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sper×Eddie:裹在琴声里的灵魂共鸣

2025-02-18张迪

乐器 2025年1期
关键词:吉他和弦弹奏

“遥远的共鸣”,是卡普马吉他全国巡演的主题,同时作为新的指弹专辑名称。主人公亦有两位——Casper Esmann、Eddie van der Meer。

二人平日里相距甚远,Casper生活在丹麦,Eddie定居于墨西哥。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走向了同一方舞台,并将各自的音乐融合成了一副声音,在纵横交错的情绪流转间交织为彼此的同类。

初识音乐是在很小的年岁。Casper从古典钢琴入门,获得了对于音乐理论的深刻理解,直到遇见Tommy Emmanuel,他才真正意义上走向了指弹演奏。Eddie是在听了邻居弹琴后,发现了吉他声音的美妙,而后偶然看到Gareth Pearson在临市的演出,便开始翻弹和改编Gareth Pearson、Tommy Emmanuel等艺术家的指弹曲目。

在北京演奏会中,Casper和Eddie并不仅仅于翻弹些经典作品,而是多层级地呈现他们对于原创指弹音乐的理念,一同寻摸两把吉他间的交互和共振。横亘在心头的那份对于音乐的渴求,汩汩地向上翻涌着无限可能,又终将汇集一道,变为那所谓“共鸣”的源头。

两把吉他交汇成“遥远的共鸣”

北京场的演出中,两位会进行合奏,你们希望这两把琴之间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Eddie:我们想要营造出层次感,让音乐更加丰富饱满,将单把吉他无法呈现的部分融入到曲子当中。

Casper:一起演奏能产生更饱满、宏大的音效,编曲时也有更多机会和更广阔的自由度。我们仍然认为在现场演出时,既需要独奏,也需要合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能展现出吉他的方方面面。

在合奏过程中,你们通过什么方式进行音乐上的交流?

Eddie:主要是通过眼神和演奏交流,比如说,在合奏“Viva La Vida”时,我们能很好地透过音乐和两把吉他彼此呈现。

Casper:是的。当Eddie突然提高音量、更用力地弹奏时,我就知道我得跟上他的节奏。通常我们会凝视对方,倾听彼此的演奏。实际上,每次演奏都有些许不同,这是因为现场的氛围各异,如果观众情绪高涨,我们会演奏得更有活力;如果现场比较安静,我们也会尽量保持沉静的演奏风格。

你们喜欢在演出中玩些“即兴”吗?

Eddie:在舞台上我们不太会即兴演奏,我们已经把各自要演奏的部分安排妥当,但会在现有的编曲基础上加入一些变化。

Casper:我们和布鲁斯音乐家不一样,他们真的很喜欢即兴演奏,会来一段很长的独奏并进行即兴创作。我们更喜欢有一个成品,尽可能把事情规划好,然后按照排练好的方式来表演。

演出用到的卡普马吉他是什么型号?喜欢这把琴的哪些特性?说一说你们的使用感受。

Eddie:我用的是卡普马Kepma M1,这是一款尚未发布的型号。去年,我参观了卡普马工厂,刚一看到并弹奏它,我就知道这是我想要的那把吉他。对我来说它是完美的,有很舒服的握持感,音色非常均衡、好听,低音浑厚,高音清晰,用它弹奏指弹风格的曲子再合适不过了。

Casper:我用的是卡普马Kepma G1缺角吉他,它是一把Dreadnought型吉他,琴身很大。我一直都更喜欢Dreadnought型吉他,因为我块头比较大,当我拿着一把大吉他时,感觉会更自然,对我来说,G1就是一把完美的吉他。

大概四五年前,我在工厂里发现了这把琴,当时它就被放在角落里。我拿起来试着弹奏了一下,立刻就爱上它,我当时就说:“我得把这把琴带走。”卡普马的老板赶紧冲我摆手:“不不不,我会给你做一把新的,别拿这把样品琴。”“这把吉他仿佛在和我对话,它弹起来完美极了,能满足我对于一把好吉他的所有期望。”所以我还是把它带走了。

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我一直弹奏的那把吉他。音色非常均衡,握在手里大小合适,我不需要费什么劲去调整它,如果我想让它发出某种声音,也可以很轻松地做到,一切都很自然,好像我们天生就是搭档。当吉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和你需要表达的东西,两者契合一致时,你就知道自己找到了一把完美的吉他。

音乐是要“给耳朵听的”

指弹中经常用到拍弦、敲击面板等技巧,以此增强演奏的层次感、节奏感,对此你们是如何理解的?在演奏方面,你们属于“技术流”吗?谈一谈指弹演奏中的技巧运用。

Eddie:就指弹吉他而言,有一些基础的技巧,比如finger-picking、hammer-ons、pull-offs之类的,在我看来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我最常用到的技巧。对于某些技巧,我往往只在必要的时候才会用到,例如乐曲编排需要,弹奏某个特定的音符,或者这是唯一的演奏方式。

Casper:我对此也确实很谨慎,就像Eddie说的那样,歌曲不应该成为单纯炫技的借口。在我看来,音乐分作两种,一种是给眼睛看的音乐,另一种是给耳朵听的音乐。如果你在一首音乐里堆砌大量技巧,它就成了给眼睛看的音乐,但音乐本应是给耳朵听的。对我和Eddie而言,我们运用技巧是为了服务于歌曲,而不是反过来。此时,你应该闭上眼睛,去聆听所用的技巧和乐器发出的声响。它听起来好听吗?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技巧得用得其所,不能仅仅因为看起来很酷就随意添加进去。

技巧以外的情感表达很重要,如何将技巧与情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Casper:这似乎是上个问题的延续。我认为,从歌曲本身出发而不是从技巧出发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让技巧来主导你去创作歌曲。我喜欢的一种创作音乐的方式是把吉他放到一边,先不去碰它,因为当你一边弹着吉他一边尝试创作时,往往会进入自己的舒适区,使用你已经熟知的东西。如果你把吉他拿开,尝试用大脑而不是用手指去创作,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那天我们坐火车去北京的途中,我脑海里浮现出一段旋律,它不停地在那里萦绕。下了火车,我第一时间拿出手机,开始哼唱那段旋律,到现在我还没在吉他上尝试过。如果你希望自己的音乐富有情感,那么由你来创作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就是这么个道理。

Eddie:比如,有一种叫做slapping的技巧,是用手去拍打琴弦,或者运用一些打击乐形式,这些能提升歌曲的能量,这样你就可以在一首歌里逐步营造气氛。开头可以非常缓慢,通过打板以及类似鼓点的手法来逐渐增强氛围,提升歌曲的情绪度。但你也得有那种切身感受才行,如果你运用这些技巧却毫无感觉的话,那就会变得有点机械生硬了。

Casper:你会看到很多指弹乐手,尤其是当他们运用各种技巧的时候,就会一直疯狂地炫技。如果你把其看作一支乐队,乐队里的每个乐手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试想一下,你会让你的鼓手一直“咚咚咚”敲个不停吗?这听起来可不太好。你应该让一切保持平衡,让各个部分相得益彰,技巧是用来给歌曲增添质感的。

从美式指弹形成更丰富的演奏风格

你们喜欢的吉他演奏家有谁?这对你们在音乐上产生了哪些影响?

Casper:我想我可以代表Eddie回答。我们很少听吉他音乐了,但我不得不提到Tommy Emmanuel,因为Tommy是那个让我拿起吉他的人。至于现代吉他手,我能想到的有Kent Nishimura、Mike Dawes、Kotaro Oshio。就当下而言,真正全方位地理解吉他并且懂得这门行当的,我认为是Mike Dawes。他真的样样都行,演奏技巧精湛,写歌、编曲也很棒,而且很有个人魅力。他知道如何在舞台上调动观众情绪,就像“掌局者”一般。

你们喜欢哪些风格的音乐?

Casper:我真的很喜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黄金时代的音乐,比如Toto、Chicago、Elton John、Billy Joel。当然,我也喜欢新风格的音乐,只要音乐有灵魂,就值得我去欣赏。

Eddie:每一种有吸引力、有意思的音乐风格都很不错。我常听很多日本音乐,比西方流行音乐更复杂、丰富,我最近听到的来自中国的音乐也是如此,它们非常复杂,旋律很优美,一首歌里能用到大概二十个和弦。对我来说,这让音乐变得更有趣,编曲方面也更有意思。

Casper:中国传统音乐也非常棒,有太多有意思的东西了。

Eddie:这些音乐里融入了很多心思,很独特,乐器的编配也是如此。

Casper:我觉得关键在于当我能听出来他是在音乐里下了功夫,那我就会喜欢;如果我感觉这音乐好像五分钟就做出来,那我就不喜欢。

你们各自的演奏风格,或者说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

Casper:我们相识很多年了,并且从同一风格起步,美式指弹,Boom Chick。渐渐长大后,Eddie踏上了一段音乐探索之旅,我也踏上了自己的旅程,有好多年我们都没怎么联系,却都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五年前我们又见面了,我觉得Eddie在技巧方面比我厉害多了,他演奏得精准、细腻,就像古典演奏者那样,而我就有点天马行空的感觉,有冲劲也更疯狂,我在创作方面下的功夫会更多些。

Eddie:要定义自己的音乐风格真的很难,因为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已经太习惯彼此的感觉了。我觉得发展出自己音乐风格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创作原创音乐,编排自己的歌曲。如果一直翻弹别人的作品,那你听起来就只会像别人;尝试做自己的内容,你才能开始在吉他上找寻属于自我的声音。

创作本身不该只是“合乎常理”

原创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你们有着怎样的理解和经历?

Casper:我觉得,原创音乐不只是对吉他手,对各类音乐家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塑造独特的你。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它必须源自灵感。我的一些歌曲可能是在练习时突然有了想法,然后就试着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写出点什么来。我自认为很棒的一些音乐是在我没拿着吉他的时候从脑海里冒出来的。一般来说,如果我有一段经历,尤其是那种不太好的经历,我就会把情绪当作宣泄的出口,那是身体发出的一种奇妙的讯号。这好比你看电影的时候,影片中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音乐就会变得非常悲伤。当我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脑海里就会响起相应的配乐,然后我就根据自己的情绪写出歌曲来。

Eddie:是啊,原创音乐非常重要,它能捕捉到生活中的一种感受或某个瞬间。我的灵感也通常源自糟糕的经历或者美好的场景,当我处于最开心的时刻,就会写出一首非常欢快美妙的歌曲;又或者当我很难过时,就会写出一些凄美悲伤的歌词。我曾尝试过坐下来写一首歌,就只是在弹奏和弦,试着摸索旋律,但那样做行不通,因为得到的是非常普通的旋律,虽然合乎常理,但创作本身就不该只是合乎常理。

Casper:当你脑海中有了某个想法,比如一段旋律之类的,接下来困难的部分就来了,你得把这个想法落实。然后你会发现,围绕这段旋律可以搭配的和弦有成千上万种选择,而且并没有什么规则,完全取决于你。选用不同的和弦会彻底改变这段旋律的呈现效果,哪怕只是把一个和弦换一种方式处理,整个旋律的含义都会变得截然不同。有时候我有了想法,十分钟就能完成一首歌,因为歌曲仿佛自己就写好了,一切都顺理成章。但我也有过一些歌,可能花了几个月才写好,间隔最长的能达到五年,五年前我有了最初的想法,但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五年后我回到这段音乐里,豁然开朗,一个晚上把它写完了。有时候创作确实需要时间的沉淀。

Eddie:大概六年前我写了一首歌,只完成了一半。当时我真的特别难过,后来试过很多次想把它写完,但就是做不到,因为我已经无法再体会到那些感受了,或者说我没办法再进入到当时同样的情绪状态里,所以我打算等下次我真的特别难过时再去把它写完。

把脑海里的想法转化到琴弦上

就翻弹而言,你们在原曲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编配,一般从哪些方向着手考虑?

Casper:从理论上讲,任何一首歌都可以被改编。有些歌曲很适合改编成纯吉他演奏曲,也有些歌曲并不适合,即便改编是可行的,但效果未必理想。这很难解释清楚,Tommy对此有过一个很精妙的阐述。我记得是关于Ed Sheeran的“Thinking Out Loud”这首歌,Tommy说:“它是一首非常美妙的歌曲,然而要是把它的人声去掉,这首歌就失去韵味了。”要弄清楚它是否适合改编,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尝试,看看能不能行得通。我认为在改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挑选一首旋律动听且和弦搭配出色的歌曲,因为它得有足够的感染力,这样即便没有歌手演唱,也能呈现出美妙的效果。

Eddie:我有时候会挑战自己,尝试去改编那些人们认为不可能改编的歌曲。我试着把一些原本不适合用原声吉他演奏的歌曲,改编得在原声吉他上也能好听起来,这就意味着我得改变歌曲的能量感,甚至改变和弦。如果我现在听一首歌,我在脑海里就能想象出我对它的改编版本,并且我知道我可以让它听起来是这样的,这就是我要演奏它的方式。我改编的曲子有80%是在脑海里构思的,只有20%是我拿起吉他试着去演奏出来的,这是一个把脑海里的想法转化到这些琴弦上的过程。

此次,你们也针对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曲目进行了改编,例如《云宫迅音》《青花瓷》,在编配和演奏上有什么不一样之处?

Casper:当我着手改编一首新歌时,我不会马上拿起吉他摸索和弦,而是一遍又一遍地听原版歌曲,然后在脑海里构思改编的方案。中文歌曲方面,我们挑选了两首很具代表性的作品《云宫迅音》和《青花瓷》。去年,我们在酒店房间里听到了《云宫迅音》。当时Eddie到房间来找我,想着练习或者放松一下,我们打开电视机,那个旋律就出现了。看过几集剧情后,我们下楼找到Tomas(卡普马负责人),对他说:“我们看了那个有关美猴王的电视剧。”他跟我们解释:“这是中国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古老的神话故事,有几百甚至上千年历史了。”我们被那首歌的配乐深深吸引住了,只是当时没时间去改编,只能等到再次碰面时进行,这是我们一直都想完成的事情。前不久,《黑神话:悟空》发布了,人们以为我们是因为这款游戏才关注《西游记》的,但其实我们在游戏发布前就已经知道这些了。下面,由Eddie来讲讲《青花瓷》的故事吧,也挺有意思的。

Eddie:当时我们在邵阳的一家餐厅里,有个男人抱着吉他,拿着微信收款二维码,从街上走进来,他说:“你们要是给我点钱,我就给你们弹首歌。”我们很乐意,付了钱让他唱,那是我第一次听到《青花瓷》,Casper和我都觉得这歌太棒了,朗朗上口。我想到用两把吉他来演奏效果会非常好,当然一把吉他完全没问题,但我觉得这首歌很有发挥空间,我们可以各自添加不同的层次,用两把吉他演奏能让它听起来更特别。

Casper:我和Eddie都是周杰伦的粉丝,他的歌曲旋律性极强,特别适合改编成纯器乐演奏的曲子。这首《青花瓷》堪称完美,它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就像Eddie说的,用一把吉他演奏没问题,我也见过其他人这么做,但用两把吉他的话,真的可以把它演奏得更加宏大、开阔,不用堆砌太多技巧,只需保持非常美妙、清晰的感觉就行。

Eddie:我也很喜欢我们每晚演奏这首歌时,每个人都和我们一起唱的那种感觉。

乐器是自身情感的载体和自然延伸

作为指弹演奏者,你们认为乐器和演奏者之间的关联是什么?

Eddie:我认为,乐器的意义在于把脑海中的想法转化为真切可感、触手可及的美妙乐音。

Casper:乐器实际上就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对不擅长通过交谈来分享情感的人而言,拥有一件乐器是很特别的,它就像是自身的一种自然延伸。我认为这就是演奏者和乐器间的联系,它应该很自然,是在你把吉他递给那个人的瞬间,能看到他整个人焕发光彩,这几乎就像是一种疗愈,一种情感的载体。

指弹对于你们的意义是什么?想要成为怎样的音乐家?

Eddie:每当我演奏的时候,我并不觉得只是在指弹,而是更多地把我脑海中的所有声音融入到这一把吉他里,将它们转化成自己能够演奏出来的歌曲,旋律、和弦、鼓点……所有这些对我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东西。

Casper:我接触到指弹吉他,是因为父亲向我介绍了Tommy Emmanuel。当时我的生活可谓一团糟,年少气盛,满心愤懑,父母离异让我情绪低落,还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在学校也无心学习,完全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就在我发现Tommy的瞬间,我的生活就此改变,就是那么突然。不仅因为我从此开始玩音乐,乃至如今能以音乐为生都得益于他,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我为人处世的方式。这位来自澳大利亚、弹着原声吉他、满头银发的演奏家,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的人生从此转向。

我希望能成为像Tommy那样的音乐家,去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用音乐让他们的生活也发生转变。我收到过不少人的留言和邮件,有人说他们的父亲身患癌症,生命垂危,可在病床上的最后一个月里,一直在听我的音乐。得知一个身患绝症的人能因我的音乐而寻得内心的平静,这是我此生所能获得的最大成就,是全部的意义所在,无比重要。这就是我想用音乐去达成的目标——帮助他人,给予他们内心的安宁,或仅仅是在生活中为他们指引方向,激励他们。如果做不到这些,当音乐家还有什么意义呢?对我来说,音乐无关金钱,而是关乎能否带来改变。

Eddie:音乐可以起到抚慰人心的作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旋律和弹奏吉他的方式让人们产生特定的感受、情绪,我希望能够用我们所演奏的音乐去激励、抚慰、帮助大家。

Casper:并且希望如果我们不再演奏音乐了,人们仍然会聆听我们的作品。

最后,请给年轻的指弹爱好者一些建议吧。

Eddie:我最重要的建议是努力找到自己的风格,不要局限于翻弹其他艺人的作品,或只是去演奏最难的歌曲,要多听音乐并且尝试改编、创作原创作品,以此来找寻自己的声音。

Casper:不要着急。这不是一场竞赛,慢慢来。

Eddie:我觉得起步慢一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你在学习歌曲的时候,要把曲子放慢速度来练,努力把每个音符都弹得完美,并且真正去感受你的音乐。

Casper:一定要学习基础知识。我们看到很多年轻的演奏者直接去挑战很高的技巧难度,当你看他们演奏时,马上就能发现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他们从没花时间去了解吉他是什么,只是在网上找了个人,然后开始模仿,非常机械,没有感情,没有情绪。

要试着真正专注于培养自己的听力,不要太依赖乐谱,把它当作参考就好。

不要寻求太多建议。每个演奏者对于他们认为正确或错误的做法都有一套看法,事实是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当人们问“我想买第一把吉他,哪一把最适合指弹”时也一样,找到完美吉他的唯一方法就是去乐器店试奏,尺寸、品牌都不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不要浪费时间去问别人你该做什么,直接去做就好,去练习,去弹奏,弹你喜欢的音乐。那些变得优秀的人都是弹奏了很多年的人,能坚持弹奏很多年的唯一方法就是保持动力和灵感,保持动力和灵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弹奏你喜欢的音乐,你得享受这个过程。

这些就是我的建议,要试着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因为这会让你成为独一无二的你,而不是你所听从的那些人的复制品。对于年轻的演奏者来说,要勇于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很多演奏者问很多问题,是因为他们害怕犯错,但犯错是好事,它是人生中最好的老师。放手去做吧,带着你的吉他和音乐。

后记

演奏会开场前的下午,短暂的一个来小时里,我与Casper、Eddie就在演出场地完成了这次采访。北京正值深秋,气温骤降许多,空无一人的李莹厅讲堂,显得过于阔远而凛凛。Casper和Eddie穿着单薄的短袖、卫衣,在观众席前排落座后,不自觉地缩了缩身子,又猛灌下一大口热咖啡。我们便从这冷秋开始,有意无意地寒暄着。得知要以英文采访时,我内心是充满抗拒甚至忧虑的,因为不想让语言成为我们之间深切交流的一道鸿沟。事实上,不知是他们刻意放缓了语速,亦或换了更简洁惯用的词汇,我竟大差不差地听懂并能徐徐交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在谈论某个话题时,并不会东扯西扯些空话,而是将思绪与条理稳稳地“钉”在了中心点。同时,情绪点位也随着话题而不停转变,比如聊到Tommy Emmanuel,这个让Casper拿起吉他并改变人生轨迹的指弹演奏家,他的面容逸满了真切和触动;聊到止步于半的创作,Eddie会感觉颓唐、无奈;聊到音乐的力量,两个人也都端正了脸色,将每个字眼讲得掷地有声……微渺的细节不一而足,却叩响了内心最真挚的情愫,让我见识到他们在弹琴写歌乃至为人处世上的质直实在。以吉他演奏为本原,又压根儿不止于此,我想,这会是此次采访我所探寻到的,远胜于指弹的一些东西,这何尝不是更深邃的“共鸣”?

猜你喜欢

吉他和弦弹奏
弹 奏
自制吉他唱摇滚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自己做吉他
我的吉他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