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节好

2025-02-05

学苑创造·B版 2025年2期
关键词:桃符左图守岁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日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春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年节习俗。

人们习惯把春节叫作“过年”,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这是因为春节的起源与“年”的概念形成密切相关。

春节是在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左图是甲骨文中“年”字的写法,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年”字看起来像一个弯腰背着庄稼的人。《说文解字》中也称:“年,谷熟也。”可见,古人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

4000多年前,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只能使用木头和石头加工成的农具耕作农作物,还要抵御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所以要获得粮食丰收并不容易。当辛苦一年,农耕结束时,人们会举行庆祝活动,感谢神灵的赐予,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继续获得丰收。这种庆祝活动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春节。不过,最开始春节的日期和名称并不统一,后来日期才逐渐固定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名称固定为春节,并延续至今。民间又把过春节称为“过年”“过大年”,认为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过年,直到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

从古至今,春节期间形成了很多的习俗。“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首咱们耳熟能详的《春节童谣》里提到了很多的春节习俗,如扫尘、守岁等。下面我们通过诗、画等来看看古人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古诗中的习俗】这一年的除夕,孟浩然来到好友的家里过春节。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大家一起享用美味佳肴、守岁。诗中提到的春节习俗有吃年夜饭、守岁、观看歌舞演出等。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 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古诗中的习俗】这首诗通过描写民间观灯和宫廷歌舞的场景,展现了元宵节热闹非凡的景象,以及人们出门赏灯的习俗。

除 夜 雪

[宋]陆 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古诗中的习俗】这首诗描写了除夕之夜下起了大雪,诗人刚刚倒了半杯屠苏酒还没来得及举杯,便在灯光下用草书写起了桃符的情景。其中提到的过年习俗有饮屠苏酒和写桃符。

除 夜

[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古诗中的习俗】这是一首年味很浓的诗,其中提到很多过年习俗,如大扫除、放鞭炮、守岁等。

在汉朝,每年正月初一,皇帝都会举行大型的朝会活动。这一天,文武百官都要进宫向皇帝献贺礼。而民间的春节宴饮活动通常是一个家庭或家族聚在一起,从除夕晚上开始守岁到第二天天明。左图展现的是一次宴饮活动中,主客一起翩翩起舞的场景。

在唐朝,除夕这天,文武百官都要入宫陪皇帝“入阁守岁”。大家一边通宵达旦地饮酒,一边观看精彩绝伦的演出。演出有杂技、舞马、口技等节目。左图展现的是彩绘陶驯马俑和舞马。

岁朝图是指和过年有关的绘画作品,这类画作中的元素都有着美好的寓意。宋朝岁朝图的主要绘画内容是寓意吉祥的蔬果、鲜花等。右图是宋朝赵昌所画的《岁朝图》,画中描绘了梅花、水仙、长春花等寓意吉祥的花卉,象征新年吉祥如意。

在宋朝,年底,亲朋好友之间会互赠礼物,称为“馈岁”。另外,人们还会通过发拜年名片的方式给亲朋好友送上新年的祝福。拜年名片上不但要写有送名片的人的名号和籍贯等信息,还要写上拜年话,以此表达自己虽然不能亲自登门拜访,但祝福一点儿不少的心意。这种拜年方式在古代极为盛行。左图是由王弘力绘制的《古代风俗百图》中的一幅,展现了明代人们送拜年名片的情景。

明清时期的岁朝图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右图是明朝李士达所画的《岁朝村庆图》,画中展现了乡村里,人们庆贺新年的情景。画面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绘制了长者访友宴饮、燃放鞭炮、敲锣打鼓等年俗活动。

清朝丁观鹏所画的《太平春市图》中一共有16个小场景,展现了新年期间的一些习俗。左图为《太平春市图》的局部图,展现了人们穿着新衣互相拜年、买卖烟花爆竹等习俗。

右图是清朝姚文瀚所画的《岁朝欢庆图》,画中描绘了当时南方地区的人们过年的情景,画中的挂灯笼、燃放烟花爆竹、准备年夜饭等习俗,展现了阖家团圆的热闹场面。

此外,古人过年时还有挂年画、祭祀祖先等习俗。看,在古代,春节期间有这么多习俗,庆祝活动也丰富多彩,其中一些习俗一直传承到了今天,如走亲访友、大扫除等。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咱们的过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还增添了一些“新习俗”呢!玉林北流市丰小学的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介绍啦!

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自己家过年的新习俗,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产生了一些新的节日习俗,但春节辞旧迎新、祈福团圆的核心内涵没有变。千百年来,人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迎接新年,期待来年风调雨顺、事事如意。

当除夕十二点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就让我们辞别旧年,迎接好运连连的新一年的到来吧!

小 贴 士

亲爱的小读者,你家有哪些过年的新习俗呢?请你用照片和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吧!可以把自己的记录在学苑创造微信公众号上分享给我们哟!(温馨提示:春节期间的新习俗还有视频拜年、用视频和相片记录春节、放电子烟花、旅游过春节等。)

猜你喜欢

桃符左图守岁
图画捉迷藏
魏晋南北朝:饮酒,放炮,“守岁”
元日
桃符的传说
元日
桃符的传说
守岁
守 岁
找图形
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