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绽角
2025-01-27慧雄
“你必须去上补习班!”妈妈歇斯底里地喊道,尖锐的声音在客厅里炸响。儿子小荷愣愣地看着妈妈,手指紧紧地绞着衣角,嘴里嘟囔着:“不去,不去。”
小荷生长发育迟缓,说话、走路都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
妈妈性格偏执,不顾众人的劝说,执意早早送小荷入园上小托班。幼儿园教学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小荷基本上还能够适应。可是上了小学,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小荷的理解能力有限,许多简单的知识对他来说都很困难。
为了让小荷跟上学习进度,妈妈决定送他去补习班。
“有必要吗?”爸爸有些迟疑。
“我儿子一定可以靠知识改变命运!”妈妈声嘶力竭。
“家里的经济情况你不清楚?”
“再困难我也要坚持!”
她义无反顾地送小荷进补习班。没多久,补习班的老师向她反映:“小荷妈妈,小荷适应不了这里的教学进程,并且经常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同学听课。”
妈妈红着脸向老师道歉,恳请老师谅解包容,表示会教导小荷改正。
几天后,小荷又犯错了,下课时,他吮吸一根不知哪里捡来的吸管玩。
“万一不小心咬碎了,口腔会被划破流血的。”老师害怕小荷再做危险的举动,委婉地劝退。
妈妈只好去找下一家补习机构,就在这个当口,国家实施“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补习机构有的停业,有的不再开设义务教育阶段文化课程。
没地方补课,妈妈下班后就陪着小荷一起学习,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给他反复讲解。小荷注意力很难集中,那些复杂的知识对他来说就像天书,但妈妈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教。
有一次,小荷怎么都记不住一个单词,他开始烦躁起来,把书本扔到了地上。妈妈默默地捡起书本,眼中闪着泪花,依然微笑着对孩子说:“儿子,没关系,我们慢慢来,你是最棒的。”
一次测试,小荷的成绩居然有了一点进步。妈妈高兴极了,她仿佛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儿子穿着高中校服、戴上学士帽的样子。
可这曙光像萤火虫的光,闪一下就忽的灭了。
小荷的成绩依然不太理想,爸爸说妈妈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两人大吵一架,可妈妈依然固执地坚持着。
有一天,小荷在上课时突然晕倒,妈妈接到老师的电话吓坏了,急忙赶到医院。医生告诉妈妈,孩子的身体无法承受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并且,他的智力水平恐怕也很难在学业上达到妈妈的期望值。
妈妈感觉自己的世界崩塌了。她坐在小荷的病床边,看着昏睡中的儿子,泪如雨下。多年的坚持,美好的梦想,无数个日夜的陪伴和教导,难道都失去意义了吗?
爸爸对妈妈说:“儿子或许有体育方面的天赋,我们不如试着朝这方面培养他吧。”
他讲起一件事:
“一天,我带小荷在体育场看运动员训练短跑,他听到发令枪响,也和运动员一起跑,那速度快得惊人。”
看着孩子憔悴的脸,妈妈妥协了,儿子的童年需要快乐,而不是那些强加给他的梦想。或许,该为儿子寻找一条更适合他的路,一条充满阳光和欢笑的路。
通过训练和选拔,小荷进入市田径队,后来,他入选省队,在比赛中不断获得佳绩。
田径场仿佛是他与生俱来的舞台,他在风中飞驰,闪耀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