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鹏:高压线上的“手术师”
2025-02-14赖志凯
身穿“绝缘战袍”,头戴“绝缘头盔”,穿梭于15米高空电网间,与1万伏高电压等级的导线“零距离”接触。这是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线缆运检中心配电不停电作业室班长王月鹏在万伏高压下开展带电作业时的工作场景。
参加工作以来,王月鹏发挥专业优势,用高超技艺守护万家灯火,一次次有力保障了国家大型活动用电安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庆70周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及2023年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保电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大工匠”等诸多荣誉称号,被誉为高压线上的“手术师”。
1998年,王月鹏以优异成绩从电力技校毕业,彼时的他本可以选择相对轻松、安全的工作,可他却偏偏选择了最富挑战性的带电作业。
入行第一天,王月鹏的师傅彭新立就十分严肃地告诉他:“电力行业本就是一个高危精细的行业,你选择了带电作业,就是选择了高危中的高危,精细中的精细。”
师傅的教导,王月鹏牢记在心。他开始了勤学苦练。冬天,为了保持臂力和手劲,他在绝缘服内只穿单薄的衣服,十几米的高空,寒风一打即透。他咬牙坚持,戴了三层又厚又笨的防护手套,直到将直径8毫米的螺丝拧得得心应手。夏天,他穿着厚厚的绝缘服,绝缘手套里的温度更是高达50摄氏度,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流进眼睛,他的技术动作仍然标准规范,丝毫不受影响。
正是凭着这份毅力和执着的精神,王月鹏练就了一身超凡本领。2005年,他在北京市电力公司专业技术比赛中获得第一名。2009年,他成为最年轻的带电作业高级技师。
2016年,王月鹏参加了北京市总工会举办的北京大工匠比武挑战选拔赛。比赛时间正值寒冬,为了不影响比赛质量,王月鹏只穿单衣。参赛前,他裹着大衣,围着场地一圈一圈地跑,以求保持身体的温度。轮到他比赛,大衣一脱,他第一个冲到杆下,麻利上杆,利落操作。最终,王月鹏从335名参赛挑战者中脱颖而出,荣膺首届“北京大工匠”。
2023年,王月鹏当选国家电网公司首位同时也是唯一一位配网不停电作业首席专家。2024年,王月鹏又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2007年,他凭借在带电作业方面的精湛技艺和高超的理论水平,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带电作业专家身份参与了多项技术规程的编写,并重新参与修编了《国网北京电力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操作规程》。
2009年,王月鹏迈开技术革新的第一步。为解决线路带电作业时高压引流线摆动过大,易造成作业危险系数高、人员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的问题,他带领班组人员通过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改进,最终研制成功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绝缘引流线支架”,从根本上简化了工作程序,降低了作业风险,缩短了作业时间。
此外,王月鹏还依托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成员围绕“卡脖子”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他先后带领团队研发了“三种快装线夹及其安装工具”“10kV线路档距内绝缘杆法快速断开、接续导线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多项创新成果,获得专利19项。其中,“三种快装线夹及其安装工具”填补了国内J型线夹的空白,在电商平台推广应用,被称为带电作业专业的“教科书”。
如今,王月鹏不仅把师傅教的本领悉数传承,还把自己工作20多年来总结的经验成果,传递给了新一代带电作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