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益繁荣的苏联集体农庄

1955-08-16李川

中国青年 1955年21期
关键词:农庄黎明苏联

李川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三十八周年纪念日就要到来、我国人民和全世界劳动人民,都以异常欢欣的心情来迎接这个光辉的节日。

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多年的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又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现在苏联人民正在满怀信心地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胜利,照耀着我国人民前进的道路。在我国农村中社会主义改革高潮即将到来的今天,我想把我亲眼看到的苏联集体农庄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情况,对于我国正在走合作化道路的广大农民是有很大的鼓舞作用的。

笨重的劳动被机器代替?

我们在苏联曾经访问了“黎明”集体农庄、“斯大林”集体农庄和“斯维尔德洛夫”集体农庄。另外,还访问了荣获列宁勋章的“源泉”国营农场和“阿拉米里”农业扒器站。

我们访问的“黎明”集体农庄和“斯大林”集体农庄,耕、称、锄、收割都已经百分之百地机械化了。农业机械化主要是通过农业机器站来实行的。在苏联有成千上万个农业机器站在为集体农庄服务。我们访问的“阿拉米里”农业机器站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有六十台拖拉机(其中有十台是效能强大的履带式拖拉机)、二十四大康拜因机(联合收割机),十四台垅间耕作机,可以锄草、中耕,此外还有三百多台各种农业机器,如马铃麦收掘机、割草机等等。这些农业机器都有着巨大的工作效率。例如:一台由三人驾驶的自动联合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割三百亩小麦,可以同时完成收割、脱粒、清选和装上卡车等工作,苏联通俗科学家伊林把它称职做:““一个最敏捷的工人”。马铃薯收掘机只要三个人操纵,就可以代替一百二十人的手工劳动。这个站有十一个拖拉机队,和周围的十个集休农庄订有合同,为他们耕、种、收割大片土地。它用无线电话来指挥着一百多里以外的拖拉机手、康拜因机手进行工作,拖拉机手们也用无线电话汇报工作。这个站上还有五个农业专家和八个机械师,他们和集体农庄的专家、技术人员共同进行工作。

近年来,苏联农业机器的数量和种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愈来愈多了。播种有播种机,菜园有栽苗机,造林有植树机,收棉花有摘棉机……。苏联农民自私采用各种机器生产以后,笨重的体力劳动就被机器代替了,收成年复出年地提高。“斯维尔德洛夫”集体农庄的土地,在十月革命前,每公顷平均只收获谷物五、六公担,实行集体化、机械化以后,每公顷平均收到了十八、九公担,一公顷大头菜可收三百到四百公担。

农业科学化

在苏联,用科学技术来指导农业生产,用科学方法种庄稼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我们在苏联访问时,苏联朋友告诉我们,他们的庄稼有四不怕:一不怕天旱、二不怕地薄、三不怕虫咬、四不怕地多。的确,他们已经运用科学改变了“靠天吃饭”的落后状态。天旱有人工降雨器,一部二十五个气压的人工降雨器,八十个小时能灌溉四十到六十亩地方;遇有虫害的时候,常用飞机撒药杀虫,一架飞机一天能撒四千五百亩地的药粉。他们还有一种除草药粉,彻夜地里可以让草死去而打点也不妨庄稼。正因为这样,不论是山地、旱地,泥炭地和沙漠地,都能让它长出好庄稼来。我们参观的“基洛夫”集休农庄,那里从一九五二年五月到九月没有落一滴雨,但庄稼照样丰收,苞米棒子每亩收了四百二十六斤。

苏联的党和政府为了帮助集体农庄把生产搞得更好,设立了许多农业科学研究机关,不断地研究改进农业技术,为集体农庄培养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莫斯科的季米里亚捷夫农业科学院,就是苏联一个农业科学宝库。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以来,它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培养出来一万四千多位农、林、畜牧业的专家,为各地的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培养了大量的教员;它创造了许多有关农、林、畜牧业的科学方法,改良了马种、牛种、羊种、猪种、鸡种、蜂种,比如能够驮二十吨重的东西的奥尔罗夫种马,就是经过这个科学院改良过的。像这样的农业科学研究机关,苏联的许多地方都有。

集体农庄的畜牧业

集体农庄里养鸡和养鸭也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黎明”集体农庄,鸡住的是木头房子,冬天大使小鸡不冷,室内有保暖的设备。大鸡小鸡分场食宿,鸡窝是自动关闭的,所有的鸡都编了号绑在腿上,每只鸡下多少蛋都有登记。鸡到窝里去下蛋,门就自动关上了,想出来也出不来,庄员拿鸡蛋的时候,看看鸡腿上的号数,就给它的名下记上一个蛋。他们还专门给鸡开辟了一个三十亩地大的花园,里面栽着小菩提树,地上满是青草。他们喂的鸡从出生那天起,五个月就下蛋。

说起来简直像神话一样,他们把鸡、鸭伺弄得好像一支有组织的小队伍一样。我们到“源泉”国营农场参现时,一个领我们参观的农场干部说:“你们到鸡场去看看吧,我们的鸡也要欢迎你们啦!”当我们走近鸡场之后,他伸手捉了一只,又对着那成千只的鸡群讲了几句话,然后把手中那只鸡一扔,高呼“乌拉”,鸡也一齐喊了一声“乌拉”,叫得非常整齐。他告诉我们这是根据巴甫浴夫的条件反射作用的原理训练成功的。他们喂的鸭子,也根据这一原理用钟声来指挥,要他们下水去游泳,一敲钟,鸭子都下了水,游了一会,想叫他们上来,又一敲钟,鸭子们回过头来就跑,一会都上岸来了。

集体农庄养猪的工作也部分机械化了。弄猪的地方,是一座又宽又长的木头房子。猪有专门吃东西的地方和专门睡觉的地方。拿“黎明”集体农庄来说吧,木房子的一端,按着做猪食的机器,室内修着窄一些的双轨铁道,机器是用电力发动的,一天可洗、切并煮出土豆六千斤。猪食煮好之后,通过小铁道运到猪的“食堂”里,猪吃饱后,就回到它睡觉的地方去休息。

“斯维尔德洛夫”集体农庄的养猪场,还给猪修了个“澡塘”,形状像一个长方形的水渠,渠里约有半槽水,刚好淹没猪的肚皮,猪从渠里走过,自来水冲在猪的背上,下边洗,上边冲,走一趟就洗个乾乾净净。由于有了这些设备,也就大大地节省了劳动力。“黎明”集体农庄喂着一千一百五十口猪,只有二十一个人来管,而且管的很好。他们的猪养得很肥,有一次他们送给国家四口猪,共有一千九百九十二公斤重,合三千九百八十四市斤,平均一只猪约有一千市斤重。“斯维尔德浴夫”集体农庄的养牛场,建有宽敞舒适的牛棚,棚的墙壁上装有高大的玻璃窗。牛喝的是自来水,牛槽旁按有自动饮水器,形状像个水瓢,牛的嘴伸到瓢里一碰,水就哗哗地流出来了,他一抬头水就不流了。畜牧场里挤牛奶的工作,已经电气化了。每一个挤奶的女庄员,管理二十六头奶牛。掌管两架自动挤奶器。使用这种挤奶器,一分钟可挤一公升。每头乳牛一年可产奶五千三百二十二公升。一头牛有两千四百八十斤重。

幸福的苏联农民

农业集体化、机械化给以联农民带来了幸福的生活。集体农庄有商店、澡塘、俱乐部、托儿所、学校和医院,真是应有尽有。他们的房子是木头的,也有两三层的楼房。我们所访问的几个集体农庄,除了“斯维尔德洛夫”集体农庄因为离城市较近,使用城里的电以外,其他的农庄都有自己的发电厂、庄员们家家都有电灯。农庄的街道,都是很宽的铺着石子的大马路。每小农庄里都有很多汽车。如“黎明”集体农庄光大汽车就有十五辆,卧车有两辆,庄员们集体进城看戏都是乘着农庄的大汽车。至于庄员有自行车的那就太多了,光“黎明”集体农庄就有五百多辆。

我们在集体农庄里参观的时候,曾访问了很多的庄员家庭。从他们屋里的陈设来看,那真是漂亮得很,柔软的钢丝床上铺着洁白的床单,屋里有各种鲜花,还有扩音器和收音机,有地毯,有满架的书籍。他们吃的是牛奶、面包、糖和肉等,穿的是漂亮的花布衣和毛织品料子的衣服。“黎明”集体农庄有一位老农妇告诉我们说:“十月革命前,全村只有两双皮鞋,那时姑娘们出嫁时,必须借了别人的皮鞋去参加婚礼。而现在穿皮鞋已是微不足道的事了。”

我们所看到的苏联集体农庄的庄员们,都是很有文化的人。“斯大林”集体农庄有一个十一年制的中学,两个八年制的学校,一个四年制的小学,庄员的子弟上学都不花钱。另外农庄里还有一个藏书五千册的图书馆。庄员们有参加政治小组学习的,还有专门研究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小组。农庄里还经常学行政治、经济和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讲座会和报告会。“黎明”集体农庄。在十月革命前,只有两家订着报纸,而现在全村七百多户,家家都订着报纸。“斯维尔德洛夫”集体农庄虽然小(全庄一百三十四户),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学校、图书馆和俱乐部等。他们一星期放映四次电影,两次给大人看,两次给小孩看。庄员们还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了舞蹈、歌唱、体育和戏剧等小组。集体农庄庄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正随着苏联的共产主义建设的成就日益提高。

幸福的生活那里来

苏联农民为什么能够过这样幸福的生活呢?这是由于苏联农民认真的实行了苏联共产党所规定的集体化政策的结果。因为只有集体化才能大量使用机器,用科学的方法经营农业和畜牧业。没有农业的集休化和机械化,要获得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根本不可能的。

“斯大林”集体农庄主席告诉我们说:在农庄成立以前,这里是个非常贫穷的山区,农民们一家一户分散在山沟里,用镢头在乱石山岗上开垦一小块一小块的荒地,除了出产一点苞米以外,再也不出别的东西。农民们一年到头全靠吃苞米和野菜过日子。一九三0年这里的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集体农庄,这才开始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现在农庄的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垦了很多荒地,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果木树,开辟了大批的茶田,产量也大大地提高了,庄员们的收入增加了,大家都过着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集体化的优越性,使以往站在一边观望着、怀疑着、不肯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民,也纷纷要求参加集体农庄。我们在“黎明”集体农庄参观时,曾向一个名叫阿古利奇的庄员问道:“组织起来有什么好处?”他指阒屋里的电打、钢丝床、收音机等等对我们说:“过去什么都没有,现在什么都有了,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给我带来的。”

苏联集体农民用自己的劳动建立了幸福的生活。今天,在十月革命节三十八周年的时候,我们预祝他们在未来的共产主义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猜你喜欢

农庄黎明苏联
黎明之光
黎明之子
美若黎明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农庄
休闲农庄的“2.0 时代”
黎明
农庄里的羊圈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