猜你喜欢

青年团团员团组织
毛泽东为青年团命名
“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 ”主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