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当学王旦
2025-02-13龙悦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包拯的这首《书端州郡斋壁》,可谓古代为官者清正廉洁的心声写照。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王旦的为官事迹,同样熠熠生辉,为后世树立了一座令人敬仰的丰碑。为官当学王旦,学习他的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和俭以养德。
北宋有一套用人制度,选拔和推举是宰相的主要任务之一。王旦位高权重,有很多人想要投靠他,但在选人用人上,他始终以江山社稷为重。他的女婿韩亿,试图借助翁婿关系谋取晋升,王旦严肃拒绝,一句“为官者当凭自身功绩,怎可依靠亲眷关系”,振聋发聩。这句话,断绝的不仅是裙带关系的后门,更是官场中那股妄图凭借关系而非真才实学上位的歪风邪气。在那个时代,家族关系错综复杂,利益勾结屡见不鲜,王旦能如此坚决,实属不易。他深知,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公正的天平就会倾斜,官场的秩序就会混乱,国家的根基也会随之动摇。
再看王旦对待仆人的态度。王旦有一个旧仆,因犯错而被辞退,在新主家抱怨新主不大方。王旦听闻后却直言:“非其性之不慷慨,乃汝之不良耳。”这是何等清醒与睿智!他不被仆人一面之词所左右,而能从自身管理和教育的角度看待问题。他明白,一个人出现问题并不能总是归咎于外部环境,在评价他人之前,应先审视自身。
此外,王旦还为人称道的是他的节俭朴素。王旦宴请宾客,饭菜从不铺张浪费。粗米饭上桌,客人面露难色,他却吃得津津有味,并言粗茶淡饭最养人。这一场景,将王旦的节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那个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王旦能抵住奢华的诱惑,坚守朴素的生活方式,坚定自己的内心,实在难能可贵。
王旦去世后,真宗皇帝亲临其府第吊唁,看到王旦家中简朴,不由感慨其一生为官清廉,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这份来自皇帝的感慨,是对王旦一生的最高赞誉。他的清廉,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表面功夫,而是深入骨髓的内在品质。他用一生的实践践行着廉洁的思想,不为功名利禄所动,不为荣华富贵所迷。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官员在权力和财富面前迷失了方向,而王旦,以其清廉的品质,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王旦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名相的高尚品质和责任担当。
为官者,当学王旦。一学王旦之自律,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二学王旦之节俭,始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不追求虚荣和奢华,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之风;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上;还要倡导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带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
做官不易,为官之路也充满了挑战和诱惑,但古今中外的好官无一不是像王旦一样廉政为民、勤俭朴素。
图:王俭
编辑:张钰梅" " zhangclaire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