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人的评价扰乱了我的心

2025-01-19和悦

心理与健康 2025年1期
关键词:小章来访者成年人

小章坐定后填表,动作干脆利落。当问到是什么烦恼把她带到这里时,她说:“我觉得是人际方面的问题吧,有人告诉我说同学们不喜欢我,不想理我,我被孤立了。”结果小章就觉得被伤到了,经常会想过去做过的一些小错事,忍不住地反复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再加上高三了,总是想这些事情,挺耽误学习的。

我选择这样的感觉

“听你说了很多,我复述一下,你看是这样吗?”

复述的过程既是核实信息,也是在帮来访者梳理问题。

“我们的大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逻辑脑、情感脑、动物脑。逻辑脑负责处理思维,它在处理信息方面效率最高,尤其是处理外在信息。情感脑负责处理情绪、情感和内在感受。通过你的表述我感觉你的思维很发达。那么你觉得你的逻辑接受你的身体感受吗?”我试图用来访者的表达方式与她交流。

“当被人说我被孤立的时候,我觉得很难受,感觉自己好傻啊。别人都不喜欢我,我是个一无是处的人。”

“当被别人孤立了以后,你觉得难过,你接受自己难过吗?你觉得难过应该吗?”

“我觉得自己很傻!”

“哦,你的思维不接受你的身体感觉,然后再攻击你自身,是这样吗?”

于是我们一起做了行为链式分析,发生事件—— 被孤立,然后感觉—— 难受,想法—— 觉得自己傻、一无是处,然后行为—— 讨好、敏感,情绪—— 更痛苦、担心被说坏话,然后想法—— 自己心理有病,行为—— 看医生。

“嗯!这就是我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

“可不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最初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何感觉和想法?”

“概括一句话就是:她说我被同学孤立了,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你觉得在这件事上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你有主动权吗?……在上面这句话上加上我选择,试试看?”

“被人说我被同学孤立了,我选择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说完小章沉思了好一会儿,“是,对的,我选择的,我也可以不这样想,真的是这样……”

“那如果回到当时的情景,你会有什么不同的策略呢?用上你的姿势、语气、语调,现场演示一遍。”

怼回去、嗤之以鼻、揭老底……演绎完后,小章笑了起来,后背靠在沙发上,状态舒展了很多,没有了一开始畏缩的状态。

担心的事真的发生吗

“其实,我还是担心万一别人表面上向着我说,内心里说我傻怎么办。我把这事给朋友们讲了,她们说不用在意这些,说我挺好的,可是我还是想,万一呢?万一她们表面上安慰我,心里烦我呢?”

“那你问过她们吗?”

“问过了,她们说不烦哪,喜欢这样的我,可是我还是忍不住地想,然后就影响了学习。”

“我们的大脑是思维的器官,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同时,我们也有类似的经验,能意识到有些想法是不符合现实的。你通过跟同学询问、验证后还是不放心,看来你更相信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事实。”

“万一呢?”

“那如果她们真的烦你,最糟糕的后果是什么?”

……

“如果她们真的霸凌你,最糟糕的后果是什么?”

“群殴致死。”说完小章被自己的话逗笑了。

“是的,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为零。那如果她们真的烦你,最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会疏远我一些。”

“你能接受这种情况发生吗?”

小章点头说:“可以。”这时,小章的眼神变得坚定。

“那么,当你在胡思乱想时,你有哪些应对策略呢?”

“告诉自己这只是我的想法不是事实;去询问或者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还有一个办法,当你觉察到自己胡思乱想时,也许可以不用思考说服自己,而是停止思考,STOP!可能正是思考维持了问题。”

准成人状态

“老师,我还是在想,万一别人心里真的觉得我不好呢?”小章又疑惑地看着我。

“对!我就是不够好!我不配!……

这就是你内心的声音吧?”小章低下头,噙着泪,沉思着……

“我经常这样想,老师您说到我的心里去了!“

“现在你放松一下,深呼吸—— 然后在心里重复‘我不够好,我不配’。

想象一下,说这句话的你有多大?是什么姿态?什么表情?”

“嗯,好像是个小孩子,低着头,

好像犯错了。”

“好,来—— 看着我,你现在多大了?”

“我17岁了。马上就是成年人了。”

“那你要不要成长?要不要从小孩子的状态里出来?要不要做一个符合你年龄的准成年人?”

“噢—— 问题出在这啊!”小章恍然大悟。

“一个成年人,面对别人说你被孤立时,会怎么办?”

“她管得着吗!我朋友多的是呢!”

“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好吗?”

“呵呵—— “小章释然地笑了。

“一个成年人,面对倾听自己的朋友,是怀疑她的真诚呢,还是投桃报李呢?”

“呵呵,当然是回报好友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也要维持接受与付出的平衡的。经常接受而不付出就会有愧疚感;有时付出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力量感和价值感。你觉得作为一个准大人,你可以做些什么幸福你的周围人呢?”

“帮助同学、照顾弟弟、关心父母……”

“嗯,很好!如果你身边有一位这样愿意付出关爱的人,你会怎么样?”

“我想和她成为好朋友!”

“老师,我明白了。以前我不知道拼搏努力的目的是什么,现在我知道了,就是让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生活得更美好。”

“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你还有时间和空间继续探索拼搏努力的意义。那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神清气爽!”

“好,那我们回顾一下整个咨询的历程,看看发生了什么。看看你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收获。”

“对于别人怎么说我,那是她们的事儿。我没必要精神内耗。胡思乱想时,

可以告诉自己这只是我的想法,不是事实。实在不行,就去找朋友询问、验证一下。或者直接起身活动一下,告诉自己停下来,不陷在无尽思考里。其实,

我现在最想做的是,我要对我的朋友更好一些,当然,还有对我的家人更好一些。好像突然之间长大了一样!”

“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里?”我询问着。

“嗯!谢谢您老师!”

“不客气,我也从你这里学习了很多。懂得感恩的人收获更多美好!再见!”

小章快活地走出了咨询室。

后记

对于青少年来说,成长是其主旋律。心理咨询稍稍拨动了困阻他们的路障,凭着青少年旺盛的生命力,就可以迅速调整过来,蓬勃成长。

猜你喜欢

小章来访者成年人
成年人的告别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成年人爆笑日常
崔立微小说二篇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有个姑娘叫小章
成年人的辛苦
自我定位关系人生成败
30岁以上成年人吸烟致死87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