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废名,亦见自我
2025-02-14张家鸿

多年前,我读过废名的《桥》《莫须有先生传》等作品,枯涩、奇谲之感依然存留心间。直至读到《废名圈》,这种感觉才渐渐稀释淡化。品读梅杰《废名圈》,可见到全面、真实,有血有肉的废名。与通过废名文学作品相比,这里的废名更加有烟火气,更有人情味,更加血肉清晰。
废名主编《骆驼草》时,催梁遇春写稿,当得知梁遇春不幸去世,在《悼秋心》中盛赞梁遇春洒脱的文风与优美的意蕴。他担任小学教师时,自编新诗教材,选入郭沫若、冰心、泰戈尔等人的作品,还教小学生写童诗。在黄梅县中任教时的废名,散步时常会被许多学生围绕,他们喜欢听老师讲文学界的趣闻逸事,他也乐意跟学生讲鲁迅、叶圣陶、朱自清等人的作品。当得知周作人生活困顿,废名热心为他募捐,并亲自解囊相助,在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废名依然保持与恩师来往,并在一个寒冬里,为周家送去一车煤炭。这些作品背后的轶事,就是寻常人世与历史风烟中穿行的废名。梅杰借写废名及其关系亲近、相互影响的朋友们,写出一种相互帮助、互相提携与鼓励人际关系,以及和气融融的历史氛围。在这种关系与氛围中,废名是当仁不让的中心。
废名,是梅杰学术研究之路的起点。可以说,是废名“成就”了他。他的处境,让梅杰全身心投入其中;他的作品,引领梅杰前行并给予他及时的长久的润泽。故而,废名给予他什么,在梅杰笔下的展示亦是自然而然之事。见废名,亦见自我。《废名圈》是一部拥有双重“主角”的著作。
梅杰在《我的废名研究之路》一文中说:“学术研究不是孤立的、单向的一种行为,需要投入自己的情感,而情感又需要交流,经过交流之后的情感将升华为一种精神力量,促使你持久地进行下去。”在这篇论文中,梅杰列出他在废名研究道路上的引路人,分别是祖父梅岭春、废名的学生翟一民、武汉大学教授兼废名研究专家陈建军以及冯思纯,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他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换言之,梅杰从稚嫩到成熟、从狭窄到宽阔,从打下废名研究的坚实基础到研究废名之外的更多学术人物,在这段漫长且艰辛的行旅中,他们是引路人、见证者。在《翟一民先生印象记》文章中,梅杰历数与先生交流的点点滴滴,于此表达出真挚、深沉的情感,且在文末总结道:“他真正称得上一个长者、智者和仁者。”人生路上得遇这样的人物,实在是幸运且幸福的。
这样的长者、智者、仁者还有很多。梅杰在《藏书报》上发表了《发掘诗人朱英诞》的文章,陈子善阅读后给他写来一封信,信中对他的学术研究多有鼓励。自此,梅杰得以和陈子善开始长达十几年的学术交往。2011年初,梅杰担任海豚出版社文学馆总监,以此为契机,他先后出版了多种专著。这与时任海豚出版社社长、著名出版家俞晓群先生分不开。“可以说,我在工作上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与他的鼓励、扶持、帮助和信任分不开,应该全都归功于他。”曾经得到过的帮助,梅杰牢记于心。对帮助过他的每一个人,不管是学界前辈,抑或并不出名的普通人,梅杰均充满感恩。

梅杰认为,学术研究史,即个人成长史。“我一向很关注文学史不曾提到的文学家。”寻找失踪者,是梅杰多年以来的学术路径。当然,失踪是相对的说法。废名、朱英诞、朱雯、许君远等人的研究均可见出这种相近的情形。这既是自家学术理想的流淌,亦可见梅杰为人行事之仗义。
在《守本真心》中,梅杰不无慨叹地说:“十多年过去了,回首前尘,很庆幸我较早地发现了自我,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于是一头扎进去,再没有任何人和事能够左右我的选择。”其实,这样的定力不单是《坛经》等佛经带来的,还是废名、许君远、丰子恺、喻血轮等人及其作品给予的影响,也是现实生活中给过梅杰教诲与帮助的所有人带给他的力量。追根溯源地看,是梅杰有定力,够努力,日积月累之后才有的实力。
因了梅杰的奋然前行与他如今取得的成果,《废名圈》是一部充满力量且方向感明确的著作。他前行的脚步扎实、沉稳,不因外力所动;他前行的方向一旦定下,脚步迈开之后便会越发开阔、明朗、大气。
话说回来,梅杰何尝不是“废名圈”中的一员?他是废名的隔代知音,乃废名如今的读者圈与研究圈中的一分子。对梅杰来讲,废名最早“见证”他的学术研究,既是他的研究对象,也是如同背景或氛围一样地存在。没有废名,何来以他命名的圈?其朋友圈不管人数多少、范围大小,都以废名为圆心。废名圈中的相关人物越多,越足以见出废名为人的魅力与感染力;废名圈越大,越足以显示废名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责编: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