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斯科游记(一)

1948-08-16张凡

中国青年 1948年4期
关键词:布拉格莫斯科苏联

张凡

本文是一九四七年出席世界青年节的中国代表在大会闭幕后到苏联参观游览的日记

八月三十一日

五点钟起来,马上就准备走,布拉格(注一)的早晨已经很冷了,我穿上了所有的衣服、毛衣、毛裤、大衣。坐汽车到飞机站去,住了一个月的布拉格,别了还有些眷恋。到站还很早,等飞机等到八点钟,买了一盒布拉格的照片,地方已经熟了,看看照片倒也觉得亲切。

这是苏联的飞机,据说是上等的,斯大林元帅和哥特瓦尔德同志(注二)等,都是使用它来往的里面有沙发、床、桌椅等,我们都很高兴。

天气不好,飞机老在云层里穿来穿去,上下的波动着。下午五点半到莫斯科。

苏联人民的组织性我们怎能不佩服!动身以前我们托出席大会的苏联青年代表团打个电报关照了一下,飞机刚一着地,就看到林娜和另一个女同志在等候了,她们叫汽车又送我们到上次住过的那个大都市旅馆里去。林娜是个很好的苏联姑娘,上次她送我们到布拉格,路上帮忙许多事,现在她已经是熟人似的招呼我们了。她会说法文,也会一点英文,她告诉我们九月七号是莫斯科城的八百周年纪念,现在正准备着庆祝。我们坐在厅房里谈,又来了一个蒙古同志,一会儿俄、英、法、中、蒙几种话都来了,可是总还说不很通,我想:坐在跟前的这位二十四岁的女孩子,和那位菱形面孔的蒙古同志,我们之间,言语不通,把我们隔开来,但思想情绪都是一致的。

住在两个房间,我们四个人的较大,设备很堂皇,有浴室。

九月一日

上午去青年反法西斯委员会,代理主席拉古斯基同志接见我们,商量了我们参观的内容。她答应可以帮我们买些书。有一个专管远东问题的女同志,可以说几句中国话。一进门她就用中国话说:“同志们你好!”出来时又说“再见!”

午后开始逛莫斯科全城,青年反法西斯委员会派那塔沙同志陪我们,坐了一部斯大林汽车工厂新出的最漂亮的汽车,它的车头上镶着一只玻璃的红旗,里面有表,无线电。还有电火,可供你吸烟,一切都是很讲究的。从旅馆出发,经过国家大队院,穿过红场,走在莫斯科河的岸上,有部长会议厅及莫斯科大板店,对岸克里姆林宫里面高耸着最高苏维埃会议厅,远远地望见克里姆林宫的后面有列宁图书馆的大楼。经过工人居住的楼房区,就到了高尔基文化公园,远远地可以看见沿河的地方,阵列着缴获德寇的武器。车沿着环城公路,从运河(莫斯科河通伏尔加河)大桥上走过来,又看见了克里姆林工厂,沿路都是新建起来的高楼,少数旧的二层楼在这里已显得特别矮小了。经过一个暴动广场,这是一九零五年第一次俄国革命时群众暴动的地方。旁边有动物园,再走就到了有名的马雅可夫斯基广场了。然后我们从莫斯科最热闹的高尔基大街走下去,看见了堂皇的商店,夹道的树林。二国外长开会的楼房就在一直下去的列宁格勒路上。又经过儿童运动场,莫斯科运动场,航空学校,穿过环城铁路,我们走到了一个运河的大码头。

高耸的塔尖上嵌着一个巨大的五角星,下面是一座雅致的楼房,码头就在楼的后面,五条大轮船泊在那里,平静的河水在缓缓地流。站长领我们在一幅巨大的运河地图前面讲解,那是用玻璃和硬纸等做的,重要的地方也是红蓝的玻璃里面嵌着小电灯。这条运河是联系莫斯科河和伏尔加河的上游的,全长一百二十八公里,它的任务除了便利运输之外,还要供给莫斯科的用水。所以它用电力把水从伏尔加河抽上来,引到高出海面一百六十三公尺的地面上,流进莫斯科东北的蓄水池里,供给全市用水。这河是在一九三二年九月动工的,一九三七年七月才完成,河宽八五·五公尺,底四六公尺,水深五·五公尺,可容一千五百到两千吨的大轮船航行,我们看见的那大船,每小时可以走十七到二十公里。从前这里本是一块荒地有一个烧砖的窑,第一到第二个五年计划中间,苏联人民在这里建立了这个码头,并挖起了三十二万万立方尺的泥土,建筑了三百万立方公尺的钢骨水泥,使用了一万万块砖。修成了这个有名的运河。它是用电力抽水从低到高的,所以沿河有八处电力抽水的装置,此外还有十一处铁路桥梁,十二处公路桥梁。

码头里面设备很好,有旅客休息的地方,特别还有个码头托儿所,以便附近的母亲们若有事进城去几个小时,可以把孩子交给这里的保姆代为照顾,从城里回家时再把他领走,楼底下大厅里高悬着十六个加盟共和国的国徽,伟大的斯大林的塑像,慈祥的注视着来往的人们。

回来时有蔡畅同志的女儿特特来看我们。这里有不到二十个中国学生,伊凡诺夫城区有五十来个。大部分是学工程的。特特的哥哥蔡博再有一年就在钢铁专门校毕业了,他得到了斯大林奖学金,全校只有四五个人得奖学金的,他就是一个。苏联大学生全是公费,这些中国学生从学校领三百卢布公费,另从红色救济会领二百个,还有面包、牛油、肉、衣服等等。在过去的的时候,中国同学们就凑到一块吃顿中国饭。

黄昏时去逛了一下高尔基大街,看见了马克思列宁大学和莫斯科市苏维埃。马克思列宁大学前面有一座很大的喷泉,五色的电灯安在水池里,丈余的泉水时刻在变换着红绿黄橙的色彩。

里大商店全是国营的,小的零售物品店多是合作社。私人的买卖,基本上没有了,有的只是集体农场的农民们,多少有一点剩余物品时,拿到市场摆个小摊卖一卖。一般人都从自己工作的地方,领有一定的购物的票,这样便可以用较

低的价钱在一定的商店里取得物品。自由买卖也存在,但是价格就相差很多,这是因为战争的影响,物资不足以供自由买卖的关系,听说不久就要废除这个限制了,有的说在莫斯科八百周年纪念之后就可以实行,大概这是今年秋季签收和战后日常用品生产提高的缘故。(未完)

注一:布拉格是捷克斯拉夫京城

注二:哥特瓦尔德是捷克斯拉夫共产党总书记

猜你喜欢

布拉格莫斯科苏联
莫斯科第一届宠物狗节
崛起,莫斯科大公园
车“游”
不怕贫穷的布拉格
布拉格之旅
第三只眼看莫斯科
布拉格之春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