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气溶胶中锶-90分析测量方法
2025-01-31韩玉龙屈庆武王晗
摘要:锶-90是高毒性的纯β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行径与钙相似,是典型的亲骨核素,其物理半衰期和生物半衰期长,环境气溶胶中的锶-90通过呼吸道途径进入人体,对人类的危害主要为时间积累在人体骨骼中并很难排出,引起骨骼组织和造血器官的明显变化,远期效应可以致癌。本文依据相关标准介绍了气溶胶中锶-90的分析测量方法。
关键词:高毒性;放射性核素;亲骨核素;气溶胶
中图分类号:O648.18文献标志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5.01.046

目前,国内对土壤、水和生物灰样品中锶-90的分析测量已有相应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标准规范,但是气溶胶中锶-90的分析测量尚未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本文参考EJ/T 1035-2011《土壤中锶-90的分析方法》,结合平时的实验操作经验,介绍了一种气溶胶中锶-90分析测量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文讲述了用磷酸二(2-乙基已基)酯(P204)萃淋树脂色层分析气溶胶中锶-90的快速法,其方法原理是采用P204萃淋树脂色层柱吸附钇-90,使用6 mol/L的硝酸解析钇-90,硫化铋沉淀去除干扰核素金属铋,加入饱和草酸生成草酸钇沉淀制源,上机测量,根据钇-90计数率计算气溶胶中锶-90含量。快速法分析步骤适用于锶-90-钇-90处于平衡状态和不含钇-91的气溶胶样品。
2试剂和材料
所有试剂,除特别申明外,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蒸馏水。
1)HDEHP-kel-F色层柱(内径为8~10 mm)。装柱(色层柱的下部用脱脂棉填充,关紧活塞)。将制备好的色层粉用0.1 mol/L硝酸溶液湿法装柱,沉积3天以上。
2)P204萃淋树,40~80目。
3)浓硝酸,质量分数为65.0%~68.0%(m/m)。
4)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不小于30%(m/m)。
5)草酸,质量分数为99.8%(m/m)。
6)无水乙醇,质量分数不小于99.5%(m/m)。
7)浓盐酸,质量分数36.0%~38.0%(m/m)。
8)氢氧化铵(或氨水),质量分数为25.0%~28.0%(m/m)。
9)硝酸溶液:6.0 mol/L、1.3 mol/L、0.1 mol/L。
10)饱和草酸溶液:称取55.0 g草酸溶解于500 mL水中,不断搅拌,贮存于试剂瓶中。
11)草酸,质量分数为1%(m/m)。
12)盐酸溶液:6.0 mol/L、2.0 mol/L、0.1 mol/L。
13)锶载体溶液(约50 mg Sr/mL)。配制:称取153 g氯化锶(SrCl2·6H2O)溶解于0.1 mol/L硝酸溶液中,转入1 L容量瓶中,用0.1 mol/L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
14)硫化钠溶液:0.3 mol/L(新配制)。
15)90Sr-90Y标准溶液:约1000 dpm/mL。
16)钇载体溶液(约20 mg Y /mL)。配制:称取86.2 g硝酸钇[Y(NO3)3·6H2O]于100 mL 6.0 mol/L HNO3烧杯中,溶解后转入1 L容量瓶中,定容。
17)铋载体溶液(约10 mg/mL)。配制:称取23.20 g Bi(NO3)3·5H2O,用6.0 mol/L的硝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 L。
3仪器和设备
玻璃离子交换柱、离心机、加热板、电阻炉、分析天平、烘箱、马弗炉、可拆卸式漏斗、低本底β测量装置、土壤浸取装置、酸度计、G4玻璃砂芯漏斗。
4样品的采集
4.1采样设备与过滤材料
气溶胶采样器,一般由滤膜夹具、流量调节装置和抽气泵等三部分组成,取样系统应放置在闭锁的设备中,以防止受到气候的直接影响和意外受损。应根据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滤纸,包括表面特性和过滤效率好的滤材。
4.2采样位置的选择
采样高度通常选在距地面或基础面1.5 m处,注意保持取样系统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有足够大的距离,以防止形成部分气流自循环。采样地点应选在地形平坦开阔、无高大建筑物遮挡,且半径50 m范围内无主要交通公路经过,防止影响气溶胶的扩散、沉降和扬尘影响采样。
4.3采集方法
使用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采集气溶胶,采样体积一般要达到1.0×104m3,采样流量为1.2 m3/min,每一张膜采集48 h,共需要采集3张。当滤膜上收集的灰尘量较多,阻力逐渐变大,进而影响采样的气体流量时,要及时更换气溶胶滤膜。采样结束后要详细记录采样的起止时间、气体工况体积、温度、湿度、样品编号等采样信息。
5快速法分析步骤
1)将醋酸纤维酯气溶胶膜在100 mL坩埚中置于电阻炉上碳化灼烧,然后放在马弗炉中600℃条件下灰化1 h,冷却后,把灰样(以50 g为例)转移到土壤浸取装置中,加入0.5 mL锶载体和1.0 mL钇载体,加入140 m盐酸溶液(6.0 mol/L)加热煮沸1 h,冷却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再用40 mL盐酸溶液(1.0 mol/L)洗涤残渣,收集洗涤液,将上清液和洗涤液合并一起为浸取液。
2)称取30.0 g草酸加入浸取液中,用加热板加热使其快速溶解,然后用NaOH溶液(10.0 mol/L)调节溶液pH值为3;在沸水浴中断搅拌,直到Fe(OH)3沉淀消失。
3)将该溶液继续加热15 min,然后用冷水浴快速冷却至室温,得到带有白色沉淀的亮绿色溶液。过滤白色沉淀,并用1%草酸溶液洗涤。把用滤纸包裹好的沉淀一同放入瓷坩埚中,在电阻炉上加热烘干、炭化,置于马弗炉中于700℃灼烧1 h,然后慢慢冷却至室温。
4)将坩埚里的残渣转入烧杯中,用适量硝酸溶液(6.0 mol/L)润湿残渣,再用浓硝酸(65%~68%)将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1 mL H2O2脱色,将其低温加热至无小气泡冒出,得到透明溶液,溶液体积控制在约80 mL,冷却。溶液调至pH值为1,然后用滤纸过滤溶液。
5)将滤液以2~3滴/秒的流速通过色层柱,记下开始过柱时间和过柱完毕时间,计算出中间时刻t1(作为锶-90与钇-90的分离时刻);分别用50 mL的HCl溶液(1.0 mol/L)和40 mL的HNO3溶液(1.3 mol/ L)以相同的流速洗涤色层柱,以去除色层柱上的杂质离子。
6)用50 mL的HNO3溶液(6.0 mol/L)以4~5滴/秒的流速解吸吸附在色层柱上的钇,收集解析液,加入1.0 mL铋载体溶液,调节pH值为1.0,滴加0.5 mL硫化钠溶液(0.3 mol/L)后产生黑色沉淀,用G4玻璃砂芯漏斗快速过滤,收集滤液。
7)向上述滤液加入5 mL饱和草酸溶液,调节pH值至1.5~2.0,95℃水浴中加热30 min,产生白色沉淀。沉淀转移到已铺有恒重定量滤纸的可拆卸漏斗,抽吸过滤,先后用草酸溶液(1%)和无水乙醇各10 mL洗涤沉淀,后将样品烘干、称重,计算出钇的化学回收率。将样品置于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量净计数率(N),记录开始测量时间和测量结束时间,计算出中间时间作为测量时刻(t2)。
6结果处理
6.1仪器对钇-90的探测效率

6.2结果的计算
用快速法分析步骤测定锶-90时按以下公式计算气溶胶样品锶-90的含量:

7结束语
文章介绍了气溶胶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并用磷酸二(2-乙基已基)酯(P204)萃淋树脂色层分析快速法测量气溶胶中的锶-90含量,这为及时了解气溶胶中放射性核素锶-90含量变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可适用于核与辐射监测的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土壤中锶-90的分析方法:EJ/T 1035—2011[S].
[2]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61—2021[S].
[3]苟家元,李莉,吴耀.环境气溶胶中90Sr分析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四川环境,2021(2):127-132.
[4]王文海,孟庆华,娄云,等.大气放射性气溶胶连续监测大流量空气采样[J].中国辐射卫生,2010,9(4):484-486.
[5]宫增艳,刘陆,黄徽.北京市某监测点气溶胶中90Sr的放射性水平[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8,40(2):127-131.
[6]曲训帅,任晓洁,汪怡.2015—2018年青岛市登瀛监测点气溶胶中90Sr的放射性水平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19, 28(6):688-690.
[7]王晓,邵霞,吕蕴海.海阳市环境介质中90Sr放射性水平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19,28(2):168-170.
作者简介
韩玉龙,男,1988年出生,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核与辐射监测工作。
(编辑:刘一童,收稿日期: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