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初步开展了自由争论
1956-08-16范与中
范与中
辩论会和座谈会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们学校一部分同学去看电影了,一部分同学在参加学校举办的音乐欣赏晚会,但还有近二十个高中同学,却在热烈地争论着。
原来,同学们在文学源上学了“关睢”“伐檀”“黍离”等五首古诗后,对这些诗的注解有不同的意见。座谈会开始时,同学们就“关睢”“伐檀”提出不同意见,后来,争论的焦点逐渐转移到“黍离”上。“黍离”是“诗经”上一首描写悲伤心情的诗,全诗如下:
被黍离离,被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被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都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被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书上注解这首诗是“东周时代京城附近的一首诗歌,描述诗人目睹故都已成废墟而感到内心痛苦,表现诗人的深刻的爱国感情。”
有些同学不同意书上的解释,认为:“解释一首诗,应从它本身去寻找涵意,不可作任何的政治附加。”
“不,据朱熹‘诗集传和‘毛传的说法,这首诗的确出于东周时京城附近,因之解释成为爱国感情是可以的。”一个同学针对上面的发言,发表同意书上解释的意见。另一个同学同意第一个同学的发言:
“在大时代的变化中,仍然有个人感情上的悲愁,不能把这些小诗都当作概括反映时代的诗,比如余冠英先生就把这首诗解释成为流浪汉的感慨,而这也并不损‘黍离寓意之深刻。”但随即又有人反驳:
“个人感情的诗也可以反映出时代,‘黍离这首诗既然收入诗经,流德之广,并能引起当时人民广泛的共鸣,这是一般地属于个人感情的诗所不能达到的。”
如此反复争辩,讨论涉及到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对于古书信任的程度等等问题。一面继续讨论了一个多钟头。最后由王秩西、苏子兴的老师作了总结性发言,他们指出:由于年代久远,秦始皇又一把火烧了很多书,材料的缺乏,对诗经中的诗,从古以来就有很多争论的。对于上面这些问题的争论,汉朝时就有两派,以后更是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接着他们又分析了讨论中的各个意见,肯定了其中好的见解;并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虽然不能马上下结论,但同学开动脑筋,参考一些古书,探讨问题的精神是可嘉的。”同学经过这样座谈都感到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像这样的讨论会,在我们学校里是较多的。本来在学习上,有疑问,展开辩论乃是认识真理的好办法;而青年人,在追求知识的途程中也有这种愿望。从上学期以来,我们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开展有益的自由争论;这学期,由于党提出要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等问题,同学们的思想更活跃了,而自由争论他就蓬勃地开展起来。在这方面,我们首先是经常结合课程内容,发动同学展开论争。诗经讨论这是一次,冯谖容孟尝君一源,也曾在同学中掀起了讨论的热潮。战国时代,冯谖曾寄食孟尝君门下。一次,冯谖为孟尝君到薛地收债时,他不但不收债,反而一把火把债券都烧了。薛地的老百姓都很感动,但孟尝君很不高兴。几年后孟尝君被齐王罢免,还归于薛地,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孟尝君这时候才感激冯谖。对这事书上的注解是:冯谖烧债券是为了减轻人民的痛苦,他的行为是正义的,深谋远虑的。可是,许多同学就不同意这种解释。他们认为冯谖只不过是为孟尝君谋利的一个稍有远见的剥削者的忠实走狗吧了。为此问题,老师同学都展开了争论。有一个老师说:“冯谖是忠于孟尝君,但客观上却有利于人民”,而同学们却不满意,说这是调和论,因此对于冯谖的评价在我们中间至今尚不一致。
另外,我们还在国际形势和时事政治方面组织了几次较大的辩论会和座谈会,如举办过法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可能性等问题的辩论,香港九龙国民党特务暴行事件以及波兰、匈牙利事件的座谈会。这些辩论会和座谈会提高了同学对时事政治的兴趣,并使同学们增长了许多国际知识。
自由出墙报
去年,我们学校开始提倡同学自由出墙报,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们自由出版的墙报计有:以讽刺漫画为主的“小刺谓”,介绍古典文学和发表同学的诗词的“北风”,以小说和文学批评为主的“新苗”,以数学为主的“数学园地”,此外还有“论坛”墙报,是讨论哲学、社会科学的。这些墙报很吸引人,
上面发表有同学写的上万字的长篇小说,有对李煜词的评介、对学校生活中不良现象的批评,否定之否定律的介绍……。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墙报也是同学自由争论的场所。
这学期初,在学生会改选大会上,很多同学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改进学生会工作的意见,但也有些同学在提意见的的候对学生会的缺点采取了讽刺的态度。加上会议时间过长,发言的同学多,准备工作没有作好,以致会场上秩序很乱。选举时头一次投票作废,再一次投票中选出新的委员会来。在选举结束以后,一个同学在黑板报上发表文章说:这次选举失败了,秩序很乱;一些人提意见的态度也不好,显然这是发扬民主出了偏向。但墙报“论坛”上发表了不同意的文章,认为学生会既然已经选出了新的委员会,就是成功的;提意员有些讽刺的口气是可以允许的;因而这次改选大会是好的。这两篇文章引起广大同学的注意,纷纷在墙报黑板报上写文章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大多数是肯定这次选举会是成功的,但有不够之处,如发扬民主,同学提意见认真是好的,但秩序紊乱,提意见用讽刺口吻却不好。
在墙报上,我们还开展过关于中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的问题讨论。有人认为中学生谈恋爱是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因年轻不成熟,90%会失败,带来不愉快的回忆,因此反对中学生谈恋爱。有人反对说:爱情会带给人幸福,在假日互相谈心,泛舟水上,何等快乐,既不影响身体和学习,而且失败也不是必然的,为什么不可以呢?对这意见,经过讨论后,结论大致趋向一致,认为中学生应集中精力学习,所以还是不谈的好,但对已在谈恋爱的也不应乱干涉。另外墙报上还讨论了在饭厅能否说话的问题。通过这次讨论一方面批判了有些同学在饭厅乱闹的缺点,同时又指出了值日生不应该在吃饭的问题上对同学管束过严。
收获和体会
自从自由争论展开以后,在我们学校里的确出现了一些令人喜悦的新气象。
首先是同学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了。为了参加辩论会、座谈会,准备充分的论据,这就必须找参考书,组织材料等等。如陈佛生同学为了准备诗经座谈会,就跑了多次北京图书馆。他说:“要是没有这个座谈会,我是看看书上的注解就满足了的。参加辩论以后,我更加感到自己的知识少,看问题太简单,以后我还要多学习。”
自由讨论对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也有很大的作用。高一的同学邹树梅说:“平时老师讲课,我什么都不怀疑都相信。可是在辩论会上别人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并且也据有充分的理由。这样我就认识到学习上要多多独立思考。”另一个同学说:“我现在看书上或报纸上的文章,总要想一想,自己对这问题有什么看法,再和别人的观点来比较,如发现有不同之处,一定要辩明是非,就算我自己错了,也可以更进一步研究别人的意见对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问题也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自由争论也是锻炼同学们实事求是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好方法,可以训练同学思想的逻辑性和表达思想的能力。有些同学过去看问题,全凭感情用事,想到什么就冲口而出。经过争论以后,好多同学都力求克服这一方面的缺点,养成实事求是分析问题的习惯。
在自由争论中要使大家真有所收获,少出偏差,加强领导是必要的。我们认为加强领导要注意下列两方面:
要有领导地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展开自由讨论的问题,最好是同学在学习或生活中提出的实际而有意义的问题。讨论有时要有两方面的对立意见,但更多的是一些大家都很模糊不清的问题;如果问题又适合于同学水平,通过讨论,就会提高同学的水平。例如“黍离”和“学生会选举”这样的问题讨论我们认为是比较好的。有些问题是不适宜同学们自由争论的,例如关于法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可能性的讨论,问题太大,并不是凭同学们已有的知识所能解决的;又如饭厅可否说话的问题,学校在墙报上或口头上对此早有规定,主要是值日生执行中有问题,因而对值日的同学提提意见就解决了,展开大争论似乎不太必要。
根据我们体会,加强对讨论的领导,及时注意纠正偏颇,并争取每次争论都能做结论也很重要。在争论中,有的同学往往容易感情冲动,常抓住对方片言只字,加以攻击,甚至发展到人身攻击。有些同学好强词奋理,还有些同学喜欢在枝节问题上兜圈子。因此,主持辩论的要及时纠正这些现象,否则就会使争论混乱起来;而且会引起同学之间的不和睦。
同学们争论问题,都要求有结论,以便知道谁错谁对。如果某些问题暂时不能做结论,也要有个分析性的总结,帮助同学进一步去认识问题,这样大家才感到有所收获。
目前,我们也开展自由争论上,还存在着不少缺点和问题,但是,我们感到在学校中(最好是高中以上),领导同学展开自由争论,是激发青年学习兴趣,培养青年独立思考、勇于探求真理的重要方法。青年团应法重视自由讨论。在开展讨论中,既须加强领导,也要多争取教师和社会人士的帮助。这样,就能使青中们的思想生活更加活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