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科学进军的几个问题

1956-08-16项南

中国青年 1956年11期
关键词:业余科学研究规划

项南

一支600万人的队伍

在党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以后,不论是在校还是在职的知识青年,学习劲头都很大,目前,许多青年都订了个人规划,确定了几年内进军的方向,提出了进军的具体办法,许多高等学校都成立了科学研究小组,举行了科学报告会。这一时期青年学习文化、学习外文、学习专业的劲头之大,确实是空前的,从青年们向科学进军的高涨的热情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说,大部分的知识青年已经基本上发动起来了,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引导青年努力学习而又不产生急躁情绪,树立远大理想而又不脱离实际,向专家学习又不依赖别人,刻苦用功而又不忽视健康,可见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再作一般的号召,而是要加强经常和具体的指导了。

目前,我国约有六百万个具有初中以上程度的知识青年,其中具有高中程度的近二百万,具有大学、专科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程度的九十余万。这批青年知识分子是我国知识界新的一代,是高级知识分子最直接的后备军,也是目前向科学进军应当特别抓紧的主要对象。也许有人会说,全国青年有一亿二千万,为什么单要特别抓紧这六百万知识青年呢?这是因为我国绝大部分的青年还是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的状态,对这部分人主要是扫除文盲,对另一部分文化程度还不到初中水平的人主要是提高文化。当然,这六百万青年也还要提高文化,但是他们的文化水平终究要高一点,他们的业务能力也要强一点,因此,在科学进军的号声里,就应当特别注意给这部分青年以具体的帮助。

进军方向

现在有些青年把向科学进军了解为仅仅是向自然科学进军,只是从事学术研究。有的不安心工作,想脱离现有业务去另钻热门,有些青年教师对学术研究,对自己所钻的一门很认真,而对备课和讲课却很马虎,一心一意为了三五年后当“博士”、“副博士”而奋斗。甚至在科学研究机关还有人不愿意搞好分配给自己的那一门学科,也不愿到室外去搞调查研究,而只热衷于自己单独去另搞一门,以至与自己的业务完全脱节。以上这些认识是很不全面的,向科学进军的范围是很广的,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哲学各个方面,包括学术研究,提高业务,提高文化和提高技术水平。向科学进军,是向科学、技术、文化的大进军,是要把我们祖国的科学、文化导致空前的繁荣,因此,在确定自己进军方向的时候,就应当从国家的需要和自己的现有水平,从精通本行业务作起,一步一步地前进。文化水平低的应该提高文化,技术差的应该提高技术,业务生疏的应该提高业务,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可以进行专门问题的研究,而在校学生首先就是要学好功课。有的青年认为自己的业务比较简单,如收发、打字员、列车员等,他们提出是否可以学另外一种技能?这要看情况,如果认为这种工作“简单”而不安心,这山望着那山高,那是不对的。如果自己现在所负担的工作巳经确实能够胜任,而且有余力去学习另一种技能,那么这种想法不仅不是什么脱离实际,而且应当予以支持。同样,希望当博士副博士,也不能说是什么不好的想法,我们的博士、副博士实在太少了,应当多有一些,具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青年,是应当有这种理想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人人都要去当博士、副博士,而且,也并不是所有想当博士、副博士的,都能够无条件地取得这个光荣称号的。我们应当根据各个人不同的情况来提出要求,并且把进修和当前工作紧密地结合超来,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向科学进军,不但可以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新生力量,并且能够大太地推进当前的工作,而青年人向科学进军又可以更顺利地得到领导上的支持和帮助。

科学态度和顽强精神

学习方法是不是对头,订了进军规划能不能实现,这是所有决心向科学进军的青年应当考虑的问题。目前在一些青年中,贪多图快、生搬硬套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青年愿意博览群书,但不愿意调查研究。我们应当帮助青年树立起一种循序渐进、独立

思考的良好学风,用功读书,而不死记公式;争取指导,而不心存依赖;学会从具体情况出发,运用具体分析的方法;培养起实事求是、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一个单位,三十多个青年订了进军规划,不到两个月就有二十多人败下阵来,可见没有共产主义的顽强精神,科学堡垒是拿不下来的。现在有些青年一说进军,就强调这里条件不行,那里环境不好,不了解我们现在的条件比起过去一些科学家所处的环境来说,不知要好多少倍了,沙皇时代的米丘林,原是一个铁路上的站务员,既无实验园地,又还要整天看守机车、车厢和车房,为了增加收入,还得花费业余时间修理钟表和装配眼镜。但是他因为有了顽强的毅力,终于成为改造大自然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为了研究“镭”,在一个破棚子里几乎花了大半的精力,受了无数次失败和打击,但她终于获得了成功。可见坏的环境并不能阻止人们前进。当然,环境好一些,困难是可以少一些,但是我们不能等待一切都安排得爱妥当当才去迈开进军的步伐,我们如果真要向科学进军,那就不但要忍受各种困难,而且要经得起失败和打击。我们切不要以订了个人规划为满足,更重的任务是要顽强地去实现它。在今天的条件下,如果人人都有“头县梁,锥刺股”的精神,是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

要坚持自修但不要拚命

向科学进军的道路是很宽广的,不能理解为向科学进军就是进大学,如果在职青年都进大学,把工作放下来,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当然那些有报考大学条件,而工作又离得开的人,是应当去报考大学的,是不应当阻拦的。至于不够报考条件而工作又实在离不开的,那就不应当勉强。对在职干部来说,自修是向科学进军的主要途径。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50%的专家就是通过组织业余学习的方式培养出来的。我们还能轻视业余学习的效果吗。

学习必须实事求是,按步就班,而不能采取“拚命”的办法。有些青年业余学习时间每周达38个小时,每天晚上都学习到深夜,不休息,不娱乐,也不运动。整个生活就是上班,学习,学习,上班,整天不留一点空隙,这种精神当然是很好的,但是这种作法,是不能持久的。青年既是长知识的时期,又是长身体的时期,不顾身体健康的作法,是不对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充沛的精力,不仅将来不能胜任艰苦的劳动,就是当前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好的。最近有些单位的青年,由于过分紧张,身体搞得很坏,有的巳经住到医院里去了,所以有人开玩笑说,“你们博士没有当上,却当了院士”。我们所需要的,不是短命科学家,而是精力充沛的能够担负繁重的任务的科学家。国家花了十几年功夫培养出来的人才,用不到几年就腰酸背痛,神经衰弱,到了正该发挥全部聪明才智的时候,反而力不从心,想想这是多么大的损失!用功不是拚命,三好不能一好,应当让每个青年树立起这样一种观念。

活动的好坏要看学习效果

前一个时期,各地青年团组织为了动员青年向科学进军,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召开了进军大会,在报纸刊物上作了宣传,帮助青年订立进修规划,组织科学研究小组和创造学习条件等。这些工作今后也还要做。但必须注意,一切活动都应当有利于学习,而不应当妨碍学习,因为这些活动,搞得好对青年的学习是有利的,搞不好或者搞得过多,反而会增加青年的负担,妨碍青年向科学进军。比如在宣傅动员上,我们就要区别情况,青年已经发动起来的,就不宜再开大会,去作一般号召,而加强轻常和具体的指导,如果还需要开会的,那也必须注意开会的实际效果,能够给青年在思想上、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以具体的帮助,而且省、市要有分工,更不要层层都去开会。

关于组织科学研究小组的活动,在学校里主要是在大学二、三年级中去开展(五年制的,是二、三、四年级)这种小组的作用,一部分可以研究和专业有关的一些问题,也可以而且能够给生产一些帮助,但一般小组的主要作用,应当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深和扩大源堂知识,使得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它是学习的一种辅助形式。因此,在组织科学研究小组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到不能妨碍课堂学习,应当在学生自愿,有余力并且要在取得教研组的指导的条件下去组织。大学一年级还是学一般课程的时候,还没有进人学专业的阶段,一般不要号召组织科学研究小组;四年级(五年制的是五年级)要搞毕业设计,本身就是科学研究,也不要再强调科学研究小组的活动。对在职干部来说,科学研究小组的活动应当逐步发展,不要一下铺开,其条件,应当是:完全自愿,水平相当,目的相同,有人指导,小组人数不能过多。

订个人规划,关系着一个人以后多少年的努力方向,能体现个人进修如何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还能体现进军的具体道路,它对一个人的发展前途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职青年,一般还是订个人规划为好。但是订规划必须强调自愿,从实际出发,规划

的时间应当有长有短,有五年、七年的规划,也有一年,一季的规划。有些人订了长远的规划,但是没有眼前的规划,不懂得怎样迈开第一步,所以计划往往落空。学生已经是在学校行政和教师领导下进行统一的有计划的学习,因此不论中学生、大学生都不必去订规划,这样做,实际意义并不大。有些学校为了号召学生订个人规划,搞了层层的动员和布置,支部讨论,小组讨论通过,开了一个月的会,这种作法今后应当避免。

帮助青年创造学习条件

目前青年迫切要求解决业余学习的时间问题,他们对业余时间统得太多,集中得太多和干涉得太多,很不满意,要求有必要的自由、分散,要求减少不必要的会议,要求减少过多的兼职,要求理论学习能够分别情况,有先有后,有多有少,不要一律对待。团的组织应当听取青年这种呼声,迅速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现在,机关青年每周要用三个晚上的业余时间学习政治理论,用一个到两个晚上时间过党、团组织和工会生活,这样自己就很难再去自由支配时间。可以考虑:是不是每周都要过组织生活,是不是每个人都要用同样多的时间学习同样多的政治理论,比如文化水平低的、业务水平低的,可以先提高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做技术工作的,政治理论学习的分量可以少于党、团行政干部,使那些从事技术工作的干部既具有一般的政策理论水平,又能以主要精力去掌握科学技术,精通自己的业务。

其次是要帮助青年建立业余学习组织。现在青年要求得最强烈的就是办夜大学、函授学校、业余高中、业余初中,可是现在办得很少,不能满足青年的要求。办正规的业余学校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而大部份的厂矿企业单位要单独办夜大学,困难就更多。不过,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有的地方,几个厂联合起来办,还是办成了。目前除了办正规的夜大学,函授学校之外,应当提倡多办一些分散的、非正规的业余学习组织,比如俄文班、代数班、会计班等,这种形式既易于建立,又受青年欢迎,许多机关厂矿都有这方面的潜力,可以多办一些。

图书资料是向科学进军的重要武器。现在的问题一是太少、二是买不起。许多单位图书室的藏书,大都是一些供工人阅读的一般书籍和连环画,缺少科学技术的书籍,甚至连数、理、化这些基础知识的书本都很少。如果由青年自已出钱买,价钱太贵,一般技术人员每月的工薪有限,一本书要化几元、十几元,往往无力购买。青年团的组织应当把机关、厂矿的图书馆检查一下,建议行政、工会增添与本部门有关的科学技术书籍,给青年作一些有益

的事情。

团组织应当关心青年的生活,改善青年的学习环境。许多工厂实行三班制,上下班的时间不一致,三班同睡一屋,谁也睡不好觉,学习就更困难。所以,凡是三班制的地方,就要尽量帮助他们把宿舍调整一下,使青年能够较好地休息和学习。另外有些宿舍缺少桌子,有些宿舍的灯泡太小,这些问题都应当解决而且可以解决。有些机关为了“保密”,星期天把办公室上了锁,有些青年要去学习,只好假借加班的名义。这些问题并不是很难解决的,把

25支光换成75支的灯泡,只消一臂之力,而很多青年就不必再“百乌朝阳”了,我们不应当小看青年这种生活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仅有10万个高级知识分子,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知识分子问题,使我国科学文化在不太是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在充分发挥现有高级知识分子作用的同时,大规模地培养新生力量。如果说12年内要从10万高级知识分子发展到100万,并且还要培养更多的各方面的人才,那么毫不怀疑,这些人主要将从青年中生长起来。

向科学进军和扫除文盲的工作,也就是提高和普及的工作,是整个文化战线上具有战略意义的两件大事,在这两件大事中,青年团都担负极其光荣的责任。在科学进军里,青年团应当抓紧思想教育、学习规划、学习组织、学习条件和团的组织工作,并且踏踏实实地把它做好。

猜你喜欢

业余科学研究规划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业余也疯狂
纺织科学研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