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梅诗韵图

2025-01-27卢章平郑为人

金山 2025年1期
关键词:雪梅赛珍珠诗韵

在美国青山农场赛珍珠故居的静谧一隅,珍藏着一幅日本近代绘画瑰宝——《雪梅诗韵图》。此画出自名家鸿立(全名河上鸿立,字正鹤)之手,创作于昭和八年,即公元1933年的深秋。

画面之中,一枝老梅傲然挺立,枝干如铁画银钩,苍劲有力。白雪皑皑,轻轻覆盖于梅枝之上,而红梅则在这银装素裹中傲然绽放,犹如点点火星,照亮了冬日的沉寂,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画作的右上角,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触题写着优美的诗句:“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薄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落款处,“六十五叟鸿立”的字迹遒劲有力,标注的创作时间“岁在昭和八年癸酉仲秋”更添一份历史的厚重。画作之上,鸿立的常用印章“笔端金刚杵”与“河仲正鹤”赫然在目,不仅彰显了其艺术身份,更凸显了此作的珍贵与不凡。

鸿立,这位来自日本三重县的绘画大师,生于1868年,以其精湛的花鸟画与山水画技艺在日本画坛独树一帜。他尤擅描绘梅花与雪景,作品风格独特,充满诗意。题跋之中,往往蕴含深意,令人回味无穷。鸿立不仅深谙传统日本画之精髓,更巧妙地融入现代艺术之元素,使得其作品在当时乃至后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画中题跋所引之诗为南宋晚期诗人方岳所作。方岳曾在镇江短期为官,其诗文《望江南》中的寿邱山位于现在的江苏大学梦溪校区。诗与画面中的雪景、梅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深沉、宁静的意境,展现了鸿立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雪梅诗韵图》与诗产生了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此画作为赛珍珠故居的珍藏之一,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赛珍珠,这位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在镇江度过了18载春秋的美国作家,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的故居不仅记录了她与中国的不解之缘,更成为了连接中美文化的重要桥梁。《雪梅诗韵图》为我们了解赛珍珠的艺术品位和文化视野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在欣赏这幅画作时,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到梅花与雪景的绝美搭配所带来的视觉盛宴,同时也能领略到诗词与绘画相互辉映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这不仅是一幅画作,更是一段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文化传奇。

猜你喜欢

雪梅赛珍珠诗韵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赛珍珠研究所简介
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陪伴成长,一路花开
——记荣成雪梅读书写作团队创立人杨雪梅
21世纪中国赛珍珠研究述评
在诗歌中遇见冬天
菊花诗韵
离家出走的男人
离家出走的男人
四季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