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运营师,让乡村焕发新生

2025-02-19依江宁

风流一代·青春 2025年1期
关键词:苏家萤火虫理想

近几年,“乡村运营师”这个新职业火了起来。在不同地方,乡村运营师有着不同的称谓:广东有些地方称之为“乡村管家”,安徽、浙江将其叫作“乡村CEO”,还有一些地方则称“乡村职业经理人”。2024年8月,浙江宁波市奉化区西圃村、岩头村等7个村面向全国公开招募乡村CEO,入选者最高可获得400万元奖励,一时引发热议。乡村运营师运营什么?他们又能为乡村带来什么?

圆梦乡愁

乡伴苏家理想村位于南京城郊,白鹭湖畔。这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出门即见满目苍翠的青山,漫步就可望到幽静的白鹭湖光,野鸭戏水,鸟叫虫鸣,白墙灰瓦,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谁曾想到这里曾是一个废弃的村庄,在乡村运营师温莹和团队努力下,房子还是那栋房子,树还是那棵树,但产生了一种新的裂变。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村庄便热闹起来。这里有房车营地,游客们体验采摘、烹饪,畅聊人生;可以在碧绿的湖面上体验皮划艇带来的刺激;可以去垂钓中心,安静地沐浴着暖阳,等待收获的惊喜;当然,还可以去充满浪漫情调的咖啡屋,坐在全景落地窗前享受整片湖光山色。

在2016年之前,乡伴苏家理想村还叫“西毗苏村”,由于村民整体搬迁,整个村子都空了。温莹正当三十而立的年纪,从南京林业大学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后,从事过十多年的户外广告工作,喜欢旅游的她决定转行到文旅,加入南京乡伴苏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刚刚起步,前期主要为文旅景区做配套设计。南京江宁区秣陵街道打算引入社会资本改造西毗苏村,将闲置资源盘活,做成田园综合体,邀请公司的设计师团队去考察。

温莹和共创团队来到村子,立即被眼前美丽的自然环境吸引住了,“有山有湖,光是看着就心旷神怡。”“山水资源真好,在每个高低的角落都有独到的风景,离市区还近,开车回城也不过半小时。”温莹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每年暑假,跟着妈妈从南京回句容农村外婆家的那段时光,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村里玩耍,特别快乐。

团队回去商量后,决定接下这个项目,以最原生态的方式来保护乡村现有的原生态,保留西毗苏村的花草树木等原汁原味的环境人文生态和特有的自然属性,嫁接乡村文创、田园活动、自然教育等新业态,让附加属性慢慢生长出来。

看得见山,看得见水,也就留得住乡愁。温莹觉得这是一个圆梦的机会,集民宿、乡食、文创、亲子体验于一体的乡伴苏家理想村,将留住城里人的脚步,在这儿尽情享受安逸的田园生活,找回儿时家乡的记忆。

入驻村里后,温莹刚开始还每天开车回城,后来索性住了下来。温莹所理解的城市,工作和生活是割裂的。在乡村工作,身心状态是松弛、愉悦的。现在工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是她一直留在乡村的理由。

艺术赋能

在苏家团队刚刚进村驻扎的时候,整个村落没有路灯,夜晚只有萤火虫的光亮星星点点,飘荡飞舞,陪伴着大家度过了前期艰苦的开发建设时光。

萤火虫被认为是环境指标昆虫,它们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喜欢在有水有植被、潮湿无污染、黑暗的地方“谈恋爱”,是大自然的恩赐。在景观规划的过程中,苏家团队意外发现了常出现的萤火虫的来源——一片湿地,特意留住了这片水生萤火虫栖息地,守住了村庄的生命力所在。被留住的还有一口井。当年全村靠这口井生活,开发团队就把这口井保留下来,用来灌溉植物、田地。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去做好美丽乡村的建设,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留住了萤火虫的那片生态地后来被扩展为“绿乐园”,由5000平方米室外儿童乐园和400平方米配套建筑组成,有室外儿童主题乐园、自然教室、湿地萤火虫基地、mimo餐厅等。室外儿童主题乐园以蚂蚁家族在“绿乐园”生活的主题故事为线索,包括四季农田、彩虹花田、沙湖星空、萌宠乐园、阳光草坪、舞动森林、探险隧道、神秘岛屿、昆虫旅舍、火车历险等系列主题文创装置和无动力儿童游戏设施。

温莹说:“我们举办插秧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播种的同时,也让他们接触收获,体验到农民劳作的辛苦。”到乡村体验采茶、插秧、收稻等农耕文化,与好友学习剪纸、扎染、藤编等传统手工艺术,带孩子参加香包、苏扇、雕版印刷等非遗学堂等体验活动,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

更奇妙的是,当团队寻找园区的文创IP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萤火虫形象“苏小星”。苏小星的故事贯穿村头至村尾的彩绘图画,文创街区的台阶也绘画上了星空图案,散布在每个角落的IP形象,代表着每个人对美好和梦想的坚守。

每年夏天,乡伴苏家理想村团队还会利用萤火虫的元素,举办时尚音乐会等活动,以艺术赋能乡村。木偶戏、夏令营、自然教育课程、露天音乐剧,“绿乐园”借助自然力量疗愈着都市人的身心。

人气有了,就有住宿的需求。“圃舍·卿水”和“原舍·平湖”是团队最先打造的两家民宿,并由此奠定了整个村落的基调。“圃舍”取花圃之意,进门左手边就有一块花圃,用竹子错落搭着支架,右手边一圈菜地,一座木亭子,新苗在生长,花枝在蔓延。砖瓦搭砌的入住登记处,上面悬挂一截一手宽的树干,借用了最原始的装饰元素。大厅内,随手抽一本书,就可以盖着毯子窝在角落过一个午后。后院的菜圃中间,竹栏围着一口带有年代感的水井,等待夜晚,从冰凉的水井里提起浸透一整个白日的西瓜,在院子里搭起白色的幕布,吃着西瓜,看一场电影。偶尔一声狗吠、一群欢声,打破山里寂静的夜晚……

“原舍·平湖”则占据着村中最佳景观之地。它的正门直面白鹭湖,湖面平直,雨天时能看到在雨幕中低飞而过的白色身影。与白鹭湖相对,门口有一座露天泳池,它因此成为南京首家拥有湖边泳池的民宿。

乡村社群

乡伴苏家理想村乡村综合体的各种文旅业态,起初的三分之一是由团队自己运营的,后来通过招商,越来越多的“新村民”入驻。“一个人的梦想只是梦想,一群人的梦想就是理想。”温莹说,“我们希望在乡村这片土地上,能够承载每个人的田园理想,实现每个人应有的、多样的生存价值。”村庄变成一个开放的乡村社群,每个来到乡伴苏家理想村的“新村民”都带着各自的“事业”。

主理人老黄祖籍景德镇,是景德镇陶溪川前身宇宙瓷厂老厂长的孙子,因为拒绝从事祖业而在南京生活几十年。做过许多行业,最终他兜兜转转居然又回到祖业,因为感受到“来自血脉的呼唤”。他租下村里的一栋小二层做青花瓷,传播瓷器文化。这家铺子看着像商品零售店,又像茶馆。里面有新东西,也有老物件。有些适合日用,有些适合收藏,还有可以用来恋人分手的。据说日后还会有高阶的瓷艺课程。

在乡伴苏家理想村开店的60多岁的上海爷叔薛德开,曾经在上海一家出版社任职,随后的人生大半在经商中度过。在满足了生活中物质的需求后,他叩问:自己的心灵应归于何处?归于“山林·悦”。他一边享受生活一边运营这家民宿,房间的布局也好,家具摆设也好,都是按照他内心的标准来。“在享受的同时把我喜爱的分享出去,从中如果得到一些认可、带一点物质上的回报就更好。”他坐在椅子上喝着茶惬意地说。

生活在乡伴苏家理想村的“新村民”,对美丽乡村充满眷恋。在城市里以创业者、大学教授、艺术家为立身之姿的他们,到了村里摇身一变,成为了陶艺师、泥瓦匠、宠物饲养员、酿酒师、农夫、花匠等,感受乡村的美好,同时也为乡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乡村,温莹也在不断“解锁”各种各样的新技能。她不仅管理着团队,还学会了刷漆、锯木头、做咖啡、线上推广,最近还忙着和同事们搭建小木屋。在她看来,乡村运营师就是来帮村里“做生意”的。他们打造特色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吸引游客或企业投资以推动乡村振兴。在很多乡村,运营师常常是集协调师、宣讲师、金融师、规划师、创作者和执行者职能于一身的“六边形战士”,既要懂土地,又要会市场营销,还得玩转电商直播等。

(编辑" 张建" 445718228@qq.com)

猜你喜欢

苏家萤火虫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萤火虫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以苏家作龙凤灯为例
萤火虫
乐在村民过上好日子——记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获得者 周宁县苏家山村党支书苏文达
抱抱就不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