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纳税
2025-02-14陈萌

2024年12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我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听到爷爷在接电话。
我不知道对方说了什么,只听到爷爷客客气气地说:“谢谢!谢谢!是税前的还是税后的?税前的啊,好,那我尽快纳税。”
纳税?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感到很新鲜,就问爷爷:“纳税是什么啊?”
爷爷说:“纳税是集体和个人依法把自己收入的一部分交给国家,支援国家建设,帮助困难群体,保障国家发展和社会公平。”
“不纳税行吗?”我有点好奇。
“不行,非纳不可。纳税是法定义务。你读五年级了,上《道德与法治》课程老师可能讲过这个知识呀。”爷爷拿出一本红色封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着第五十六条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什么是法定义务?法定义务就是法律规定必须做的事,不做就是违法,违法就要惩罚。一方面,国家收税具有强制性。另一方面,公民纳税应有自觉性。”
“爷爷有什么收入要纳税呢?”我又问。
“我今年在中国全民阅读第一刊《阅读时代》8月号上发表的那篇《从一条小河说起》,最近获得首届废名文学奖,有一笔奖金。”爷爷说,“我身体不好,明天上午请家家(武汉方言,奶奶)到武昌区税务局帮我纳税。”
第二天下午快放学时,“嘀”的一声,我的电话手表收到爷爷发来的信息:“家家上午去税务局帮我纳税,工作人员说需要我本人到场。我和家家现在都在税务局排队纳税,今天不能接你了。你自己回家,过路口注意红绿灯,千万不要闯红灯,安全第一!”
傍晚,我先到家,做了一会儿作业,爷爷和家家就回来了。
“萌宝,纳税成功!”爷爷一进门就高兴地告诉我,“交钱19.8元。我和家家今天坐出租车来回四个单程花了60元。”
“真划不来!”我脱口而出,“车钱是税钱的3倍多,除不尽。”
“哎,不能说划不来,在这个问题上要算法律账,不能算经济账。”爷爷一本正经地说。
“哦!不纳税就是闯法律的红灯。”我恍然大悟,学着爷爷的口气说,“纳税是法定义务,不交就是违法,违法就要惩罚。”
呵呵,我和爷爷会心一笑。
责编:王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