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的变奏曲与狂想曲

2025-02-10周聪

红豆 2025年1期

黑陶的散文《幻城曲》是一部关于城市的变奏曲与狂想曲,香港、深圳、广州,三个重要的国际大城市,是作者观察与书写的对象,也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地理意义上的参照坐标。《幻城曲》与时下流行的游记散文有着明显的艺术分野:游记散文注重的是“景”,自然景观与游览经历的呈现是笔墨所在,而《幻城曲》的气质在于“思”,从具象的个体感受到抽象的哲学思辨,旨在强调个体的独立思考。在形式上,《幻城曲》采取了碎片化的表达方式,真实地再现了对城市的感知。这种认知极具在场感,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捕捉主体在面对城市时的瞬间感受,所见即所写,所写即所思。在书写策略上,《幻城曲》采用虚实交融的方式,城市的自然景观、观察主体的情绪波动、作为材料的历史知识等,共同建构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文本空间。在主题上,《幻城曲》聚焦空间和时间转换中的个体感受,并将这种感受上升到对人类生存处境、城市本质等命题的思考上,从而使得该散文具有一定的哲学韵味。

《港深》从一次乘机体验起笔,“我”在大海与天空之间,离开了地面,一望无际的蓝色映入眼帘。蓝色与黑色的对立,正午与午夜的反差,天空与跨海大桥的位置转换,时空的变化导致了所见景观的不真实感。现实与梦境的界限被抹平了,“我”见到的景观转变成一种幻想,一种高度私人化的体验。银幻之龙是在室内空间中得以展示的,它被贴上了中国传说的身份标签,龙身的造型独特,方便人们行走。作品营造一种新潮的艺术空间,没有章法和规则,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制造了一种全新的秩序。当然,在作者笔下,空间、色彩容易引导人思考身处的位置,进而探讨人的去向与生命的活力等哲学命题。

人潮,源于一个个人的聚集,他们聚拢在一家家饭店内,大快朵颐。作者将人直接器官化,变成了嘴巴、牙齿、胃、肠等身体器官。文中作者罗列了各种饮食符号:京味张北京烤鸭、蔡澜港式点心、星巴克、吉野家……名目丰富,各地有代表性的美味应有尽有。它们是消费主义下饮食文化的代言者,也是人类味蕾优胜劣汰的产物。在纷繁错杂的店堂内,人们吃掉各式各样的食物,“狂欢”一词道出了人们对食物的迷恋与享受。

从对地铁直观感受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显然地铁给作者带来的是灰暗的、消极沉闷的情绪状态,他对地铁空间中的声音、气味、光影的感知充满了排斥感。午夜的东铁线,空荡荡的座椅,“一张年轻男孩的脸”是唯一的生机。不难看出,这一充满商业气息的地理空间让人感到压抑,它失去了生命应有的活力。与地下相对应,人类的活动空间还在向天空延展。电梯为人类提供了向上的可能性,在一座办公高楼前,高度数字是最好的注脚,它说明了大厦的重要性和江湖地位。对于此大厦的介绍,一系列具有商业营销性质的文字,尽显出其高不可攀的气质。但在作者的眼里这一切都显得俗气。在《港深》的结尾,作者对城和世界的本质进行了剖析,“虚无,虚幻”是两个关键词:外在的万物,皆有自身的隐秘之处;内在的自己,也有一种不真实感。城市的虚幻与不真实,与人生的虚无,殊途同归。

《羊城》由十二则片段构成,作者以十二地支加以区分,象征了时空的轮转与更迭。粤式骑楼,当属羊城标志性的建筑了,是该城市的名片之一。一间老式的铜器店铺,满头银发的老婆婆静坐于此,“我”以一种外来者的眼光,观看充满年代感的骑楼、烟酒店、五金门窗店……幽暗漫长的骑楼让人恍若隔世,时间的流逝,在局促的空间内引人深思。岁月凝固着城市的回忆,而骑楼则聚集着古老的故事。莲香楼,广式月饼的代名词,精美的包装与独特的味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味觉的记忆是持久的,它能让人一下子记住一座城市。三元里,一处充满历史感的地名,自然景观与历史场景的融合,在现代的都市与古人相遇,也算是别有乐趣。鳞次栉比的批发店铺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夜晚的嘈杂袒露出其日常的体温,这里有人间的冷暖,有百姓的生活。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陌,一副保存完好的手写春联吸引了“我”的目光,春联的内容中流露出一种闲散、舒适、富足、安逸的生活情调。城市是一处流动的场所,它一头伸入当下,另一头接续历史;城市也是一种多样的、包容的空间,它既有高楼大厦的压抑,也有街头巷陌的温暖。

小炳胜餐厅,精致的饮食器具、食客牌上的广告成为作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材料的选取上,眼前观察到的景象与带有广告性质的说明文字一并入文,却不显得突兀。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文章极具现场感,生活的细枝末节透露出生活的本质。游览詹天佑故居,充满了偶然性。在叙述策略上,家族历史、故居内友人的赠语、对故居自然景观的描述等,共同构成了这则短文的主体部分。深夜出租车司机所放的音乐,与广州旧城区某个潮汕粉店,是令“我”记忆深刻的场景。至于说对司机的印象,与《爱江山更爱美人》《石径》等歌曲的回顾,皆为作者对记忆的打捞。

流花湖公园气质怪异,湖畔的巨型榕树,根须繁密,与广州这座城市共生。湖水彼端的白色建筑,湖面宁静的倒影,“显示出一种无视世俗、超越凡尘的沉思之美”。围绕着流花湖,暮跑的人,打卡拍照的游客,湖面上的黑天鹅、蝙蝠,拼贴出一幅虚实相生的画面。“白云越秀,海珠天河”,用对联的方式来描绘广州城,不失文人雅兴。暮色中漫步在广州城的北京路,作者想起了鲁迅。古代广州城的中轴线,千年古道在脚下顿生历史的厚重感。行走的意义在于与先辈们来一次不期而遇,于现实中寻找历史的印记。古老的码头,遍布孙中山、林则徐等先辈的足迹。与历史相比,白云山更多的是现实感,在高楼上观察岭南热烈的雨和南国晚霞,眼前的景观充满了诗性,“我”赋予了广州城浪漫和灵动的气息。

从结构上看,《幻城曲》略显驳杂和琐碎,作者对材料的选择也相对随性,城市的自然景观、店铺名称的罗列、大厦高度数字的列举、广告的摘录皆是例证。这样的处理方式让整篇散文更加灵活,片段式的记录也便于表达跳跃的思维。《幻城曲》无拘无束、没有章法,却逻辑清晰、言辞准确。城市只是切入点,城市的本质、生命的意义等哲学终极命题才是作者思考的焦点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幻城曲》多了一份理性与深度,也透露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

【作者简介】周聪,湖北武汉人,文学硕士,湖北省作家协会签约评论家。作品散见于《文艺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评论》《儿童文学》《红豆》等报刊。曾被评为《儿童文学》“2012年全国十大魅力诗人”。

责任编辑" "梁乐欣

特邀编辑" " 张"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