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市烟火

2025-01-20查晶芳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5年1期
关键词:卖菜夜市煎饼

暮色深浓,沿小区门前的马路向高铁站方向漫步,迎面遇见许多拎着大大小小袋子的人,他们多半步履悠闲。那些袋子虽在各色各样的手中,姿势却惊人地一致,都是晃晃悠悠的,像在黄昏里惬意地荡着秋千。不用问,我也知道它们的主人刚从露天夜市回来。

夜市在五小前面,原本并不算窄的人行道两边摆满了各种摊子。卖菜的最多,或以竹篮子装着,或摆在长方形案几上,最简单的,直接在地上铺一大张塑料纸,将菜置于其上。少数讲究的摊主还撑了顶大大的油布伞。在夜市随便走几步,青绿红黄蓝白紫,各色蔬菜即刻铺了满眼,新鲜的田野气息亦随之钻进鼻孔,再加上耳畔长长短短乡味浓浓却无不合辙押韵的吆喝声,一股活泼泼浓烈烈的生气将人围裹得密密实实。

除了少数菜贩子,卖菜的都是附近的农民。青壮年、老年人都有。那些少妇满脸健康的红润,口齿也最为伶俐,每次我还没到摊前,“美女,美女”的清甜呼唤声就已灌了满耳。但我还是喜欢到老年人摊前买,感觉更踏实。他们或面若枣色或肤似古铜,纵横交错的皱纹在脸上形成了条条深谷,诚恳甚至略带谦卑的笑意在里面荡漾,看得人心里湿湿软软。特别是那个一头银发的老奶奶,总有七十多了,瘪着没牙的嘴。她摊子上的菜最水灵:西红柿鲜亮亮的;豇豆根根油光水滑,葱绿可人;个头儿不大的小辣椒也是昂首挺胸,精神抖擞。显然,它们刚刚告别了青枝绿叶,就被拽到了这里。老奶奶的菜摊旁是个煎饼摊,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爷爷站在炉子后面。锅里发出“滋滋滋”的响声,袅袅腾腾的热气将两个老人罩了起来,朦胧中,两张苍老的笑脸竟然有了丝仙气。每次去夜市,这俩老人的摊前总是围满了人,我也必得在这儿拎两袋小菜和几套煎饼回家。

那个理发摊生意也挺火。黄底镶红边的“店招”悬于三脚铁叉顶端。一张小圆桌立其侧,上置理发工具箱和标价牌。牌子鲜红底色,上书明黄字样:专业快剪,8元。大块的方形白布铺于地面,顾客坐于椅上。理发师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身材壮实,面相憨厚。剪、剃、吹、掸一整套动作,有条不紊,行云流水。问他怎么在这儿剪发,他说原先在上海开店,因小孩读书和父母年老才回乡的。本想再找个店面,但租金太高,怕难维持,想着先在这夜市做做也不错。“做手艺关键还是技术,他不错,价格公道!”刚理完发的中年男子笑着冲小伙子竖起了大拇指,陪他一起来的妻子也满意地点了点头。确实,现在只要进理发店,哪怕剃个最简单的平头,没个三十元也出不来。这“店”虽设施简陋,但每次我经过那儿,总见小伙子在忙,边上还常有人在等。

正逛着,噼里啪啦的雨点砸下来了。人群顿时哄乱着散开。有人百米冲刺般向前奔,有人头顶着塑料袋在快走。我也向摊主要了个塑料袋,把头发包住,不慌不忙地走,看着身边疾跑的路人,忽有种“何妨吟啸且徐行”之悠然从容,不觉莞尔。

想起汪曾祺就很爱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可不正是?且这露天夜市比单一的菜市更丰盛热烈,虽无“千灯照碧云”,却见星空浩浩,月色溶溶。徜徉其间,既无清晨买菜之匆忙仓促,又集休闲购物、消忧解闷于一体。这是寻常的人间烟火,亦是星月之下一曲生动悠然的小夜曲,于城市的缝隙里流淌着无尽风情……

(编辑兔咪/图槿喑)

猜你喜欢

卖菜夜市煎饼
卖菜
大观楼夜市掠影
小猪卖菜
小猪卖菜
“网红”夜市
清涧煎饼,好吃又好听
老天津卫的璀璨夜市
软煎饼怎么做才健康
小熊当当爱吃煎饼
煎饼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