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璋是怎样在学生中间进行学习纪律教育的
1954-08-29
刘元璋是中国少年先锋队上海肇周路小学队部的总辅导员,在上学期开学初期,这个学校学生的学习纪律是很不好的。学校行政要求少先队能够配合行政,团结和教育全体同学,自觉地遵守学习纪律。但是少先队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工作呢?刘元璋在当时还很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深入下去了解情况
在开始进行这项工作时,刘元璋首先采取了重点深入的办法,调查了四、五、六年级三个不同程度的班级的情况,结果发现纪律松懈在各个班级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六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大,似懂非懂的问题多,他们误认为级任老师上的课是“主要课”,上课时要安静;科任教师上的课“不重要”,上课时可以闹。五年级的孩子很好玩天上课时心裹老想看到“大世界”去蹓跶,踢小皮球。四年级的孩子不太懂事,常因一件小事吵架,拉拉扯扯去报告老师。上课时也常常把小手一举:“报告老师,×××推我!”经验差的教师有时因处理不当,就很易引起全班的秩序混乱。调查结果,使刘元璋了解到,要搞好学习纪律,少先队各中队必须根据各班级不同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教育。
从教育学生热爱功课着手
学校里共有十个中队,工作是复杂而又细致的,如果一般化地进行领导,工作就会无法开展。所以刘元璋感觉到有必要深入一点,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树立榜样,以推动其他中队的工作。于是他就深入到第三中队。
在第三中队里他发现孩子们在某些课上很守纪律,在另外一些课上秩序就很乱。其中特别是地理和音乐课的纪律最坏。孩子们对这些功课却不感兴趣。他们认为:“音乐课是副课,不及格也不合留级。”“老师总说音乐好听,但我们听起来一点也没意思。这不过用嘴巴乱叫一阵罢了。”“我将来做工人,学音乐有啥用?”孩子们一谈起地理就说;“老是物产和交通,搞不清楚。将来我又不到这些地方去。”遇到老师查问作业,他们就推托“昨天肚子痛”“妈妈叫我做事,来不及做功课”。
问题是更明确了,很显然,要解决问题除了帮助老师们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必须做些工作,提高孩子们对各门功课的认识和兴趣。于是刘元璋跟中队辅导员研究好办法,决定先从音乐课着手。他们收集了一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兴趣的书籍和材料,如“已经一百二十六年了,为什么大家还热爱只多芬呢?”“代国歌的作曲者——聂耳”“斯大林和青年音乐家的故事”等,请求班主任和音乐教师在晨会和课堂上讲给孩子们听,以解除孩子们对音乐有无用处等怀疑。同时组织了一次歌唱比赛的“音乐晚会”,并邀请民歌合唱团参加。会前孩子们练习得很起劲,情绪很高。音乐晚会上还邀请了其他各中队辅导员和科任教师来观摩。
歌唱比赛开始了。每个小队的人都认真得很。连平时最顽皮、最不守规则的孩子也一本正经。音乐老师兴奋得拉住刘元璋说:“如果在音乐课上能像现在这样守纪律就好教了!”比赛后,由民歌合唱团指挥给大家发奖。他说:“为什么大家今天唱得这样好呢?主要是因为事前练习得认真。所以要歌唱得好,就得在学习时专心。假如有一个人不留心,整个的歌曲,就会遭到破坏。”这些话切中了实际情况,孩子们很不好意思地微笑着。民歌合唱团指挥又说:“音乐能鼓舞人的爱国热情,解除劳动后的疲劳,使人们生活得更有兴趣。”为了证实这些,合唱团还唱《东方红》和《歌颂毛主席》。唱出来的音调如万人在欢呼。会后,许多队员都围住了合唱团问长问短:“你们怎样练习的?”“我们也能唱得和你们一样好吗?”
孩子们要求学好音乐的情绪感动了前来观摩的中队辅导员。第九中队的辅导员陆兰芳问刘元璋:“这样做,能培养孩子们的自觉纪律吗?”刘元璋点点头。陆兰芳又说:“早知这样,我又何必等待办法呢!”
经过这次教育,再加上音乐教师教学有改进,第三中队以前上三节课唱不会一支歌,现在不到两节课就能唱了。如果有谁不过守纪律,其他的孩子就会来制止他。孩子们还自动地组织了“贝多芬合唱团”。同时由于孩子们对音乐课看法的改变,上其他的课程,纪律也有了好转。
为了更加付出已有的经验,刘元璋又帮助第三中队组织了一次在五年计划建设的第一年,假想旅行全国的活动,藉以提高孩子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这次活动,得到地理教师和其他教师的热情协助。“旅行”前,中队辅导员向大家讲述了旅行家的故事,详细地指导孩子们怎样按照地图前进;并且还介绍了祖国随着五年计划建设而出现的新面貌。孩子们就好像真的要去旅行一样。中队还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首先出发到迪化去的三小队,在出发时,辅导员还叮嘱他们:每星期必须写一封信
回来报告旅行情况。
从旅行开始,在教室内外挂着的全国大地图和墙报受到了大家的热烈关心,下课后,总有一事孩子在地图旁谈论着:“好家伙,迪化五月气候怎会这样冷?”“第二小队走得太慢了。”……有些小队队员还经常到图书馆去阅读有关的图书和报纸,选购风景片和建设照片。
在短短的一个半月中,孩子们获得了很多知识,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来上地理课,注意力很集中,也不再不交作业了。
引导队的组织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有一次刘元璋和辅导员们发现孩子们有抄袭作业的行为。经过研究,他们认为对孩子们的偷窃、抄作业等行为,不能轻易放过,应该引导队的组织来重视这些事,应该引导队的组织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因此,他们首先在第三中队墙报上展开了一次“抄袭作业是少先队员所应有的行为吗?”的讨论。墙报陆续收到好多批评和建议。最后,有抄袭行为的学生写条子给中队部,承认了错误,并表示要学习卓娅勇于改过的精神。抄袭的行为得到了批判,公众的定论,在队员中形成后,队员也就能自觉的遵守纪律了。
正确诱导孩子们的兴趣
秋六甲有十二个个子高、力气大、坐在最后一排爱闹的队员,大家称他们为“十二金刚”。中队长劝他们,不听,还说;“你管不了我”。队员们把这情形告诉了刘元璋和中队辅导员,他们立刻就进行了解研究,为什么他们要这样闹呢?于是,他把十二个孩子找了来,问道:“你们说,中队举行什么活动好呢?”他们都快活地说:“我爱踢小皮球。”他发现了孩子们的这一共同兴趣,马上就抓着这一环进行教育,他说:“踢小皮球是很好的运动。可是,像你们这样:成天踢球,打碎玻璃,撞倒小孩,多不好。为什么不组织一个小球队呢?订个小球队公约。”“十二金刚”一想这倒不错,就同意了。后来,刘元璋就找了中队长研究,订了成立小球队的计划;全中队给他们做球门,女同学当拉拉队,中队每星期替他们向学校借一次场地让他们赛球。小球队就这样成立起来了。他们还当了中队的运动选手。“十二金刚”可真高兴,赛起球来更加起劲。并且,他们感到中队长和辅导员真好,以后可要听他们的话了。慢慢地他们变好了。有一回,同班王道秉的脚生了冻疮,他们就自愿地提出:“我们是中队的选手,我们每天轮流去背他。”
重视日常的培养教育工作
刘元璋从实际工作的锻练中,还逐渐体会到要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就必须关心和了解孩子们的全部生活,必须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们进行培养教育。在这方面,他的工作也是有一些成绩的。
如有一次小队长陆秀珍没来上课。刘元璋就和中队辅导员研究,并且找了副小队长了解情况。副小队长回答不出。他就启发他应该关心同志。第二天副小队长就着急地跑来告诉刘元璋:“陆秀珍的弟弟病得很残害,妈妈要上工。姐姐上中学耽误了功课不好补。她就只好留在家里看护弟弟。”听了这情况,刘元璋又进一步诱导副小队长学习怎样帮助同志,让他去找小队同志商量。结果十三个队员都要求帮助陆秀珍补功课。最后由中队部决定叫住在陆秀珍家附近的两个队员去担任这工作。这两个队员平时功课不太好,但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志,他们学习时就更专心,每天回去非常负责任地把所学的告诉陆秀珍。并把她作的习题带来交给老师。两星期后陆秀珍来上学了。她功课一点没拉下。同学们都很高兴。她自己也感动地说:“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把小队工作做好。”从此,这个小队形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带动了其他的孩子,获得了“友爱小队”的称号。
另一次,某班下地理课的时候,老师让级长将地图挂在教室里给大家参考。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个同学喊着:“挂到后面墙上”。每个孩子都嚷起来:“挂到我这里”,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甚至闹到拒绝挂地图。中队辅导员发现了这件事后,就和刘元璋研究,应该如何抓着这个看起来很小、而实质上是个人与集体关系的问题来进行教育。他当时分析:这并不是每个孩子的真心意思,而是不服气,起哄,我们应该通过积极分子,带动大家来讨论一次“地图应该挂在那里”,并且请地理老师在下次上课时,讲解南极州如何发现的故事,以教育孩子们为大家服务,热爱集体。然后再经过孩子们自己讨论,大家端正了看法,在孩子们中间形成了一种个人服从集体利益的公众舆论。地图也就提到最显目,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地方。
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刘元璋所以在工作中能作出成绩,是和他热爱工作、热爱学习分不开的。他在解放前在肇周路小学当会计员,对教学是没有经验的。但在党、团教育和培养下,他逐渐明确了培养教育新的一代的重要意义和目的,于是,他就决心从头学起,做好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他除了任辅导员外,还每周兼四百五十分钟的课,工作是很紧张的。但是,他从来不放松学习。除了学校规定的时事、政治学习外,他每天规定了半小时到一小时学习教育理论,一直坚持到现在。他所阅读过的书如:《同志们和你在一起》《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少年们》《刘胡兰小传》《论苏联道德教育》《论共产主义教育》《苏联初等教育》《教学方法》……等,都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同时,他还善於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深入孩子们生活中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请教学校行政,参考有关文件,同中队辅导员商量,并且及时将辅导员同志创造的点滴经验加以总结。刘元璋除了自己努力学习和工作外,还经常主动地帮助其他辅导员熟悉业务。如在开学初期,有些新辅导员不熟悉业务,他便组织了一些观摩活动。他不仅帮助本校的同志,其他学校的辅导员来和他交流经验,他都亲切地认真地回答他们。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作少年儿童工作的同志向他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