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搜索
名作欣赏
2011年3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本期策划 2010文学记忆
这个文体还是让人如此着迷
——2010年中篇小说现场片段
沉静中的悄然生长
——2010年中国诗歌观察
消失·记忆·在场
——2010年散文的一种回顾
小说纵横
吝啬作为一种人性的背后
——读铁凝的《1956年的债务》
从六六《心术》看社会问题的文学救赎
时代“硬伤”与阅读“洁癖症”
——论《素年锦时》的超越与局限
土地上的孤独与传奇
——浅析《缱绻与决绝》的土地情结
乡土的颓废与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读方英文的《后花园》
经典文本中的“话语”真相
——从“话语”冲突角度解读《剪辑错了的故事》
《摸彩》中的叙事陷阱
从依利加雷的女性谱系看露西的女性命运
赫克托尔的父亲隐喻
——凯斯特纳早期小说中的“代父”形象分析
超越界限
——析《金融家》的主题意义
多元对话昭示的觉醒之旅
——析《觉醒》中“声音”的表现力
双面肖邦:重复与逻辑悖谬
解析三位男性在艾德娜觉醒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读《觉醒》
川端康成的“完美”之死
浅析《雪国》的文化恋母情结
《春琴抄》主人公形象塑造的矛盾对比
马里尼昂神甫的觉醒
——莫泊桑《月光》中的铺垫艺术解析
主观还是客观
——《变色龙》叙事学分析
对人存在状态的探测
——《玩笑》中的路德维克的悲剧宿命解析
麦卡锡小说《路》中的生态伦理观
浅析《裂缝》中的诗性智慧
论《猎人笔记》中的自然景物描写
温柔夜色下的暗流涌动
——解读《夜色温柔》中的两个女性形象
道德困境下的自我审判
——《堕落》阐释的道德问题及反思
儒家伦理的婚恋观与《边城》的爱情叙事
“拜金主义”并非都市伦理的专利
——汪曾祺等人小说的伦理叙事研究
诗文品鉴
从“生活的低处”展翅飞翔
——李轻松诗作印象
论打工诗歌对借居城市的苦难表现
反思内战祈祷和平
——麦尔维尔《夏伊洛安魂曲》解读
《一个老人的冬天夜晚》中的隐喻所示
庞德的意象世界
探析T.S.艾略特荒原之多元融合
论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的隐微艺术
论叶梦得笔记对宋代三教合一社会思潮的反映
跟随余秋雨心灵的脚步一起舞蹈
——解读余秋雨的《心中之旅》
散文文体的“立”与“破”:“新散文”文体探索力度
戏剧论坛
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
——试析金湘先生的歌剧《原野》
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
华文视野
《中国佬》和华裔美国感性的女性主义修正
华人版“美国梦”国家神话的反思
——读《典型的美国佬》
失落的自由秩序:《流浪者》的个体叙事
北美新生代华裔女作家的自我书写
华裔作家的家园情结
——解读谭恩美小说《接骨师之女》
当西方与“他者”正面遭遇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沉没之鱼》
文化的杂糅
——解读《落叶归根》与《中国灰姑娘》
求同寻异
理性的浪漫与现实
——《赌窟里的花魂》与《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之比较
道不尽的“苦难”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余华作品苦难主题比较
古典报请表与现代报请文书之比较
《呼啸山庄》与《荒原与人》中“荒原”意象比较
学林漫录
论五四女性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悬崖边上的独舞
——论“个人化写作”思潮
艺术广角
润格里的人格
从题跋看王铎的山水画思想
审美心理·文化转型·关系反思
——三维视阈中的《2012》
从中国电影史看音乐文化传播
百家茶座
《小团圆》二题
——兼与袁良骏先生商榷
编读
我们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