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找轻松的生活!”
1954-08-29徐本炫
徐本炫
二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登载着这样一则通讯:
“二十二日深夜,莫斯科人在喀山火车站热烈地送走了第一批志愿去开垦新地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他们告别了首都,出发到阿尔泰边疆去。这些拓荒者中有许多先进的工人,能干的工程师和青年团的积极分子。……
随着这第一列火车之后,莫斯科将有更多的人志愿到北哈萨克、西西伯利亚、南乌拉尔等地方去开垦新地。……
几天来,莫斯科已有一万二千五百人,乌克兰有一万人,白俄罗斯有近千人,全国各地共有二万五千以上的青年团员申请去开垦新地。……”
这篇短短的通讯,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因为在这里面,我们再一次从苏联青年的身上,学习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首先,我们在这里又看到了苏联青年深刻地懂得一个真理:共产主义的幸福生活,是建筑在劳动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们热爱着劳动,热爱着共产主义的建设事业。当苏联共产党中央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提出开垦东部和东南部新地的计划,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们,就响应了党的号召,发起了到边疆新地去拓荒的运动,不到几天之间,各地青年风起云涌,成千成万的参加。如果没有对祖国对共产主义建设强烈的爱,没有巨大的劳动热情,这是万万办不到的。
说起共产主义,有些人就往往以为:到了共产主义,人人都吃得好,穿得好,只享受,不劳动。对共产主义有这种片面理解的人,对於今天苏联青年这种光辉的行为就一定不免有些惊奇,他们会怀疑:“苏联今天的生活不是很好了吗?为什么还要去垦荒呢?”是的,苏联是正在大踏步地向共产主义迈进,苏联人民的生活是够丰裕了,但是他们知道:要使大家生活更富裕,更美好,社会生产更发展,就要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不战地向自然进行斗争,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东西,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来不断满足人民生活的最大需要;倘若大家都只愿享福,不好劳动,共产主义的幸福生活就会失去基础,社会就会停滞不进。
正因为苏联人民和苏联青年在列宁斯大林的教导下,懂得了劳动创造幸福的真理。所以,一九二0年当年青的苏维埃共和国处於国内战争的艰苦年代的时候,莫斯科——加桑铁路工人就发起了“共产主义星期六劳动”,许多青年团员和青年们,利用星期六和星期日完成各种任务,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如收集废铁,修理道路,装卸火车,砍伐木材以及修理校舍等等。当时许多人不重视这些平凡劳动,但列宁曾热情地称赞过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称它为一个“伟大的创举”。在一九二九年,当苏联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年代里,国内各地展开了大工业建设的热潮,勇敢的苏联青年就热烈地响应着党和斯大林的号召,参加了社会主义巨大冶金业——马格尼特哥尔斯克工厂的建筑。这里的第一批建设者都是青年团员和青年。他们来到不毛的荒野,在旷野上建立工厂并为自己盖造宿舍。他们住在板房中,睡在木板上,而且不是经常能够吃得饱。他们要冒着冬季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敷设洋灰。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住这些热情的建设者。他们终於以飞快速度,建设起了这座雄伟的工业基地。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有数百名青年团员又远涉到黑龙江上的偏远村庄别尔姆斯克村,以英勇顽强的劳动,建成了一座美丽的东方工业城市——“青年团城”。在共产主义建设中,我们从波列伏依的短篇小说“斯大林时代的人”中,巳经熟悉了许多苏联青年共产主义建设者的英雄形象:例如在工地上刻苦钻研技术、渴望创造功动的女电焊工玛莎和卓娅,走出学校、独自跋涉到伏尔加河畔坚持要求参加第一批共产主义建设的见习生康士坦丁,对未来充满着理想和自信的青年混凝土工作队队长格利高利,热情地克服着工地困难的青年女工程师郭瓦廖娃,……现在我们又从报纸上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苏联青年,响应着党的号召,争先恐后,到东部和东南部去开垦处女地。热爱劳动,在劳动上发扬首创精神,这是苏联青年的光荣传统。
从这些苏联青年拓荒者的身上,我们还看到了苏联青年为了建设共产主义,为了创造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因而不怕艰苦、不畏困难的勇敢精神。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出发开垦的青年团员们给全苏联青年的信中说得好:“苏联男女青年从来不找轻松的生活——我们共产党就是这样教养我们的。”我们可以想像到:这些热情的青年人,响应着党的号召,离开了他们习惯的工作、熟悉的亲友、舒适的生活,而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去开垦,去把荒漠变为良田,当然会碰到许多困难,在生活上要忍受大大小小的艰苦。如果一个只想过轻松的生活,留恋温暖的家庭的人,一定会把它视为畏途。只有看重人民幸福,不计较个人得失、疾苦,敢於向大自然作战的人,才会对这种创举发生无限的响往。
或许有人会说:“你说得不对,苏联青年到边区去垦荒,使用的都是机器,还有什么苦呢?”是的,谁也不否认苏联今天的劳动条件是很好的,报纸上也明明载着这次垦荒要使用数以千计的拖拉机、播种机、卡车……。但是我们如果把向大自然进军、大规模开拓荒野的共产主义建设工程,了解为只开开机器坐在沙发上按按电钮,那就是天大的笑话。要叫荒野成林,要在平地上建起巨大的工厂,要开凿运河,绝不是垂手可得,它需要人们披星戴月,饮风宿露,用辛勤的劳动去换取。
在这里,最重要的问题不仅在於我们应该认识建设共产主义仍然有许多艰苦,而更在於我们应该学
习苏联青年把贪图享受看做是可耻,把为建设共产主义而艰苦地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认为是荣誉的事业,光荣和豪迈的事业。在《斯大林时代的人》一书中,有一个短篇《给后代的信》,描写着三个伏尔加河-顿河运河的青年建设者,在他们想写一封信给后代的公民们的时候,女电焊工人娜佳·鲍勃罗娃说过这样的话:“战争的时候很困难,就是现在有时也不轻松,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虽然困难,孩子们,咱们却是在开辟道路呢!最初几个共产主义建筑物是谁修造的?是咱们。是谁挡住了灼热的风?是咱们。改造气候的工作是谁开始的?是咱们。是谁使那些大河往回流的?又是咱们。第一个踏进共产主义社会的又是谁呢?孩子们,那也是咱们啊!是咱们!”这段话,是充满着多大的劳动的自豪感啊!这是只有把劳动认为是荣誉的事业、光荣豪运的事业的人才能有的自豪感。在这次苏联青年出发开垦荒地前,以马林科夫同志为首的苏联党和政府的领袖们还亲自出席了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欢送大会。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还在会上发表了演说。从此也可看出,苏联党和政府对於苏联青年的这一光荣行为是如何的重视。
苏联已经开始向共产主义迈步,苏联人民和青年已经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他们尚且不贪恋轻松生活,勇敢地去向大自然宣战;我们刚开始建设,就更没有理由贪图享受。要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劳动。我国到处正在开展着如火如荼的建设,到处正在兴建厂房,架设桥梁,开拓新地。青年朋友们,我们是未来幸福生活的创造者。第一批社会主义的宏伟建设,将在我们双手劳动中矗立起来,我们是多末值得骄傲和自豪啊!在我们中间已经出现了许多英勇劳动的生产革新者,但是,可惜还不是每个青年人都已经自觉地看到自己劳动的伟大意义,看到社会主义是要靠辛勤劳动来建设的。我们中间还有不少这样的人,当他想到社会主义的理想的时候,不是想怎样亲手去做平凡、艰巨的工作,面是天天扳指头:再过多少多少年,就可享受幸福了。我还听说某地,有一批高小和初中毕业的学生,被派到某工厂当技术工人,参加一项巨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工程,这是怎样光荣的劳动动业啊!但是他们却不愿意当工人,怕劳动太脏、太累;有些青年带着美丽的幻想到建设工地,然而当他们看到工地上要睡帐篷,宿舍很拥挤,吃饭要排队,看不到电影,而且有的还要爬山越岭,野行露宿,他们就怨不绝口,多用挑剔,埋怨组织照顾不周。有些农村青年不安心农业生产,认为搞农业生产太苦,没有前途。有的知识青年甚至错误地把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认为是可耻的事情。朋友们,在我们的面前,已经闪露出社会主义的壮丽曙光,但我们的生活的确是远非轻松、闲适的。多少困难等待着我们去克服。要想贪图逸乐,寻找轻松的生活,社会主义是建设不起来的,反而只会拖延了幸福日子的脚步。我想你们都一定能理解加里宁的话:“两者中只能选择一种:或者我们去建设共产主义,或者我们只在口头上说共产主义,而实际上却慢慢吞吞地,——如果可以这样说,——简直是歪歪倒倒地,又打呵欠,又伸懒腰,这样向共产主义蠕蠕而前,欲进不进。但是,大家要知道,这样向共产主义走去是很冒险的,这样可能过份迁延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时日。”毛主席号召我们加紧学习苏联。我想,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的先进理论和科学技术,而且还要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忘我劳动的气概。朋友们,学习苏联青年的榜样吧,让我们清除残留在我们身上轻视劳动的思想影响,建立新的劳动态度,不要贪图轻松的生活,在各个岗位上付出更加辛勤的忘我的劳动吧!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的幸福日子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