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王
2025-01-27孙博
太阳刚落山,高温依然笼罩着大地。年近古稀的老李来到前院,给花草浇水。放眼望去,草地碧绿,繁花似锦,他乐得哼起了如意调。
两个月前,他从中国来到加拿大探亲,一下飞机见到前后院的花草一片枯黄,就知道儿子大刚工作有多忙了。老李是个花匠,退休前一直在公园工作,没有他救不活的花草,素有“花王”美誉,还拿过不少奖呢。他的眼里从来容不得枯黄,翌日就开始行动,每天给花草浇水,还施了肥。
老李吸了一口烟,美滋滋的。这时,一辆车子停在门口,下来一位王姓华人,他是市政府的员工,双方用中文沟通。原来,为了对付严峻的干旱,枫城颁布了史上最严“限水令”,居民每星期只可为草地浇水一次,李家门牌号是双数,被限定在周六浇水,而今天是星期三。
显然,老李违规了,需要罚款两百加元。折算下来,要一千多人民币啊!老李死不认账,说记错时间了,王先生说这条街上的草地都是黄色的,唯独他们家这么绿,没有少浇水。双方唇枪舌剑,左邻右舍都来看热闹。
恰在这时,儿孙一起回家了。大刚向王先生问清缘由,连说抱歉,接过罚单。小虎拖着爷爷的手,三步并作两步回屋去了。
关上门,大刚劈头盖脑就是一句:“爸,我在这儿住了20多年了,你让我这脸往哪儿搁?”老李答:“放心,这钱我出得起。”大刚提高嗓门:“这不是钱的问题!再说,也不可能用您的钱啊。”
小虎插嘴:“就让爷爷放点血吧,当是买个教训。”老李感叹:“我这孙子啊,厉害着呢,以后准能做个大律师。”小虎嘀咕:“咱还想当法官呢。”
其实,为了浇水的事,大刚没少跟父亲争论,有一回还吵架了,连刚考上法学院的孙子也批评爷爷。老李以为儿孙吓唬他的,谁知道会动真格儿的。
老李纳了闷了,偌大一个城市,怎么就他被逮个正着呢?大刚说肯定遭人举报了。老李说十之八九是对面的老太太干的,因为他每次浇水时,她总是皱起眉头;也有可能是隔壁的胖子举报的,因为从来没见他笑过。大刚说谁举报都不重要,关键是吃一堑长一智。老李当即答应,只能入乡随俗了,打死再也不敢违规浇水,一旁的孙子拍手叫好。
一家人吃晚饭时看中文电视台,中国某地发布干旱预警的新闻引起了老李的关注。他让儿子尽快将这儿的“限水令”翻译成中文,连同自己被罚款的事,都发给了老园长。
老园长当天就发来微信表扬他,说这个“限水令”值得借鉴,已转给现任园长了。老李高兴得好几天没睡好觉,果真应验了那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过了几周,李家的草地都变黄了,花也低下了头,真是急死“花王”了。在这当口,老天下了一场及时雨,老李马上将家里的盆盆罐罐拿到室外储存雨水。雨停后,他到车库内找来一个大垃圾桶,将盆罐里的水倒入,满满的一大桶水,也够浇一次花草了。
儿孙回家,见到水桶,都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大刚又去买了两个大桶和水龙头配件,老李三下五除二,就改装成屋檐接水桶了……
一个月后,王先生的车子经过李家,特地下车观赏茂盛的花草,夸奖老人家是名副其实的“花王”。老李急着跟他解释,是用雨水浇的花草。王先生说他的孙子早来备过案了,不会再开罚单,而且还要大力推广他的经验。
王先生刚想走,老李拽住他的手问:“那你能告诉我,上回是谁举报的吗?”王先生答:“这可不能说,我得保护人家的隐私。”这时,小虎匆匆走来,双手作揖:“爷爷,对不起,是不肖子孙举报的。”
老李怒发冲冠,举起手要打孙子,被王先生一把拦住了。老李自言自语:“真是六亲不认啊。”王先生劝说:“花王啊,您的孙子这么有正义感,您应该感到自豪啊。”
大刚边走过来边说:“您孙子以后,可是要当大法官的。”老李说:“看来,你早知道了。”大刚答:“昨晚才知,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凉拌呗!”老李话音一出,大伙都笑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