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童书“走出去”的实践与思考

2025-01-31苏静

传播与版权 2025年2期
关键词:产业创新文化融合法国

[摘要]随着中法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愈加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童书进入法国读者视野。童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是对外展示民族形象和人文精神的重要窗口。文章从内容选题、文化融合、业态创新等角度分析中国童书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渠道,探讨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路径,以期为中国童书走向世界、构建海外传播价值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国童书;法国;文化融合;情感建设;产业创新

近年来,中国童书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国际图书市场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出版规模不断扩大。法国是中国童书“扬帆出海”的主要对象国之一,得益于出版及阅读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参与主体、合作方式的多元化,中国童书在法国的出版传播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路径不断优化。童书作为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产品,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2024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中国童书以其特有的亲近感和感染力,在法国语境中书写成长童话,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延展选题维度: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古老神话蕴藏民族智慧。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传统文化的载体,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些代代相传的经典不仅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还在对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书写了璀璨篇章。海豚出版社2005年改编出版《中国神话故事(法文版)》(Mythologiechinoise);绘本《花木兰》(LaBalladedeMulan)由鸿飞出版社于2015年在法国出版发行,获得不错反响;五洲传播出版社打造的《中国著名神话故事绘本系列中法对照版》(Mythesetconteschinoisillustrés)于2016年面世,以独立分册的形式讲述了盘古开天地、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经典故事;2019年中信出版集团原创国风绘本《洛神赋》签约输出法语版权;由“非”出版社(EditionFei)翻译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化绘本《中国民间童话系列(法文版)》(Contesetlégendesdesethnieschinoises)赞颂美好品质与坚韧意志,展现浓郁人文地理风情,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展出。民间文学是孕育儿童文学的摇篮[1],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儿童读物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出版机构以童书为媒介实现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吸引法国儿童浸润其中,探寻中华文明脉络,感受中国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领略中国河山之壮美、物产之丰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情感表达回归儿童本位。出版机构要掌握点亮童心的密码,必须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观察和看待世界。近年来,优质童书版权输出的选题方向充分体现了业界对儿童心理体验与情感需求的关注。幽默、温情、纯真等共通的情感符号能够跨越语言藩篱,描摹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儿童性格养成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期给予正向引导。讲述北京胡同童年生活的作品《花猫三丫上房了》(L'histoiredeSanya)于2022年由法国巴黎友丰出版社出版。该作品通过展现中国人的友情与亲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深深打动了法国读者。2019年,鸿飞出版社将绘本《团圆》引进法国。该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亲情,在异域语境中实现了与读者真挚的对话交流。同年被译介到法国的《棉婆婆睡不着》(Mamiecoton)同样通过平凡的故事述说含蓄而深沉的爱。童书旺盛的生命力正是来源于丰富的、共通的情感体验。在选题方面,出版机构应注重建立与家庭、社会的情感联结,传递人生智慧,镌刻成长印记。这是童书成功输出的关键钥匙。

生命教育寄寓哲思。童书目标受众广泛且能够辐射学校、社区和家庭[2],因此童书的价值也体现在思想性和育人功能上。法国儿童阅读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辨能力,因此童书输出选题应与这一方向契合。例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苏丹的犀角》(Jem'appelleSudan)能够引导孩子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尊重生命和保护环境。该作品倡导的和谐生态观具有共通性,获得了法国小读者的认可。出版机构通过世界性题材启迪儿童思想智慧,传承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能够获得更多社会效益,增强中国童书的海外影响力。

二、拓展文化融合深度:思想火花的碰撞

多元互动构筑交流桥梁。多元化的体验活动为优质内容的产出与呈现提供了强大助力,展现了中国童书创作与世界接轨的发展视角。通过书展、讲座、论坛、朗诵会、研讨会、签售见面会、创作比赛、亲子阅读分享、研修班及工作坊等丰富的互动形式,中法童书文化交流得以实现立体化、常态化发展。从出版角度来看,大型国际书展是中国图书面向海外进行推广的主要平台[3]。每年春季举行的巴黎图书节(FestivaldulivredeParis)促进了中国优秀作家与法国读者的“零距离”沟通,也为中法出版人合作提供了契机。随着儿童文学热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精品童书亮相中国展区,书写诗意童话,展现了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立项项目、著名作家汤素兰的“汤汤奇幻童年故事本”法语版由东方书局出版社出版并在2024年图书节首发,包含《水妖喀喀莎》(Lesféesdulacoublié)、《再见,树耳》(Aurevoir,souris)、《愤怒小龙》(Pommeetpetitdragon)、《美人树》(L'arbrequirêvait)、《雪精来过》(Lelutindesneiges)与《小绿的樱桃》(LecerisierdeJade)六个故事分册,多位中法儿童文学界知名人士参与首发仪式,并从跨文化角度探讨如何推动中国童书更好地“走出去”。2018—2023年,浪花朵朵童书定期邀请法国开心学校出版社的总编辑阿瑟·霍布施米特来华举办绘本工作坊和研习营,开展童书创作实践指导和交流,助力开拓华语童书“出海”之路。2019年,接力出版社在北京举办中法童书出版高研班,两国出版人回顾童书成长历程,共商运营路径,探究少儿出版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同年,中法绘本阅读推广交流活动在上海举行,业内人士畅谈绘本创意,为中国优秀童书在法国落地推广提供实用性建议。得益于各交流平台的“溢出”效应,更多中法出版从业者和读者共赴文化盛宴,探索童书未来。

协同创作实现跨文化“图文合奏”。相较于传统的版权贸易模式,中国作者与法国插画师的协同创作正成为童书“出海”新的增长点。作为异域语境下文字叙事和视觉语言的“升级对话”,这种“混搭”的创新尝试赋予童书创作更高的自由度和开放性,也为读者提供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使其能够深度感受两种文化的奇妙碰撞,更易于理解作品内涵,实现文化共情。《花木兰》由鸿飞出版社创始人叶俊良进行故事改编,法国艺术家波莱以版画形式绘图,文字表达与艺术创作融为一体,开启跨时空的文化之旅。青年作家余丽琼的《姑姑的树(法语版)》(L'arbredeTata)同样由鸿飞出版社出版,邀请法国艺术家扎宇绘制插图,这位有着数十年图画书创作经验的资深插画师将流动在字里行间的温情用图像语言娓娓道来,诠释生命的瞬息往复。作为“图文合奏”的艺术,绘本在国际出版市场中成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4],不少出版社正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相关人才资源库,为中外作者和绘者搭建合作平台,实现跨文化场域内“言绘”与“图说”的统一,构建“语图共生与融合”的表意格局[5]。

三、加大业态创新力度:多元产业链的构建

全媒体出版打造童书发展新业态。顺应新媒体时代智能化出版趋势、以数字介质为支撑的互动类童书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电子出版物的生产、数字终端的构建加速了可视化、交互式阅读的普及。在儿童出版复合化行业浪潮下,童书出版链条上的中国企业在“技术引进来、实物产品走出去”方面迎来更多机遇[6]。伴随纸质读物的数字化发展,多家出版社正致力于从选题论证、组稿编辑、市场定位、版权贸易、海外运营、数据分析等各个环节进行资源的动态整合,精准绘制用户群体画像,重塑多层级、多模态、可溯化的传播路径。巴黎图书节动漫精品图书展区(BDetAlbum)的有声童书等数字化读物获得不少法国读者及儿童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多媒体新兴出版业态使叙事模式更加丰富和立体,增强了作品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为出版机构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更开阔的平台。

全渠道营销推进传播网络转型。读者智能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加速了童书运营从线下到线上的多向度拓展,互联网社群生态圈的建立成为童书传播体系的新亮点。自媒体、商业频道、网络读者社区等构成全媒体传播矩阵,为出版机构、作者、读者提供了即时分享和交流的多维空间,形成“泛在式阅读”友好环境。儿童思维活跃,情感表达细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迅速适应新媒体阅读语境。“谢逢蓓Solene爱童书”等一批关注度较高的公众号致力于推动中法儿童读物交流互鉴,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输出。新媒体凭借语言风格活泼、受众黏性高、互动性强及辐射面广的特点,成为出版机构的主流营销渠道。其与出版业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出版机构打造中国童书特色品牌,提升中国童书的国际知名度和销量,从而加速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外译和传播进程,激励更多创作者在儿童文学领域耕耘。

全内容产品开发升级文化创意产业链。在数字化传播和全球传播背景下,少儿数字出版“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形态与价值创造方式发生了改变[2]。儿童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为出版产业创新提供了灵感来源,出版机构以内容为依托对儿童文学资源进行深度开发,通过文创孵化及影音联动等跨界协作模式提升童书的“附加值”,延伸生产消费价值链。当下,童书品牌的形象塑造和运作机制走向成熟化,形成了阅读输入与输出双向衔接的立体格局。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联合创立的“中国原创绘本少儿国际中文课程项目”推动语言与文化教育紧密结合;曹文轩奇幻文学作品“大王书”系列在具象空间描摹童真童趣,为儿童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获得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历年“中法文化之春”(Croisements)组织的绘本共读、亲子嘉年华等少儿活动,提供了文化创意展示和交流的舞台。出版机构应充分发掘童书“成长引路人”的功能和价值,围绕幼教赛道发展相关文创产业,通过跨际互动建立产学研联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

四、结语

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法国非常重视“浸润式”儿童阅读环境建设,其“阅读与学会阅读”政策(Lireetfairelire)迄今已实施超过二十年,“读书小冠军”朗读比赛(Lespetitschampionsdelalecture)已连续举办十余年,“一刻钟阅读”活动(leQuartd'heuredelecture)从2022年起在各级学校全面铺开,以提升儿童阅读素养。据法国出版商协会(SNE)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连环画、漫画类图书占据了2023年法国图书市场份额的16.7%,仅次于文学类书籍;在2023年境外引进书籍的法语译本当中,绘本、连环画共计2895部,占据译本总数的24%[7]。各项数据均显示,童书出版是充满活力、生机蓬勃的领域,而目前中国童书在法国市场的译介和传播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站在时代潮头,童书出版从业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世界阐释中华文明和价值观,传递美好情感与人生哲理,点亮童心,沟通世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蒋风.中国儿童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2]王壮,罗晓薇,王天娇.我国少儿数字出版走出去的价值创造与创新发展建议: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的分析[J].出版广角,2023(03):28-34.

[3]姚建彬.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吴熙,薛景文.从二维到三维:绘本读物视听传播新路径[J].中国出版,2024(07):35-39.

[5]喻子涵,鲍远福.跨媒介文学演变及其生产与传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6]陈虹虹,卿志军.中外童书出版合作的新模式探析[J].出版广角,2019(11):14-17.

[7]L’éditionenperspective,rapportd’activitéduSNE2023-2024[EB/OL].[2024-12-01].https://www.sne.fr/actu/ledition-en-perspective-le-rapport-dactivite-du-sne-2023-2024-est-disponible/.

猜你喜欢

产业创新文化融合法国
法国(三)
法国(一)
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伙伴竞争与合作关系研究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无锡高新区产业创新发展之浅谈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