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2025-02-08谢彦云龚钰朱清

护理研究 2025年3期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护理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arly postoperative activity pla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tumor type hip arthroplasty

XIE Yanyun, GONG Yu*, ZHU Qing

Hunan Cancer Hospital, Hunan 410219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GONG Yu, E⁃mail: gongyu@hnca.org.cn

Abstract" Objective:Based on the Delphi method,to construct an early postoperative activity pla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tumor type hip arthroplasty,an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early activity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Methods:A research group was established to preliminarily construct an early postoperative activity pla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tumor type hip arthroplast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focus group interviews.Two rounds of expert consultation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Delphi expert consultation method,and the initial draft plan was improved.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tumor type hip arthroplasty admitted to our orthopedic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uided to exercise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mode after surgery,while the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intervened according to the early activity plan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for both rounds of questionnaire were 100.00%,with authority coefficients of 0.860 and 0.885 for expert inquiry,significanc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0.00⁃0.21 and 0.00⁃0.17,and Kendall's W of 0.252 and 0.231(all Plt;0.05).The final constructed early postoperative activity plan for tumor type hip arthroplasty,which included 9 primary indicators and 36 secondary indicators.The total incidence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in one month after surgery.At one month after surgery,hip joint fun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lt;0.05).Conclusion:The construction of an early postoperative activity pla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tumor type hip arthroplasty based on the Delphi method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scientific guidance of patients' early postoperative activity,and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the patients.

Keywords" tumor type hip arthroplasty; Delphi method; postoperative; early activities; complication; nursing

摘要"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早期活动方案,探究早期活动对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回顾和焦点小组访谈初步构建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基于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开展2轮专家咨询完善初稿方案。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骨科收治的100例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模式指导病人活动,试验组按照本研究构建的早期活动方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0.885,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21,0.00~0.1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2,0.231(P均lt;0.05)。最终构建的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共包括9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试验组病人术后1个月内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时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可为科学指导病人术后早期活动提供依据,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Delphi专家函询法;术后;早期活动;并发症;护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03.015

人工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多种中晚期关节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我国每年有3万~5万例骨关节疾病病人实施关节置换术[1]。股骨近端肿瘤疾病作为骨科常见的骨肿瘤类型,通过刮除肿瘤和髋关节置换,能够显著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存期限[2]。然而,对于骨科手术而言,精湛的手术技术为治疗的关键步骤,术后良好的康复也尤为重要。早期活动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临床研究表明,早期活动对改善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3⁃4]。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骨科大手术之一,由于病人病变部位处于躯体骨干重要部位,病人术后躯体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临床相关证据显示,病人在无相关禁忌证的情况下,髋关节置换术后24 h内可下床进行活动锻炼[5⁃6]。然而,受病人个人因素、医疗水平以及临床传统康复理念的影响,导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早期活动的临床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同时,目前临床上也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具有较高科学性的早期活动方案指导该类病人术后活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构建了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并进行了临床应用,以探究其具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的构建

1.1 文献回顾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焦点小组访谈结果,课题小组成员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网、美国指南网、Google学术、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整理归纳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内容,构建方案初稿。检索中文关键词包括“髋关节置换术”“骨科术后早期活动”“快速康复理念”“围术期护理”等,英文关键词为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2020年1月,阅读文献文题及摘要判断是否符合需求并进一步查找全文,根据所选文献的参考文献和相关文献进一步检索。排除无法获取全文、作者不详或无法联系、重复或相似的文献。由课题组2名成员独立提取文献相关指标,意见不一致时由第3人裁决。对最终纳入的指标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初稿方案。

1.2 焦点小组访谈

通过目的抽样方法,选取我科室6名医护人员进行访谈,2人为从事或擅长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医师,工作经验10年以上,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人为骨科护理管理者,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工作经验10年以上;其余3人为骨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6年以上的护理人员,熟知骨科临床护理工作。参与访谈的医护人员均对研究积极性高,能够依据其丰富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最大限度地提供与研究内容相关的信息。访谈共开展2次,提纲如下。1)第1次访谈:您觉得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内容有哪些;您觉得初步构建的早期活动方案是否安全可行,是否对病人有利,是否体现出与目前临床关于术后活动干预的区别;您觉得初步构建的早期活动方案是否全面,有何补充或调整建议。2)第2次访谈:对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内容进行调整;结合前期研究,早期活动干预内容是否全面,有无修改、补充;各方面干预措施在临床具体应用中有无困难或有何建议。汇总当前所有早期活动干预内容,整理、归纳完整方案。

1.3 德尔菲专家函询

1.3.1 函询专家的选择

2019年6月—12月选取14名专家咨询,其中医疗方面专家8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副主任以上职称;护理方面专家6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专家年龄35~56(47.73±5.22)岁;工龄9~23(14.53±3.67)年。专家纳入标准:1)从事临床骨科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与护理工作;2)从事骨科护理教育工作;3)从事快速康复护理实践和研究;4)参与研究积极性高,能够保证配合完成函询工作。

1.3.2 函询方法

由课题小组编制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问卷包括前言、专家基本情况、专家自评表和正文4部分。1)前言致信专家并介绍研究背景资料。2)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职务、职称、最高学历、工作年限、联系方式等。3)专家自评表调查专家对研究问题的熟悉度和判断依据。熟悉度按照“非常不熟悉”至“非常熟悉”依次计1~5分;判断依据包括理论分析、临床经验、同行了解和个人直觉4个选项,按照判断影响程度分为大、中、小3个层次并分别赋值。4)正文为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初稿),每个指标条目按照“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依次计1~5分,并设有建议栏供专家提出建议。问卷以电子邮件形式发放,并通过电话联系确认其是否收到,每轮问卷函询时间限定为1周。第1轮问卷全部收回后,及时统计汇总问卷结果和专家建议,课题小组根据专家函询结果进行方案修订,形成第2轮问卷,并附第1轮结果和统计分析资料,再次发放给专家,为其对新修订的指标条目评价时提供参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专家可靠性检验依据专家权威系数(Cr),权威系数为熟悉程度系数(Cs)和判断系数(Ca)的平均值。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以Plt;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5 结果

1.5.1 专家权威度和意见协调程度

对14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表明专家积极性高。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和0.885。第1轮重要性变异系数为0.00~0.21,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52(Plt;0.05),第2轮重要性变异系数为0.00~0.17,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31(Plt;0.05)。详见表1。

1.5.2 专家意见集中度

2轮专家函询结果显示,一级指标重要性评分为4.23~5.00分,满分比为0.52~0.90;二级指标重要性评分为4.16~5.00分,满分比为0.55~0.89。

1.5.3 活动方案终版

经2轮专家咨询修订,最终确定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包括9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见表2。

2" 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的应用

2.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骨科收治的100例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病人纳入标准:1)股骨近端肿瘤性病变,符合髋关节置换术适应证;2)首次进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3)术后6 h意识完全恢复,病情稳定,具有配合研究干预的能力;4)预计生存期gt;6个月。病人排除标准:1)急诊手术;2)术前存在明显的下肢体活动障碍;3)年龄gt;80岁、体质指数gt;28 kg/m2、既往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史、早期活动风险高;4)合并脑卒中、肌无力、帕金森病等影响研究效果的疾病;5)合并严重精神、心理问题等无法配合研究;6)存在视听和语言障碍,无法正常交流;7)无家属照护。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3~75(57.83±6.48)岁。试验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5~75(58.32±6.53)岁。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经湖南省肿瘤医院伦委会审批[审批号:伦审2020第(02)号],纳入病人和(或)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2.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模式指导病人活动,试验组通过构建早期活动方案进行干预:成立早期活动干预小组,包括2名主管医师、1名护士长、4名责任护士。由护士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早期活动方案的培训,讲解方案具体实施步骤和注意要点,责任护士负责对病人实施早期活动方案中具体干预措施,护士长不定期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针对落实不佳的具体干预措施进行针对性改进。

2.3 观察指标

2.3.1 并发症发生情况

于病人术后1个月来院复查时调查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深静脉血栓、感染、压力性损伤、假体脱位、关节僵硬等。

2.3.2 髋关节功能

运用Harris髋关节功能(Harris Hip Score,HHS)评分表[7]于病人术后1个月时评估两组髋关节功能,该评分表总分为100分,包括髋关节畸形、疼痛、活动度和功能性活动4个方面,得分越高,表示病人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结果

2.5.1 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病人术后1个月内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3。

2.5.2 两组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试验组病人术后1个月HHS各维度得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4。

3" 讨论

3.1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的科学性

本研究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汇总现有科学证据,结合焦点小组访谈,开展德尔菲专家咨询最终构建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保证了方案的科学性。德尔菲法目前在临床护理领域得到了广泛成熟的应用,经过不断改进,德尔菲法已经将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问卷设计不仅包括选择、赋分较客观形式,同时也给予专家充分发表建议的空间,有利于拓宽研究思路[8]。此外,选择的专家均为研究所涉及相关领域、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具有高级职称的相关医护人员。因此,构建的方案全面、科学,更贴切临床实际。本研究通过遴选相关领域的一线专家进行了2轮专家咨询,结果显示,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2轮专家函询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和0.885,重要性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21和0.00~0.1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2和0.231(P均lt;0.05),表明专家对参与研究的积极性高,专家权威性高,专家意见趋于一致。

3.2 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内容分析

本研究构建的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共9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基于循证理念形成的早期活动方案涵盖了术前、术后2个阶段和多个方面,形成了一套全面、完整、动态、连续的方案,体现了早期活动中评估、执行、观察和安全管理的完整过程。王恬等[9]关于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最佳证据总结的相关研究指出,除具体活动内容外,活动前评估、活动中观察和活动安全保障也是病人早期活动干预中的重要事项。本研究构建的方案在术前阶段,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完善术前准备,有利于保障病人认识并接受术后早期活动这一干预策略,为术后早期活动的开展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术后通过饮食管理、疼痛管理、效能提升,有利于消除病人由于疼痛、自我效能低而抗拒早期活动的问题,早期进食也有利于加强病人的体能储备[10]。在早期活动过程中,加强对病人安全保护、症状观察,能够对相关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更好地保障早期活动方案安全、有效的落实[11]。同时,临床护理人员应注意,病人术后早期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原则,从简单运动开始,根据病人耐受和病情允许情况,逐渐提高运动难度,延长运动时间,增加项目,最终充分发挥早期活动的效果优势[12]。

3.3 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应用效果

本研究将构建的早期活动方案应用于我院骨科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结果显示,试验组病人术后1个月内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时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这一结果提示早期活动可有效减少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病人髋关节功能,与张煜卓等[13]相关研究结果一致。研究指出,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早期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认知不足、害怕疼痛、引流管多、体力缺乏等,也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有关[14]。本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早期活动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同时早期活动方案的构建没有局限于活动本身,还涉及到病人认知教育、效能提升、疼痛管理、风险评估、术前准备等各方面,从认知、心理方面让病人接受早期活动,提高早期活动能力,有利于早期活动方案的落实,最终促进了康复效果的改善[15]。李英等[16]相关研究也证实,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早期活动干预中,对病人进行细致的评估,制定专业、个体化的活动方案,同时结合饮食指导和疼痛管理,能够有效消除阻碍病人早期活动的因素,促进早期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

4" 小结

基于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肿瘤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可为科学指导病人术后早期活动提供依据,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康复效果。本研究构建的早期活动方案在临床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后续对方案的适用性和具体效果继续深入研究,同时结合临床实际对方案进行不断改进优化。

参考文献:

[1]" 段丹,宁宁,周宗科,等.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访现状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8):1664-1667.

[2]" 陈超,郭智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S1):151;153.

[3]" 马文婷,肖宁,贺格格,等.早期下床活动对肝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8):1031-1037.

[4]" 谢倩倩,张咏梅,宋凌霞,等.基于BCW理论的早期康复锻炼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7):181-184.

[5]" 倪惠,卢根娣,单亚维,等.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最佳证据总结[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9):44-47.

[6]" 王恬,孙慧敏,金丽娟,等.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21,21(5):59-62.

[7]" HARRIS W H.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an end-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result evaluation[J].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American Volume,1969,51(4):737-755.

[8]" 屈会丽,王盛均,吴雨晨,等.近10年德尔菲法在护理领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21,20(4):72-78.

[9]" 王恬,刘晓宇,武甜甜,等.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研究,2021,35(17):3071-3076.

[10]" 郭中华,杨锐,李迟,等.快速康复外科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2):134-137.

[11]" 倪惠,卢根娣,单亚维,等.基于循证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方案框架构建[J].上海护理,2021,21(7):24-28.

[12]" 谭春尼,李金洪.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6):2869-2873.

[13]" 张煜卓,王成.早期康复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恢复进程和Harris评分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7):129-132.

[14]" 王妍丽,盛维青,吕国翠.精准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2,22(5):342-346.

[15]" 刘姗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关节结核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A01):1348-1349.

[16]" 李英,徐艳华,郭孟果,等.早期下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155-159.

(收稿日期:2024-02-19;修回日期:2025-01-08)

(本文编辑 曹妍)

猜你喜欢

术后并发症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四子散热熨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延续护理模式在HoLEP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