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远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实践总结

2025-02-17赵威

农民致富之友 2025年5期
关键词:怀远县黏虫玉米螟

夏玉米作为怀远县的重要粮食作物,在早熟作物收割后随即播种。为了达成夏玉米的产量目标,必须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这需要综合考量怀远县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以及玉米品种的特性等因素。从种子的准备到玉米的最终收获,每个阶段都需加强种植管理。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夏玉米的高产和稳定。

一、怀远县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种子准备

(1)选种

根据怀远县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产量目标选择品种,尽量选择耐密、紧凑、抗倒伏、高产、熟期适宜的中穗型品种,这样才能为增加玉米产量打下基础。种子纯度不小于96%,净度不小于99%,含水率不超过13%,种子发芽率不小于95%。

(2)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减轻病虫害、提高种子发芽率的重要手段,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①挑选种子。挑选出种子中的病斑种子、混杂种子、虫蛀种子、破损种子,保留颗粒饱满的种子。

②晒种。在晴朗天气晒种,将种子均匀平摊到地面上晾晒2d,在晒种期间适时翻动种子,使种子均匀受到阳光照射,起到杀菌作用,适当降低种子含水量。

③拌种。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以保证玉米出苗整齐。用药剂拌种,按照种子量的0.2%使用40%甲基乙硫磷、2%立克秀拌种,可有效防治粗缩病、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④发芽试验。选取部分种子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当种子发芽率小于85%时,应在播种中适当增加播种量,以保证实现高产目标。

2、选地整地

(1)选地

夏玉米根系发达,对土壤要求不高,为实现夏玉米高产目标,应选择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多、土壤透气性较好的地块栽培夏玉米。对土壤深耕,疏松土质,检测土壤pH值,要求在6.5-7.0之间。

(2) 整地

播种之前精细整地,耙碎土块,整平耕地后起垄,使土层利于种子出齐苗。如果整地后的土壤不平整,则易在田内积水,造成涝灾,严重影响夏玉米产量。

(3) 施基肥

在田内施足基肥,基肥占总肥量的50%-60%,基肥可以选用三元复合肥,每亩施入基肥45-50kg,采用种肥一体机同步播种和施肥。也可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目标产量测算玉米植株对养分的需求量,结合考虑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植株肥料利用率等因素,计算出氮、磷、钾和微肥的用量以及最佳配比。怀远县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后,实现增产10%以上。根据以往测土配方施肥经验,建议中产地力水平土壤每亩施入纯氮12-15kg、磷肥4-5kg、钾肥5kg。高产地力水平土壤每亩施入纯氮15-18kg、磷肥7-9kg、钾肥10kg。

3、播种

(1)播种方式

夏玉米播种期一般在6月上旬-中旬,采用玉米精播机免耕贴茬精量播种,行距为60cm,播种深度控制在4-5cm,同步施入基肥,施入深度为10cm。种子与肥料间隔5-6cm,播种时要求土壤含水率在70%-75%之间。播种做到种子入土后的深度一致,覆土严密,适度镇压覆土,确保无缺苗断垄问题。在使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时,需达到播种单粒率不小于90%、机械破碎率不超过0.5%、空穴率不超过1%、破茬开沟深度不超过12cm的要求。

(2) 种植密度

根据怀远县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生产能力、品种特性合理确定夏玉米播种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4500-5000株。对于紧凑型玉米品种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为每亩4800-5500株。播种时控制行间距,如果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则宽行、窄行行距分别为70-80cm、40-50cm,株距为20-80cm。如果采用等行距种植模式,则行距为60cm,株距为20-28cm。

4、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为保证田间苗情均匀,促进玉米苗健壮发育,需要在玉米苗长出3叶、5叶时间苗和定苗,对缺苗断垄的部位留下双株,田内每亩保留5200株左右。拔除田内长势较弱的植株,最终确定留苗数量为每亩4800-5000株。

(2) 追肥

在夏玉米生长前期,如果遇到连续降雨天气,则要及时追肥。追肥在小喇叭口-大喇叭口期间,每亩施入尿素15-20kg,硫酸钾10-12kg。追肥采用开沟深施法,施肥深度为10cm,以提高玉米植株对肥料养分的吸收率。

(3) 防旱排涝

①夏玉米苗期如果遇到干旱少雨天气,则需要及时浇水,以确保苗期水分充足,培育壮苗。当苗期遇到连续降雨天气,则需要排除田内积水,降低病害发生率。

②夏玉米拔节期对水分需求量较大,在干旱天气条件及时浇水。

③在抽雄期前后浇入攻穗水,一般在开花前10d-开花后15d浇水,保证玉米植株根系获取充足水分,促进雌雄穗生长发育,增加籽粒。

④如果玉米苗期受涝,则要采用“一排二送”措施及时补救,以减少玉米产量损失。“一排”要求快速排出田内积水,“二送”是指“送肥”和“送气”。在“送肥”中,排水后施入速效氮肥,对积水较为严重的地块每亩施入75kg尿素。在“送气”中,通过锄地增加土壤透气性,避免土壤板结。

(4) 中耕

在玉米生长期间提供透气性良好的土壤环境,苗后期-大喇叭口期中耕2-3次。中耕时适当培土,培土高度为7-8cm,培土时去除弱苗,避免弱苗与健壮生长的苗抢夺养分;对板茬直播的田地,在中耕过程中进行灭茬,也可以在中耕过程中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5) 去雄与授粉

玉米去雄可以提高产量8%-10%,在去雄时采用隔株或隔行去雄方式,尽量在雄穗刚抽出顶叶并且未散粉的时间段去雄。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式减少缺粒秃顶现象,利于夏玉米增产增重。

(6) 化学除草

在播种后发芽前进行化学除草,每亩喷施40%乙草胺·莠去津悬浮剂200mL兑水50kg,或者喷施40%异丙草胺·莠去津悬浮剂250mL兑水50kg。在喷药过程中,不得出现漏喷、重喷问题。对实施免耕直播方式的玉米田,应适当加大药剂中的用水量,以确保药液能够渗透到达地表土壤,以保证封闭除草效果。

5、收获

玉米存在假熟现象,有些农户认为玉米苞叶变黄、籽粒变硬就是玉米成熟了,但此阶段却是玉米刚刚进入成熟期的基本特征,并非是收获玉米的最佳时期。根据测定结果显示,当玉米苞叶变黄之后,玉米千粒重每日增重2.8-6.2g,直到乳线基本消失后,灌浆趋于稳定,此阶段的玉米千粒重达到最大值。故此,夏玉米要适时晚收,当夏玉米进入到完熟期时使用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此时期的玉米籽粒饱满,含水量偏低,能够降低机收损失率,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二、夏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怀远县夏玉米栽培中,在玉米植株不同生长周期,其防治病虫害的重点有所不同。在玉米播种期,重点防治粗缩病、灰飞虱、小地老虎等病虫害;在玉米苗期,重点防治粗缩病、黏虫、玉米螟、灰飞虱等病虫害;在玉米穗期,重点防治玉米螟、小斑病、大斑病等病害;在玉米粒期,重点防治锈病、小斑病、玉米螟、蚜虫等病虫害。

1、玉米大斑病防治

(1)发病特征

在玉米全生长周期内都可能发生大斑病,当玉米生长至抽穗期时大斑病发病率最高。在发病时,从玉米植株的下部叶片出现灰绿色病斑,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颜色变成暗褐色,病斑连成片扩大到整个叶片。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会加剧病害,导致病斑部位生出黑色霉层,染病叶片干枯而死。

(2) 防治措施

①在夏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连续单一的种植模式,而是选择与小麦等其他农作物进行轮作。优选具有抗病特性的品种,并加强灌溉与肥料管理。

②当田间玉米植株大斑病的发病率超过20%时,可以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重点喷施到植株下部发病较重的部位。

2、玉米粗缩病防治

(1)发病特征

玉米苗期易发生粗缩病,当发生病害时会阻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叶片僵直,叶心舒展不开。从叶片整体形态上来看,叶背、叶鞘、苞叶有粗糙感,叶脉有粗细程度不同的蜡白色凸起。当苗期发生粗缩病后,会使玉米植株雌穗畸形,雄穗过早退化,可降低玉米植株结实率。

(2) 防治措施

①在播种前用药剂进行拌种,强化粗缩病预防。加强田间除草,一方面避免杂草掠夺土壤养分影响玉米植株生长,另一方面减少灰飞虱的群体。在粗缩病高发区要适当提前播种,使玉米生长关键期避开灰飞虱高发期。

②在夏玉米播种后到3叶期之间是防治粗缩病的关键时期,每亩使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g兑水40kg,或者40%蚜虱净1500倍液进行防治,将药液喷施到玉米苗、田间、杂草等部位,连续喷施3次。在防治粗缩病的同时要重点防治灰飞虱,阻断病菌传播。在同时发生粗缩病与灰飞虱时,可以每亩使用扑虱灵50g+病毒A50g,或者吡虫啉10g+病毒A50g兑水后进行喷雾防治,对重发区要喷施3次,每间隔4-7d喷施1次。

3、玉米小斑病防治

(1)发病特征

小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发病时叶片出现近圆形病斑,病斑中间为灰褐色,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出现白色霉层。小斑病会阻碍植株光合作用,导致叶片数量减少,植株整体长势走弱。当夏季温湿度偏高、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时极易发生小斑病。

(2) 防治措施

①在播种前对土壤消毒,杀灭土壤中的病菌。科学施肥,控制氮肥和磷肥施入量,增加有机肥施入量,促进植株吸收养分。

②在发生小斑病时,使用50%多菌灵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50%百菌清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4、玉米锈病

(1)发病特征

夏玉米在生长中后期容易发生锈病,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快速传播。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形成孢子堆,当孢子堆表皮破裂后会散发出大量夏孢子,造成病害大面积传播。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病害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扩展,影响籽粒灌浆,对植株整体造成危害。

(2) 防治措施

①在夏玉米种植期间控制田内湿度,当遇到连续降雨天气要及时排水,以减轻锈病危害程度。及时清理玉米田内的残枝,将残枝集中带离到田外销毁。如果发现零星病害植株,则要连根拔除病株,清理残余病体。

②发病初期每亩使用20%粉锈宁乳油100mL进行喷雾防治,连续喷药2次,每间隔7d喷施1次。

5、玉米黏虫防治

(1)虫害特征

黏虫属于暴食性害虫,对植株叶片造成危害。被黏虫啃食过的叶片只剩下叶脉,导致叶片光合作用丧失,阻碍植株生长。黏虫的迁飞能力极强,当一块玉米地发生虫害后,会造成附近玉米地短时间内暴发虫害。

(2) 防治措施

①利用物理防治方法来控制害虫。由于玉米黏虫具有趋光性,可以在田间安装太阳能射频杀虫灯和黑光灯等装置进行诱杀。

②制备糖醋液,配方为红糖350g、酒150g、水250g、醋500g,掺入90%晶体敌百虫15g,将糖醋液放置到距离地面高度1m处,用于诱杀黏虫。或在出苗后,用10kg炒熟麦麸拌入毒死蜱制备成毒饵,将毒饵撒在玉米苗旁边,用于诱杀黏虫。

③在黏虫高发期,每亩使用40%乐斯本乳油75g兑水50kg或辛硫磷乳油100g兑水40kg进行喷雾防治,能够有效杀灭黏虫。

6、玉米螟防治

(1)虫害特征

玉米螟是夏玉米种植中经常发生的虫害,被玉米螟侵害的玉米植株会出现茎秆蛀空、穗粒不全、叶片残缺等现象,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降低夏玉米产量。故此,玉米螟是夏玉米栽培期间内需要重点防治的虫害。

(2) 防治措施

①采用物理防治技术,在田间架设频振式杀虫灯,夜间开灯,对玉米螟进行诱杀。或在玉米螟冬季羽化之前堆沤玉米秸秆,消灭玉米螟。

②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选用4000UI/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50g拌入细沙,药剂:细沙:水的比例为1:25:2.5,将拌好的细沙放入到心叶中。或向玉米田内投放玉米螟的天敌,如黑卵蜂、瓢虫、赤眼蜂等,控制天敌释放数量,借助天敌消灭玉米螟。

③玉米大喇叭口期是玉米螟防治的关键时期,每亩用1.5%辛硫磷颗粒剂0.25kg掺到4kg细沙内均匀拌合,将混合物滴入到心叶处,每株施入1.5g。或者,每亩使用克百威颗粒剂2kg拌入5kg细土灌入心叶。

7、玉米蚜虫防治

(1)虫害特征

蚜虫在玉米开花期会造成严重危害,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在连续高温干热的天气条件下会加速蚜虫繁殖,蚜虫幼虫刺吸叶片汁液,并排泄大量的蜜露,对叶片造成污染,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阻碍植株健壮生长发育。

(2) 防治措施

①在播种前使用70%吡虫啉进行拌种,每100kg种子用70%吡虫啉药剂500g。

②每10株玉米上的蚜虫数量超过500头时,可使用久效磷1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虫啉15g兑水60kg喷施防治,将药液喷施到玉米雌穗上节,以达到良好的虫害防治效果。

8、小地老虎防治

(1)虫害特征

小地老虎主要危害玉米苗期,在地表处咬断幼苗,导致苗期缺苗严重。

(2) 防治措施

在防治小地老虎时可制备毒土撒入玉米田间防治,毒土配方为75%辛硫磷1kg兑水5kg拌入200kg细土。或者,使用90%晶体敌百虫制备成毒饵撒入田间,在夜晚时间段撒入,连续撒入2晚,可以有效诱杀小地老虎。或者,在幼苗心叶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预防小地老虎破坏幼苗。

综上所述,夏玉米在怀远县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怀远县在夏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为确保夏玉米的稳定产量和增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夏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必须选择高产的品种,做好土地的准备工作,确保适时播种,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并且重点实施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此来提升夏玉米的产量。

(作者单位:233433安徽省怀远县双桥集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怀远县黏虫玉米螟
天津地区黏虫迁飞发生特征及监测预报
洛宁县一代黏虫的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怀远县蓝天公益社开展“净山环保”公益服务活动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六月新鲜事
柔软
黏虫和劳氏黏虫形态特征比较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