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幼儿园幼小衔接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2025-02-14崔丹

科学导报 2025年6期
关键词:榜样行为习惯教师应

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是幼儿成长中的关键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方法、方式和要求上存在差异,幼儿园主要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而小学则更侧重于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在山区幼儿园幼小衔接中,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幼儿从生活、学习等多方面适应新环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文化氛围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山区幼儿园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室里可以张贴一些有关学前儿童的照片、书籍、玩具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与其他幼儿的不同;在走廊墙上张贴幼儿学前儿童的作品和照片,让幼儿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幼儿的相似之处;在班级里张贴一些有关学前儿童的照片、图书,让幼儿知道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这既可以增强幼儿对自己的自信心,又可以增强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规则意识是幼儿行为规范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行为的约束,更是一种道德规范,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需要做到: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则;利用游戏、故事等活动,让幼儿逐渐理解规则;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遵守规则;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作用。

利用游戏、故事等活动,让幼儿逐渐理解规则。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例如,开展的“小兔运西瓜”“小猪赛跑”“水果大比拼”等活动,就是以游戏形式进行的。这些活动在幼儿的印象里是最深刻的,他们能够很好地理解规则,并在游戏中自觉遵守。还开展了《小小故事王》活动,通过讲述绘本故事,让幼儿明白规则的重要性。通过让幼儿听故事、说故事,逐渐理解规则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最后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明白“有规矩才能有自由”的道理,让他们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榜样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它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教师应注意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幼儿向榜样学习。在幼小衔接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幼儿从思想上、行为上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应注重利用集体活动对幼儿进行引导和示范。例如,在做操活动中教师要将正确的动作示范给幼儿看,让他们感受做操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做好每一个动作,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应带领幼儿一起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

注意发现和挖掘生活中存在的好行为。山区幼儿园要注重挖掘身边存在的好行为,并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可以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到孩子在家或在幼儿园都有哪些表现好的方面,然后针对孩子好的方面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同时,教师也应通过观察发现和挖掘孩子好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引导他们进行改正。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教师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由于山区幼儿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因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让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例如,我们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和各种活动安排,并引导家长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既巩固了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培养,又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作者单位:利川市元堡乡公办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榜样行为习惯教师应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