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割据四川的政权为何难长久

2025-02-18曾之遥

文萃报·周五版 2025年7期
关键词:天府之国关隘外来者

四川坐拥“蜀道难”之天险和“天府之国”的内部环境,但古往今来在四川的割据政权中,除了汉高祖刘邦成功夺取天下外,其他无一例外都短命而亡。为何?

正如清代学者顾祖禹指出的:“巴蜀自守则有余,用以攻人则必至于败。”蜀地与关中的联系主要通过陆路,但蜀道的狭长与关隘的地形险恶使得粮草辎重的折损率相当高,士兵在行进过程中也往往被弄得人困马乏。因此蜀地政权想要打出去,就面临和外来者一样的困局:后勤补给与兵力策应困难。

借长江上游之利,东进而攻江汉呢?也不行,因为缺乏精良的水军。四川西南山区山高谷深,东部四川盆地的平原及丘陵区河水流速变缓,又侵蚀形成大量V 形和U 形曲流,没有宽阔的水域大规模培养水军,也难以建造大型舰船。

那坚守不出呢?事实上,大多数割据四川的统治者就是这样想的。但“一夫当关”的关键在“夫”而非“关”。倘若君民上下异心,那么再险要的关隘也形同虚设。观察这些割据政权可以发现,自古以来鲜有四川人自己建立的割据政权。而外来者如刘备,虽在政治和军事上掌控了四川,但根植内心的地域观念导致他们始终与这方“天府之国”格格不入,得不到四川民众的舍命追随。更何况有的皇帝还对百姓横征暴敛,导致民心思变。

而当四川政权守成自封时,外部强权正在逐步扩张。当蜀地统治者猛然发现兵临城下时,外部的强大势力往往已经统一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只等着啃下最后这块“硬骨头”。一省之势,如何能与举国之力相抗衡?(摘自《文史博览》2024年第11期曾之遥/文)

猜你喜欢

天府之国关隘外来者
关隘:要道门户
从《二年律令·津关令》看汉初中央辖郡的巩固与发展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天府之国”——成都
“夜色可餐”的天府之国
没想到在天府之国的成都,在杜甫草堂汇聚了一群出色的文化人......
“本国人”与“外来者”:洛克的政治同意问题
山西省古关隘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
天府之国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