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症解密:情绪、疼痛与药物

2025-01-19张军

心理与健康 2025年1期
关键词:托尼脑细胞副作用

那天去理发,“托尼老师”一边剪头发,一边跟我聊天:“我妈妈身体不舒服,老是头疼,看了一圈医生,也没有改善,最后医生建议去四院。开了一些药,说也奇怪,吃了两个礼拜就好多了。”

“托尼老师”很不解:“为什么要去四院看?四院可是精神病院啊,吃的那个药,忘记名字了,但是看说明书了,是治疗抑郁症的。”

我跟他解释起来,为什么医生会这样诊治:

抑郁症不只是心情不好,还可能引起疼痛

身体上有些莫名其妙的疼痛,反复检查,CT、磁共振做了一通,怎么也找不到明确病因,有时候就是情绪障碍用躯体疼痛的方式表达出来了。

“托尼老师”很奇怪:“我妈妈没有情绪不好啊,怎么说她是情绪障碍呢?”

有些抑郁症就是以疼痛为主,反而情绪低落显得不是那么明显,其实就是情绪生病了,用躯体疼痛来转移心理痛苦,就会出现身上疼,但是情绪方面似乎也没有出现要死要活那么大的激烈反应。也是因为疼痛掩盖了情绪低落,或者大家以为心情不好是疼痛造成的,就可能把很多精力关注疼痛了,觉得只要不疼了,心情自然就好了。其实这是搞反了,是因为心理出问题才导致的疼痛,要解决疼痛,要先治疗心理问题。

抑郁症需要持续用药

如果体检没有发现躯体疾病,医生会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考虑是否有情绪障碍,比如抑郁症。一般来说确诊了抑郁症,首选药物和心理治疗,通常系统服用抗抑郁药,就会好转。

“托尼老师”连连点头:“是的,我妈妈吃了两个多礼拜,就好很多,我们觉得精神病院的药不能多吃,就让她停了。”

停药通常是患者或者家属觉得“病好了”,不需要吃了,就自己停了。

其实抗抑郁药不能自己停,尤其是刚刚起效,突然自己停药,病情会反弹。要病情稳定以后,医生讲可以停,才能慢慢停药。

“你讲得太对了,我妈妈就是停药以后,没几天又头疼了,我们又带她去医生那里,把药吃起来,就好了。”

抑郁症通常是大脑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信息处理异常,从而发生身体上的不舒服症状。大脑处理信息,是通过某些化学物质,让脑细胞间互相传递信息,这些物质学名叫神经递质,有些抗抑郁药物可以调节大脑里面的神经递质的功能,来缓解抑郁症状。

“可是,这个药要吃到哪一天呢?难道永远吃下去吗?”

人体是个大系统,大脑细胞那么多,每天要处理那么多事情,有时候闹点小问题,是常见情况。通过药物来调整大脑细胞的工作状态,往往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私自停药的话,就破坏了大脑恢复的节奏,可能会让病情更糟糕。所以什么时候停药,需要医生决定,他会根据恢复情况,做一个完整的评估,以达到最佳疗效。

担心“抗抑郁药物依赖”也是一种焦虑

听到不能自己决定停药,而是由医生决定,“托尼老师”着急了:“你说要吃很长时间,会不会依赖这个药啊?离开药就不行,会不会吃药上瘾啊?”

担心离不开药物,这个想法是很多抑郁症患者和家属的顾虑,既害怕疾病不能好,又担心药物副作用,甚至担心服药上瘾。其实,抗抑郁药物并不会引起依赖性或成瘾。正确使用时,药物不会让人“离不开”。这种担心是一种不良情绪的表现—— 焦虑,焦虑就是感觉取舍困难时产生的情绪。

“可是,那个药,唉,我虽然忘记名字了,但是说明书我看了,很多副作用的,又是对心脏不好,又是对肾脏也不好的,看着怪吓人的,所以就不敢让我妈吃啊。”

其实所有的药物说明书都会标注各种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以警示防止过度服用,或者不适当服用引发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医生看过,开出的药是经过评估的,都可以放心服用,毕竟医生会根据情况做一些体检,防止药物副作用影响身体。

对用药产生的焦虑,首先要明白:抗抑郁药是针对大脑细胞的,起作用有时候没有那么立竿见影,一般要2~4周才起效;让大脑维持一个新的运营状态,这也需要一段时间的持续给药,直到大脑开始习惯新的状态,然后才能恢复功能,所以说不能着急。

另外,着急通常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怀疑自己,能不能好?什么时候好?会不会长期依赖药?吃药会不会说明不会完全好转?

这些想法就是对病情和治疗过度担心的表现。坚持按医嘱服药,不仅可以改善原本的抑郁症状,也会缓解对药物的焦虑。

对药物和治疗焦虑背后的原因是害怕

担心依赖药物,其实有一种解释是:不敢相信医生。这背后的情绪是害怕。这种害怕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不想戴上抑郁症的帽子,觉得吃了抗抑郁药,就是精神病人了,何况还要吃好长时间的药,在医院进进出出,

万一被熟人知道了,会怎么想?其实这是一种把未知困难夸大的想法,首先是对抑郁症的歪曲认知,觉得这个就是“精神病”,难治还丢脸。

“托尼老师”笑了:“你讲得真对,其实四院是精神病院,我真害怕进去,要不是自己老妈生病没办法,我估计我今生都不会进那个医院。”

这个想法是很多人都有的,是对精神专科医院的歪曲认知,以为来就诊的都是“疯子”,自己被诊断抑郁症,就等于是与“疯子”为伍。这些都是不恰当的看法和态度,要知道抑郁症的患病率其实很高,大概是3%~5%,而且每个人一生之中都有可能罹患抑郁症,所以说有病耻感,其实是对抑郁症不了解的表现。

“托尼老师”惊了:“我刚刚算了一下,全国人口14亿,3%~5%的发病率,那得多少人,我数学不好,都数不清后面几个零了。”

是啊,心理健康是关乎人类幸福的,也是我们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虽然患病率后面几个零数不清,但是不需要害怕,因为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和设施的发展,精神专科医院的诊疗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政府投入大,基础建设也获得很大的提高,还有《精神卫生法》守护患者隐私,患者和家属可以多了解相关知识,就会消除不必要的恐惧。

“托尼老师”终于笑了:“第一次知道这么多关于抑郁症的知识,要是早点听你讲,就好了,就不会凭空那么担心害怕了。”

我摸摸头跟他说:“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抑郁症知识的话,那要看我的头发长得有多快了。”说完,我们俩哈哈大笑起来。

猜你喜欢

托尼脑细胞副作用
为大鼠移植人脑细胞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脑细胞消失记
理发师托尼
当心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
我想自己做
托尼逃跑
为什么在睡觉时会做梦?
彼格梨
睡眠不足会永久损伤脑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