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学报
搜索
地球学报
2012年1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Ⅰ 快讯
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Ⅱ “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专栏
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勘查系统研发进展
VII 快报与信息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建设
中国地质科学院董树文研究员被评为“2011年中国科学杰出创新人物”
我国首台万米科学钻探钻机问世
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陈安泽出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智库专家
中国地质科学院杨经绥研究员被选为美国地质学会会士和美国矿物学会会士
《地球学报》封面设计理念及“封面故事”特色
《地球学报》2010年影响因子1.215
《地球学报》第四届编辑委员会
《地球学报》编辑部成员名单
Ⅲ 综述与进展
世界首座海洋观测网体系
——加拿大“海王星”海底观测技术
IV 研究与调查
广西大黎铜钼矿石英二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东天山四顶黑山层状岩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安徽寿县新元古界一个滑塌-滑脱软沉积物变形复合构造的发现及地质初探
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地质综合评价及勘探目标优选
青藏高原湖泊遥感信息提取及湖面动态变化趋势研究
云南龙江特大桥滑坡稳定性及不利因素分析
V 技术与方法
分形滤波技术在新疆黄山-镜儿泉镍铜成矿带中的应用
服务于大型综合地学科研项目的在线数据支撑平台
VI 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
岩溶天生桥纵向分层旅游开发方式
——以重庆黔江蒲花天生桥群为例
世界遗产
——四川黄龙钙华景观退化现象、原因及保护对策分析
快报与信息
封面故事
泰国北部三叠系Lampang群doi Long组的有孔虫组合与沉积环境
日本西南部四国增生复合体中的锰矿分布
伊朗中部原特提斯残余的评价及构造环境:据地球化学研究
菲律宾Zambales蛇绿岩套的再研究:对其特提斯来源的启示
泰国东北部猜也奔府Noen Sa-nga地区Yasothon土壤剖面中的澳大拉西亚玻陨石
印支地体泥盆纪牙形石、放射虫和竹节石组合
泰国北部中三叠世放射虫硅质岩及其地球化学和沉积环境意义
白垩纪−古近纪古生物地理区的变化与印度和亚洲的碰撞
特提斯喜马拉雅多重基性岩浆事件:追溯新特提斯洋的生存时限
洋盆封闭后我们有时所忽视的东西:以澳大利亚东部的显生宇为例
晚古生代冈瓦纳的演化:长逾13500 km的基墨利超级地体的裂离及其向亚洲的漂移
缅甸Tarlay 2011年地震与古特提斯缝合带的活动构造
难府缝合带:航空地球物理结果
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多个二叠纪基性岩及一个古特提斯海山的初步古地磁结果:对模拟东冈瓦纳晚古生代裂解的暗示
蒙古中部巴彦洪古尔蛇绿岩带乌兰布拉格新块状硫化物矿床
黑濑川地体源于亚洲大陆东缘何处?
泰国北部Inthanon带混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碎屑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古特提斯消减和汇聚的启示
西南日本黒濑川带的解剖:晚二叠世和早侏罗世增生混杂岩的构造-地层学与浅变质作用
伊朗南部高扎格罗斯浊积放射虫岩亚带的放射虫地层学
藏南定日地区晚白垩世−古近纪地层和盆地演化:对印度和亚洲初始碰撞时间的暗示
台湾东部海域花东盆地的地质特征: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新特提斯洋残余?
西南日本秋吉带石炭系高山(Ko-yama)灰岩群的褶皱构造
西南日本秋吉带石炭系高山(Ko-yama)灰岩群的石炭纪(Visean – Moscovian)牙形石序列
从中国西南及邻区看亚洲形成过程
北吕宋岛菲律宾活动带蛇绿岩及其上覆浊积岩的放射虫研究新进展
泰国东南部Rayong省Klaeng地区的中−晚泥盆世放射虫
泰国北部Inthanon带外来硅质岩块的中、晚二叠世放射虫:对与古特提斯消减有关的混杂岩形成时代的约束
越南东北部Cat Ba岛泥盆系-石炭系过渡层的初探
泰国近岸古环境Toarcian-Aalenian期风暴沉积初探
东构造节的伸展和折返:泰国北部裂谷的重力信号
蒙古国含煤盆地的地质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