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绘美好蓝图 共享幸福苏州

2025-01-23万宏蕾

瞭望东方周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苏州
幸福苏州

对于城市而言,何谓幸福?

“我的理解是,当晨光初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沐浴在憧憬之中,人们在这里追逐梦想,彼此关爱,共同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美好。”苏州市副市长查颖冬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

幸福的日子,来自于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苏州制定出台稳经济促发展等举措,建立“亮晒比”等工作机制,推动经济回稳向好,2024年前三季度苏州市GDP增速与重庆并列全国重点城市首位。

苏州拥有配套全球的产业能力。全市集聚工业企业16万家,构建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3大万亿级产业集群,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中国乃至世界众多产业链的发起点和连接点。

苏州拥有旺盛多元的消费场景。首店经济、直播经济、平台经济繁荣发展,长江文化节、文博会、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精彩纷呈,大型演唱会、体育赛事火热举办,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苏州拥有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超1.8万家外企在此集聚,175家境外世界500强在苏投资项目接近500个。累计使用外资超1600亿美元,居中国第三。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30年间从“池塘洼地”变成“创新之城”,树立了两国合作的生动样板。中德、中日、海峡两岸等开放平台持续深化,助力苏州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平台最多的城市之一。

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至今仍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举全市之力推进科技创新

幸福的日子,来自于高科技创新。

苏州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近些年,苏州致力于打造高能级平台,举全市之力推进科技创新,苏州实验室、“一区两中心”等重量级科创载体纷纷布局;培育高科技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引育高素质人才,建立苏州青年科学家发布制度,持续拓展全球引才矩阵,集聚高层次人才超过42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超390万人,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中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

通过构建高活力生态,秉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苏州目前已经成为资本布局长三角、布局中国的首选地之一,先后被世界银行、《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连续五年入选全国“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更高水平的“民生七有”

幸福的日子,来自于高品质生活。

苏州始终把人民幸福安康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每年把80%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入到民生领域,持续打造更高水平的“民生七有”。目前,苏州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4岁,建成了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连续12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苏州享有更加便捷的交通。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实现“九线联运”,乘坐高铁20分钟直达上海,与周边城市1小时快速通达。

苏州享有更惬意的时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至今仍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拥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9座古典园林和大运河苏州段2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昆曲、古琴艺术、宋锦织造技艺等多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遗产典范城市”。阳澄湖大闸蟹、“洞庭山碧螺春”等特色农产品声名远扬。上午吃苏式面、逛园林,下午听评弹、游古巷,已经成为众多苏州人的日常。

苏州享有更全面的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率再攀新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稳步提级,“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龄友好型社会加快构筑,努力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照顾。

下足“绣花”功夫

幸福的日子,来自于高效能治理。

苏州下足“绣花”功夫,以安全为要、法治护航、数字赋能,加快探索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路子,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

“智慧苏州”场景全面拓展。苏州开发出一批“切口小、方法巧、效果灵”的数字化应用,通停通付、一梯通管等“小巧灵”便民服务项目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韧性城市”体系加快建立。苏州着力在“软件、硬件”两个方面下功夫,持续强化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苏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苏城善治”品牌不断擦亮,先后获得“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等称号,3次被中央综治委授予“长安杯”。

“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苏州考察时说。

“这是对苏州的至高评价,也是对我们的最大鼓舞和激励。”查颖冬说,“展望未来,苏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开放包容,积极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做法,精心构筑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全力以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

猜你喜欢

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虹美术馆
参展“丝绸苏州2020”的思考与启示
园林之城——苏州
苏州W酒店
苏州大冢:十年磨一剑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