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180斤的女孩决定不再减肥
2025-01-28快手We我们工作室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07/jZs9VnKudmLAFzeKNJfgou.webp)
沸别,一个在自卑中挣扎了27年的大码女孩。
小时候因为胖,她常被同学拿来当笑谈;学了9年舞蹈,因为身材不好被学校拒之门外;谈了4年恋爱,仍被男朋友嫌弃;做短视频后,因为“穿衣自由”而遭遇网络暴力。她曾因为身材陷入很深的自我否定,在与减肥不断抗争又失败后,她最终与自己达成和解,接纳了自己,爱上了自己自信的模样。
沸别的故事并不是一部胖女孩打破主流审美、对抗肥胖的剧集。她的经历更像是剥洋葱般讲述了一个内心敏感的女孩,如何被肥胖困扰很多年,又如何一步步重建内心秩序,在镜头内外勇敢做自己,并尝试去给更多像她一样的大码女孩以力量。
大码女孩的穿衣自由
“现在的女装市场已经容不下我了。”
“95后”女孩沸别发现,她在线下很难买到称心如意的衣服。沸别现在的体重是184斤,很多衣服起码要穿XXXL。早年140斤时,她还能穿L码的衣服,170斤时她还能买到XL码的衣服。但这几年,她的衣服几乎都是无性别穿搭的特大码。
大码服装并非M码的放大版这么简单,其打版流程更复杂,大多数商家出于利益考量,只能在流行趋势的挤压下灵活调整版型和尺码。
就拿M码来说,其标准定义是高1.6米到1.65米,体重在100斤到120斤的女性适合穿的码数,是服装尺码里的中尺码,也是大部分人的标准体型。然而,很多这个体型的女孩发现自己根本穿不进有些M码的衣服。这会让她们陷入怀疑—是我不够瘦吗?
尺码的缩水对女性的身材要求愈发苛刻,也让大码女孩的处境更加尴尬。很多时候,沸别买衣服不是碰壁就是碰运气,她会带着羞耻感在商场怯怯地问:“这件我穿得下吗?”
大码女装的痛点成了沸别做服装创业的一个动力。做直播带货以来,沸别选品坚持“标准尺码”。经常有粉丝跑到她的直播间说:“姐姐,你们家的衣服L码是120斤到140斤的人能穿。你知道吗,我虽然125斤,但平时要买XXXXL的,太夸张了。”
不仅是尺码,沸别现在选品时对风格和质感越来越挑剔。以前买大码女装,大家最在意能穿,现在越来越多的大码女孩不仅要求合身,也想要好看、时髦、出众。
这其实也是沸别穿搭风格的转变。以前的她不修边幅,一双球鞋、一个双肩包、一条牛仔裤走遍天下。其实,这样的穿搭不过是她生活中的保护色:“这让我在人群中不那么容易被关注,不那么容易因为身材被嘲笑。”
自卑的心理高墙是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构筑的。为了打破这堵墙,沸别用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她开始做穿搭分享,拍短视频。她总是说:“因为身材被嘲笑,但我不应该闪耀吗?不应该渴望人生舞台上有一束光为我而亮吗?”
2023年5月,沸别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条旗袍,穿上身,觉得自己像画里走出来的胖姑娘,忍不住想要分享自己的喜悦,就去拍了一条国风舞蹈视频。
这个在她看来平平无奇的视频随后几天在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爆火,全网播放量过亿。她也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很多人跟着她学穿搭,在评论和私信中表达了对她的喜爱。
这让沸别萌生了做服装创业的想法。“既然很多大码女生买不到好看又合身的衣服,那我就自己来帮她们做。”
因为“敢穿”,也经常有人在沸别的视频下面吐槽,“穿上旗袍后的肚子太吓人了”“缺点全都暴露出来了”“诠释了什么叫胖”……沸别会下意识辩驳—谁规定我们胖子就不能穿吊带连衣裙了?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07/GMooUuGbbw2MtiXLKNGF5T.webp)
大码女孩穿衣自由的自信被沸别带到了更大的舞台。在快手时尚举办的“老铁时装周”村潮大秀现场,沸别作为模特,身穿黑色旗袍登台走秀。镜头下,她迅速进入状态,昂首挺胸地暗自想着“我就是天底下最美的人”。别人可能会担心服装和动作是否太浮夸,但她没有这个顾虑:“我只是知道,我要展现我自己。”
“这么胖看不出来是跳舞的”
在走秀前,沸别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当你有机会走到舞台中心时,你就要尽情展现。”这种想法是从小学习舞蹈时被灌输的,演出上台前老师都会说:“你们在台下练了这么久就为这一分钟,摔倒了没关系,站在舞台上就要保持状态。”
沸别从3岁开始学舞蹈。练了9年,她获得过奖项,参加过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录制,也参加过国际比赛。在长沙市与韩国龟尾市的一场文化交流访问演出中,第一个翻完跟斗站起来的就是沸别。为了这个动作,她的脸被刮出了一条血痕。演出落幕,观众看呆了,向小演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2009年,12岁的沸别从长沙到北京考学。在此之前,沸别对自己很有信心:“我觉得我有表现力和柔韧度,节奏好、乐感好,可能就是矮了一点儿。”但参加了北京的考试,她猛然发现自己不是吃跳舞这碗饭的人:“我个子矮,四肢短小,我的身材完全达不到舞蹈学院的标准和要求。”
沸别坦言,自己是从小胖到大的女生。她从小就能吃,她的身体比同龄的小孩壮实得多。在上小学时,沸别的体重就开始飙升,成了班里穿最大尺码衣服的女孩。艺术团汇报演出,很多剧目根本没有她穿得下的衣服。她只能把衣服拿回家,让妈妈改一下。
身材的硬伤在北京被彻底放大。沸别清楚地记得,她当时跳自己最拿手的胶州秧歌,她能感受到考官那种眼神一亮的惊喜,但最终未被选择。落榜那天,母女俩在公园内抱头痛哭。
一轮又一轮的失败,彻底击碎了沸别的自信心。她热爱舞蹈,但不得不放弃,因为她意识到舞蹈可能没办法成为人生的出路。回到长沙,她假装生病以逃避训练。妈妈可能也感知到了,没有强求她。母女俩就这样心照不宣,选择性地将舞蹈遗忘。
肥胖引发的连锁反应让沸别陷入无止境的情绪内耗中。成年后,身材焦虑如影随形,减肥也成为生活的主旋律。为了甩掉这身肥肉,她试过各种极端、苛刻的减肥方式,但因为种种原因,减肥最终都以一次次反弹告终。有时候因为多吃了一块肉,她会开始后悔、反思和自责。
更多的压力和焦虑其实来自外界。队伍里她总是体格最大的那个,很多大人会以玩笑的口吻说:“看你这么胖,真看不出来是跳舞的。”那时候她只是默默忍受,还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身体羞辱。
所谓身体羞辱,就是以任何形式对他人身体发表负面的、带有侮辱性的、不恰当的言论或表示出态度,又或者是以主观性极强的审美标准去评判与之不符的人的身体的行为。那时候沸别或许还没意识到,身体羞辱给一个女孩子带来的影响是终生的。
180斤不配拥有爱情?
在沸别漫长的、反复的减肥生涯中,身体羞辱从未远离。
小时候不论是邻居还是同学,都会给她起各种有关胖的外号。到了高中和大学,这样的事情鲜少发生,但一直以来,身材焦虑在她身体里不断发酵,她学会了拿肥胖“自黑”,让自己免于被讨论,她会小心翼翼地遮掩自己的自卑和焦虑。
更让沸别没想到的是,身材歧视也隐秘地发生在她的亲密关系里。她和前任在一起4年,对方还是不会在马路上大大方方牵她的手。“那次我们在宁波玩,他为了避开和朋友撞见的尴尬,愣是把我拉到东钱湖去晒了一整天的太阳。”那一刻沸别终于醒悟,“能感受到这个人是欣赏我的,是喜欢我的,但我的外貌似乎还不够资格存在于他的朋友圈里”。
180斤是不是不配拥有爱情?沸别心想,似乎只有漂亮和瘦的人才能拿到被爱的入场券,于是她去健身房减肥,学化妆学穿搭,努力创业挣更多的钱,和喜欢的人小心翼翼地说话,她努力讨好、迎合,去弥补自己的不漂亮。“可是,有用吗?要多漂亮才算漂亮?”
没有得到肯定的关系,背道而驰的人生选择,让两个人的关系渐行渐远。在那之后,沸别把自己扎进事业中。这些经历让沸别决心开始改变—不仅仅是改变自己的身体,也要用一个更强大的内心去影响和改变他人。
2019年,沸别开始了她的民宿创业。从上班族到民宿小老板,她逐渐得到客户的认可,很多房客在平台上给她写几百字的小作文,说她人很好,服务很周到。这次创业经历让沸别感受到从来没有过的他人的肯定,这是她在放弃舞蹈后第一次建立自信:“原来我也是有价值的、会闪光的人。”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07/KzLqNjD2t5gWmYWnTXFXHa.webp)
后来,沸别看了一档街舞综艺节目,看得热血沸腾,决心重拾舞蹈,找回年少的热爱。她终于鼓起勇气直视全身镜里的自己,这才有了那个很多人在快手上看到的会跳舞的胖女孩。
重新对自己敞开心扉后,更多的惊喜还在等着她。沸别收到了快手时尚的邀请,邀她和明星一起合作拍摄一支短片,传递“快手女性力量”。收到消息那天,沸别感到难以置信:“怎么可能会是我?我只是籍籍无名的小透明。”激动的心情平复之后,她要做的就是在拍摄中把最饱满的状态拿出来:“既然我已经获得了机会,我就要惊艳所有人。”
这支短片里,沸别有一句台词:“穿XL就是特别吗?非要说特别,只能说我觉得我,特别漂亮。”“特别”是别人下的定义,她只想做真实的自己。
被爱的前提是爱自己
在短视频平台走红让沸别鼓起二次创业的勇气,她决定让更多大码女孩实现穿衣自由。沸别立马冲到广州找工厂,做了她大码女装生涯的第一批货,但结果是全部滞销。
那时候,沸别认为大码女孩就应该更自信大胆,怎么漂亮怎么穿。所以在做第一批货时,她选了很多自以为性感、前卫的衣服。但后来她发现,很多大码女孩承受着来自身边的身材歧视,无法放开束缚去打扮自己。“对她们来说,其实不是胖的问题,而是自我认同的问题。”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07/D2mmpdT8MosMEVcU9uq4dS.webp)
自己认为好看的衣服反而卖不好,这让沸别开始反思:是不是我做得不够极致?是不是我不够坚定,不能让她们相信自己可以勇敢尝试?最后她得出的结论是:“我不应该只是在录影棚或直播间夸它好看,我应该去户外,去大街小巷,去人多的场合里穿上它跳舞。”
于是,沸别穿起短裙,去写字楼下跳,到人群中跳。她穿上一件玫红色的碎花吊带裙去三里屯逛街,不停有人望向她。“可我一点也不紧张。”那天,沸别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我还是更喜欢穿成这样,这才是我。这才是我喜欢的样子。”
“对抗身体羞辱最大的武器,就是你的能力和本事。因为当你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哪怕依然有人会对你的身材进行抨击,你也不会因此丧失自信。”沸别说。
但其实直到现在,沸别仍没有彻底对身体羞辱产生免疫。面对冒犯人的话语或批判,她选择正面回击。但如果是说她腿粗、不好看,说她的穿搭暴露了肥胖的缺点,她选择接受。“这些其实没有恶意,因为审美是主观的,但审美不能凌驾于他人的尊严之上。”
以前为了瘦,为了爱情,她拼命去迎合和讨好,拼命减肥。后来,她的身材没有变,但心境变了,她终于想明白,被爱的前提不一定是漂亮,是爱自己、懂得欣赏自己。“我现在依然胖着,但那又怎样?我开始发自内心地欣赏我这个胖女孩。”
沸别说这些并非否定自律,提倡放纵。“我不能因为我胖,就鼓励所有跟我一样的女孩自暴自弃。”她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会接纳自己。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与“缺陷”共处,而不是感到羞耻,更不要因为别人的冒犯而过分苛责自己,甚至厌恶自己。
(撰文:张先森,图片:快手时尚创作者—福饮沸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