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栽培种植管理技术体系精细化的深入探讨
2025-02-17殷春红
杨树作为一种速生、高产的经济树种,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对木材需求的增加,如何有效提高杨树的产量和品质,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成为当前林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深入探究杨树栽培种植及管理技术,对于推动杨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民市种植杨树的独特优势
新民市地处辽河冲积平原,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旱时间较长,此种气候特点使得新民地区大多选择种植速生杨的杨树品种,以适应其生长环境。在杨树种植技术上,新民市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例如,通过提高育苗标准,采用新的育苗技术,使杨树的插穗长度增加,插穗浸泡时间延长,地温达到一定温度时再插条,并采取插穗倒置贮存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杨树一级苗的达标率。此外,还大力推广杨树长截干深栽技术,即大坑根苗深栽培,这项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杨树的抗旱能力,使杨树栽培成活率显著提高。
在杨树种植过程中,新民市还注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最佳杨树品种。在挑选杨树苗时,种植者一般会遵循当地的气候条件、环境因素来选择最佳的杨树苗,同时也会从次要因素如抗病虫害能力、是否高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虑和分析。例如选择种植意大利214杨、107杨、辽宁杨、新林一号杨系列等。
二、杨树育苗种植技术
1、栽培准备
(1)选种
优质的苗木选择是避免杨树低产量问题的根本所在,种植人员必须对杨树的品种和幼苗的质量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进行育苗选择的过程中,通常依据幼苗的高度来初步评估其品质,一般而言,1-2年的树苗若高度超过3.5米,且直径大于2.5厘米,则表明其具备良好的吸水能力,有助于其木材的生长。
(2)选地
在杨树栽植前,选择合适的杨树栽植地位置至关重要。尽管杨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并不高,但适宜的土壤和环境能够显著缩短其生长周期,从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对于杨树的生长发育,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关键条件:①场地应平整、无污染,土质疏松肥沃;②土壤宜选择沙壤土或中肥土;③地下水位不超过1米,地面水位不超过0.8米;④需具备强大的排涝能力和完善的排涝体系。
2、树苗栽培
(1)整地
在种植过程中,首要步骤是对选定地块进行细致平整,此举旨在确保耕地得到科学而合理地整理,以优化种植条件。若忽视土壤的及时整理,地面高差将逐渐增大,这将导致浇水时产生自高向低的水流现象,致使高地上的小树难以获得充足的水分。
(2)插穗
早春时节是进行扦插育苗的最佳时期,此时土壤适宜,幼苗生长迅速且成活率高。实际操作中,要求选取的杨树幼苗顶部带有叶片,并严格控制扦插枝条的长度在1厘米左右,为确保扦插成功,土壤湿度是关键,因此,如何确保插条充分吸水成了一个核心环节。①需要将插条浸泡在清水中至少24小时,以抑制并去除枝条上的不良生长物;②在选择插条时,应当优先从幼树和育穗圃中采集,避免使用成年树的枝条,因为以成年树的枝条为插条,容易产生侧枝生长,难以保留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且阔繁后的幼苗长势不佳,易出现扭曲现象。母株的年龄对树苗的发芽能力有显著影响,当年生苗或新梢因其较高的生根能力,更适宜作为插条使用。③在扦插时间的选择上,初春是最佳时机。选取繁殖能力较强的中部枝条进行扦插,切取后需确保插条上保留至少2片芽叶,随后将其置于清水中浸泡,切断插条时,应确保顶端20厘米以上部分保留完整的芽叶,扦插完成后,插条需继续在清水中浸泡3-4天,使其充分吸收水分,以促进扦插生根。
(3)扦插
杨树苗的扦插作业是栽培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为确保良好的生长环境,在种植密度的控制上,需权衡利弊,过密的种植可能导致育苗品质下降,而过疏则可能限制幼苗的生长,因此应保障每公顷应保留3500棵以上杨树苗,以确保能够培育出符合栽培要求的优质树苗。如有特殊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种植密度。同时,插穗的行距需依据实际场地条件进行灵活调整。在扦插过程中,插穗的插入次序应遵循基部、中部到上部的顺序,以确保插条能均匀分布且生长良好。完成扦插后,应给予幼苗充足的水分,并适时进行浇水,以保障其健康生长。扦插的时机选择需根据气候条件来定,通常最佳时机为融雪后的初春时节。此时,土壤湿度与温度均适宜,有利于插条迅速生根,在扦插时,应将浸泡过的枝条轻轻拔起,垂直插入苗圃土中,使枝条顶端与地面平齐或略微抬高,随后,需将泥土紧实压实,确保枝条与土壤紧密结合,以提高成活率。
三、杨树栽培管理技术
1、苗期管理
(1)成活期
在扦插后的2-4周,插穗开始发根并展开叶片,此阶段插条对水分的需求极为迫切。若水分供应不足,将导致插穗无法生根,甚至可能导致枯萎死亡,因此,务必及时浇水,并随后进行松土处理,以去除地面的硬土,确保土壤疏松透气。
(2)幼苗期
进入苗期后,大约5个星期后,树苗将呈现快速生长的趋势。然而,此时期树苗的抗病性和抗虫性相对较弱,容易遭受害虫侵袭,其中小蠹蛾是主要的威胁。一旦发现虫害,应立即采取药物控制措施,如喷洒灭扫利、敌敌畏、马拉硫磷乳油等,以有效防治害虫,保护树苗健康生长。同时,保持水分充足也至关重要。当芽条生长约20厘米时,需修剪多余的茎段,仅保留粗壮的主干部分,以促进树苗的健壮生长。
(3)速生期
进入快速生长阶段,通常是在6、7月间,此时温度高、雨水充沛,为幼苗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生长迅速,幼苗对养分的需求也显著增加,因此,至少需进行2次追肥,每次每亩地追施尿素约1千克。建议在雨天前施肥,以促进化肥的快速溶解和养分的充分吸收,而在此过程中,为避免幼苗过度生长、提高其木质化程度,施肥工作应在当月中旬前完成。施肥后需及时清洗树苗叶片,避免化肥残留导致叶片灼伤,同时,对杨树苗的腋芽进行适当修剪,以确保主干正常发育。此外,还应关注杨树腐烂病等病害的防治,5月前后可使用甲基托布津进行喷雾预防。若发现有盲蝽等有害生物,可采用阿维因喷雾进行防治。在此阶段,保持苗床的整洁也十分重要,需及时清除杂草,为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4)封顶硬化期
进入封顶硬化期阶段后,植株的高度增长逐渐放缓,而根系和直径的增长则开始显现。在此时期,需特别关注害虫和病害的防控,针对杨树可能遭遇的病害,如杨扇舟蛾和杨树溃疡病等,可选用敌克灵、敌敌畏等杀虫剂进行防治,并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可确保杨树树苗健康生长,为后续的栽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栽培技术
(1)起苗
在起苗阶段,需细致操作,将树苗周围60厘米以内的土壤全面铲除,并对大苗的主根和侧根进行适当截短,以预防主根断裂,同时确保主干根系完整无损。在树苗的运送过程中,需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首先,应将土球深埋于土中,随后使用塑料薄膜或麻布紧密包裹土球,防止土团在运输途中松散,导致根系失水。起苗后,应尽快进行移栽,尽可能缩短运输和等待时间,避免幼苗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以减少水分的过度蒸发。
(2)栽植
①一次性施足基肥,主要选择禽粪、人粪、土杂肥和饼肥作为底肥,其中,土杂肥和粪肥应按穴施放约11千克,饼肥则按穴施放约2.5千克。在施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根系与苗干之间的适当距离,以防止肥料烧伤树苗。
②采用大坑植苗法,确保栽培穴的规格为50厘米长、80厘米深,即所谓的“三大一深”,即开大坑、保持大株距,并选用健壮的大苗进行栽种。在种植时,先将土壤覆盖树苗根部以上一半的位置,然后轻轻提起树苗,用脚踏实土壤,使其与根系紧密结合。随后继续覆盖土壤,直至完全覆盖,并立即浇足定根水,确保水分充分渗透,即所谓的“一抬二踏三浇”。
3、后期管理
(1)施肥浇水
在栽培完成后的第一年,施肥工作应得到妥善安排。建议在秋季和冬季各进行1次追肥,而第二年的春季和夏季则再次追施。首次施肥时,需围绕每棵杨树的4个方位,挖掘4个深度在15-30厘米的小坑。接着,将化肥均匀撒入每个坑穴中,每穴约投入0.1千克的化肥量,并用土壤仔细覆盖,以防止肥料挥发。此后每年的施肥工作,需将之前的小坑进行交错处理,确保肥料的小孔与树干保持适当间距,此举旨在增强杨树根系的稳固性和养分吸收能力。
(2)除草松土
研究表明,杂草对杨树生长的养分和水分竞争尤为激烈,因此及时清除杂草对于确保杨树幼苗获得充足养分至关重要。清除杂草的同时,还能降低害虫和病菌的侵害风险。此外,定期疏松土壤也是一项重要措施,不仅能提高土壤的通气性,促进杨树的呼吸作用,还有助于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同时,松土也能激发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进一步提升土壤的肥力,为杨树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3)杨树修枝
①修枝季节
夏季是杨树修剪最佳季节。夏季修剪不但可抑制杨树侧枝的生长发育,减少侧枝萌发,还有利于修剪伤口处的及早愈合。
②修枝方法
修剪时,必须确保不留树桩,以避免死节对树干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要避免扯断树皮和木质部分,以免对伤口恢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修剪时应在预定切口之外30厘米的外边枝下方,由下往上进行锯割,直至锯条卡入分割板为止。随后,将锯取出,放置在预先确定的切口等距离的上方,以相同的方式再次进行锯割,且对于剩余的树墩,应将侧枝锯掉,使切口更加平滑,对于粗壮的树枝,更应格外注意,修剪时,刀具应保持锋利,切口应尽可能平滑,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是,在雨天修剪时,要格外小心,以免树木感染疾病。修剪完成后,树冠下方的树干上可能会长出新芽,这些新芽应及时剪除。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木质部中是否出现结节,因为这些结节会影响制材品质,降低使用效果。
③修枝强度
修剪的力度应精确控制:对于1-5年的树木,修剪时应保留树高的2/3以上部分;而树龄超过6年的树木,修剪时应保持树高的1/2-1/3。过度修剪会导致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对树木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木材品质,如结瘤等问题。因此,修剪时需严格掌握尺度,确保树木的健康成长。对于中龄树,通常每2-3年进行1次修剪;而幼林则更频繁,每1-2年便需修剪1次。当然,修剪的次数并非固定不变,还需根据林分的郁闭度和树木的具体生长状况进行调整。在郁闭度较大的林分中,修剪的时间可以相对缩短,以减轻树木间的竞争压力;反之,在郁闭度较小的林分中,修剪的时间则应适当延长,以充分利用光能,促进树木的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
1、树干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①溃疡病防治
首先,在栽植前,选择具有抗病性的品系与树种;其次,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栽植杨树,避免长途运输和长期假植苗木,加强幼林抚育管理,适时松土、除草,及时排灌水,合理整枝,不留残桩并保护伤口。最后,选择适合的药剂防治。在发病高峰前的4-5月及8月初,对主干喷洒1%的波尔多液、50%退菌特100倍液、30%福美砷50倍液、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或50%多菌灵150倍液,防止病菌侵染。
②烂皮病
首先,药剂处理。选取多菌灵、5%托布津、1%退菌特、10%蒽油、40%福美砷50倍液进行涂干与喷干处理。其次,及时清除病源。为防止病原扩大,要及时清除周围染病杨树。
(2)虫害防治
①天牛防治
使用有机磷农药300倍液对树干进行喷洒,如50%杀螟松乳油、50%磷胺乳油、50%辛硫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等,避免天牛产卵及幼虫孵化。
②白杨透翅蛾防治
首先,在苗圃虫卵最多的时候进行喷洒2.5%敌杀死或1∶800的40%氧化乐果,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使用50%磷胺乳油液40-6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40倍液来杀掉幼虫,这样杨树在生长过程中伤口就能不断愈合,不会有虫瘿出现。其次,在杨树树干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还应重视预防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避免其扩散和蔓延。同时,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2、食叶类害虫防治
(1)生物防治
①引入天敌
可以引入杨小卷蛾的天敌——寄生蜂,或者利用杨叶蝉的天敌——蜻蜓、蝉蜻等进行控制。这些天敌可以有效地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②利用微生物
在天牛幼虫幼龄期,利用白僵菌1.5亿孢子/毫升悬浮液注孔,或者将麦秸沾白僵菌粉或白僵菌粉和西维因粉混合剂插入蛀道内杀灭幼虫。
(2)化学防治
①树干注药
视树体大小,在树干基部向下打4-8个斜孔,深达木质部,每孔注入2-3毫升药液。宜选用内吸性药,如40%氧乐果乳油1-2倍液等。这是目前防治杨树舟蛾类食叶害虫最有效的方法,可兼治刺蛾类食叶害虫和天牛类蛀干害虫。
②树冠喷药
使用高射程喷药机械喷施化学农药,如2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0%灭幼脲悬浮剂5000-80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1000-2000倍液。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应该谨慎使用,遵守使用规定。
③仿生药剂防治
使用灭幼脲为主的仿生农药喷雾防治。例如,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克,或者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仿生药剂使用要注意把握用药时间,虫龄越小越好治。
(3)物理防治
①物理控制
利用物理手段对杨树食叶害虫进行控制。例如,可以利用黄板、黏虫纸等粘陷器进行捕捉,或者利用高压水枪冲洗杨树叶片。
②改善生态环境
在轻度发生区,以自然调节为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控能力。加强害虫种群动态监测,保护天敌并发挥其控制作用。
总而言之,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杨树的生长速度和抗逆性,还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木材的质量和价值。因此,各地的杨树栽植人员应继续加强杨树种植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杨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110300辽宁省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