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日快乐,节后也要快乐

2025-01-19李宇

心理与健康 2025年1期
关键词:节律聚会身心

春节假期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即将开始,然而相比于放假前的欢呼雀跃,放假后的“节后综合征”也会成为困扰不少人的问题,“不想上班”还曾一度在节后冲上热搜。除了这种心理上的排斥,人们还容易发现自己工作中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疲倦烦躁,还有一些人会产生恶心、眩晕、胃肠功能紊乱等躯体症状。虽然这并不是一种疾病,但它确实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它带来的不仅是生理和心理的不适,还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我们能否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呢?当然是可以的。

节后综合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假期“过得不好”。著名的资源保存理论指出,个体倾向于保存自己的资源(可简单理解为对自己生存、发展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资的),资源损耗时我们便会有压力感。而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就可以分为资源消耗型(比如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资源补充型(比如家人的关爱)。假期本应是我们进行资源补充的好时机,但是研究却显示并不是所有人假期之后都报告了更低的倦怠感和疲惫感,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假期中个体资源是被消耗还是补充了。比如在假期里遇到了麻烦事,过节之后更加疲惫也是必然。特别是在春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段,避之不及的交际应酬或者是催婚催孕这些颇具文化特色的压力事件,对很多人来说非常消耗个体资源。此外,假期之中还持续被工作打扰,也是严重影响假期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假期“过得太好”。很多人容易把假期的放松变成放纵,频繁聚会、暴饮暴食、沉醉游戏,既没有得到真正的休息,还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其实大家应该都有切身感受,这些活动虽然可能让我们在当时觉得很开心,但是之后反而容易让我们身心更加疲累。生理节律跟心理健康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很多研究的证实,而无节制的假期娱乐放松会打乱我们已经形成的节律习惯,随之也带来身心反应的失调。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应对:

● 多留时间给自己。给自己留时间并不是代表独处,而是用来自主支配,做些自己想做的事。这是你的假期,你值得一个好好的休息。一些人可能对各种聚会感到头痛,一些人假期里可能还不时被工作打扰,不妨也多体谅一下自己的感受,设置好生活与工作、自己与他人的边界,做好沟通、适当拒绝。

● 多做事情补资源。研究发现,有三类活动能够帮我们在假期补充资源:第一是社交,与你喜欢的、亲近的人多交流;第二是运动,特别是一些户外的活动,对身心健康很有好处。第三是创造性的活动,比如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相比于假期的过度睡眠,或者天天跟手机、游戏为伴,这些事情会给你带来真正的休息。此外,还要注意减少熬夜酗酒、饮食无度这些透支身体健康的事情,有了好身体才会有好心情。

● 提前准备有规划。计划是缓解焦虑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在假期前规划好整体的工作进度,哪几天自己可以放开工作好好休息,即便是需要自己一直跟着项目,是否也只在某天的某个时段才处理它。假期结束前预留一点时间做个收尾,恢复作息、提前预热,可以帮助我们开工后更快进入状态。

总之,假期是调整身心、充电蓄能的宝贵时期,我们需要合理规划假期、科学安排休息,才能让自己在假期后元气满满,更好地迎接工作生活的新挑战。

猜你喜欢

节律聚会身心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不聚会少出门外出做好防护
快乐的聚会
生日聚会
给身心降个温
蚬木扦插苗人工幼林生长节律
慢性给予GHRP-6对小鼠跑轮运动日节律的影响
模拟微重力对NIH3T3细胞近日节律基因的影响
新年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