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乡的风俗

2025-02-17赵卷卷

关键词:风俗味儿习俗

习作指导

最美是家乡。你的家乡在哪里?你了解家乡的哪些风俗?除夕守岁,清明踏青,中秋赏月……试着回忆一下,并向大家介绍一种你印象最深刻的家乡风俗吧。

一、选准素材,呈现风俗。

我们可以写家乡的哪些风俗呢?一是节日的风俗,如除夕吃年夜饭、守岁,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二是节气的风俗,如春分竖蛋、冬至吃饺子;三是重大事件的风俗,如祭祖、嫁娶、小孩满月风俗。选择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风俗来写,才能把风俗写清楚。

二、安排详略,突出重点。

确定了写家乡的哪种风俗后,我们具体怎么写呢?

1.介绍一种风俗。写之前,我们可以查阅资料或询问长辈,了解风俗的由来、活动形式、寓意、人们对这种风俗的看法等。深入了解了这种风俗后,我们就要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做到详略得当,突出中心。如果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了解这种风俗,可以重点介绍这种风俗的活动形式;如果主要目的是突出风俗的历史底蕴,可以重点介绍它的由来……在介绍的过程中,还可以写写对这种风俗的亲身体验。

2.写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我们要略写自己参加家乡某次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等,也可以简单写写这种风俗的由来或特点,以及自己对风俗的看法;详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写活动现场时,我们可以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写人物群体的活动,同时也要关注人物个体的表现,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将活动过程写具体。在习作中间或结尾,我们还可以将自己参加活动的体会、想法表达出来,使习作更充实,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下面,我们就结合思维导图来梳理一下写作思路吧。

例文展示

有年味儿的转转饭

浙江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

605班 祁 豫

我的老家重庆是个火辣辣的城市,春节也是火辣辣的。每逢春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香味四溢。那杯碗盘碟中盛满的酸甜麻辣,那桌台上男女老少的欢声笑语,汇聚而成的就是这座城市浓浓的年味儿。

大年初二后,亲戚之间会轮流请吃饭置办伙食的任务在各户之间流转起来,这一习俗就被大家笑称为“转转饭”。

转转饭,是各家掌勺人大显身手的平台,也是家人团圆的盛会。腊肉香肠、土鸡土鸭等细细洗净,煎炸炖煮,尽数摆上孩子们在厨房穿梭,守着大厨的“案板肉盯上合心意的就上手来一口。大厨一边挑好的给,一边叮嘱娃娃们“要洗手”。大人们也来帮忙,剥个蒜、洗根葱,小小的一方天地,乐呵呵的一大家子,谁也不想错过参与转转饭的好机会。

开饭了,亲朋好友围在桌边,桌上各种各样的饭菜冒着热气。吸一口,醇厚的油辣子味儿充斥鼻腔,令人胃口大开。桌上的菜道道都是色香味俱全:松软香糯的小酥肉、红亮诱人的老盐菜烧白、金黄透亮的炖鸡汤……老人最爱的夹沙肉总是摆在最方便落筷子的地方,孩子们喜欢的炸抄手则高高地摞起来,像一座元宝山。

主人家的一声“整哦”是开席的信号孩子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开动,把美食塞入口中,大人们也纷纷动筷。麻辣汁融进味蕾,众人齐呼一个“爽”;咬一口汤圆,全身暖洋洋的;夹一筷辣子鸡,又麻又香;品一口水煮鱼,最是鲜嫩无比。

这“转转饭”是经久不衰的习俗,也是最讨人喜欢的节目。每逢这时,大家都会齐聚一堂,饭后一起打牌、唠家常,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春节就这样在美食的香气与聊天的欢喜中度过。

重庆人民的那份热情含在了转转饭中每一道菜都饱含着重庆人民对春节的喜爱每一口都藏着浓浓的年味儿。

通过几个关键词,如“火辣辣”“张灯结彩”“酸甜麻辣”“欢声笑语”,勾勒出老家重庆春节的浓浓年味儿。

点出要介绍的习俗——转转饭。

运用一系列动词,写出了掌勺人、孩子们和大人们的不同表现,让读者感受到做转转饭时的温馨氛围。

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色香味俱全的各种美食,以及人们品尝美食时的样子。

照应开头,表达出对“转转饭”这一春节习俗的喜欢。

总评

小作者用质朴生动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重庆春节的独特习俗——转转饭。无论是对做饭时不同人的行为的描写,还是对各色美食的介绍,抑或是对人们品尝美食的状态刻画,都表现出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读了习作,我们对“转转饭”这一习俗的活动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指导老师 徐美勤

猜你喜欢

风俗味儿习俗
太平风俗美
虎年春来年味儿浓
“土味儿”拼多多
年味儿与虎年春节
味儿
《红楼风俗谭》
跟踪导练(四)4
习俗
处暑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