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逝世
2025-01-15金焱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07/bw3mNFd279Dw58UaRj2Xtx.webp)
2024年12月29日,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乔治亚州普莱恩斯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卡特总统在任期间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糟糕的经济形势和伊朗人质危机,但他成功促成了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的和平协议,并因其人道主义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总统拜登2024年12月30日宣布1月9日为前总统吉米·卡特全国哀悼日,所有联邦政府办公室将在当天关闭,以表示对这位于29日去世、享年100岁的美国第39任总统的敬意。“我呼吁美国人民当天在各自的礼拜场所集会,向卡特总统致敬。”拜登在29日发表的声明中将卡特描述为“一个有品格、勇气和同情心的人,他一生的服务使其成为我们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务活动家之一”。他继续说道:“他体现了美国最优秀的品质:上帝和人民的谦逊仆人。全球和平与人权的英雄捍卫者,以及一位高尚的领导人,他鲜明的道义和充满希望的愿景提升了我们的国家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2025年1月9日,所有在世的美国总统和众多政要都可能出席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庄严仪式。拜登下令,自卡特去世之日起,在公共建筑、军事哨所和美国海外政府大楼降半旗30天。拜登还下令为卡特举行国葬。
民主党人卡特于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第39任总统,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充斥着痛苦和危机,卡特既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代言人。在他入主白宫前后,美国经济就已陷入滞胀状态,第一次石油危机过去后,美国通胀率短暂地从12%回落到5%,很快再次回升。美元危机,失业率高企。为应对高失业率,货币政策仍相当宽松。美联储将其骑虎难下归结为卡特政府施加的“不可言说的社会和政治压力”。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袭来通胀再次飙升。在美国选民的时代坐标中,卡特不但对摇摇欲坠的经济束手无策,长达444天的伊朗人质危机更直接导致了卡特竞选连任失败,甚至一度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失败的总统。
这些污点甚至让卡特在任期间的历史性贡献蒙尘。
回望过去半个世纪,卡特将彪炳史册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他在白宫任内力主美国和台湾“断交”,于1979年1月1日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卡特自己也曾对《财经》记者说过,自己在白宫期间完成的最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成果就是和中国的外交关系正常化。在尼克松把中美紧锁的大门打开后,卡特把这扇门彻底敞开了。卡特致力于推动中美政治和贸易关系的发展,在他的政策影响下,美国、中国、亚太地区,甚至整个世界的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卡特中心的工作人员曾对《财经》记者解释卡特的中国情结说,卡特的舅舅在海军卡特大学毕业后1946年进入美国海军服役,军衔为海军中尉。卡特在核反应炉方面有所建树,参与了美国军队的核潜艇研发项目,正是在潜艇服役期间,他第一次在太平洋上用望远镜远眺了中国。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07/csA7GzQ8poBZfaSwoD6W5N.webp)
2024年12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卡特前总统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其家人表示诚挚慰问。习近平表示,吉米·卡特前总统是中美建交的推动者和决策者,长期以来为促进中美关系发展和两国友好交流合作作出重要贡献。我对他的去世深感痛惜。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方愿同美方共同努力,着眼两国人民根本利益,顺应国际社会普遍期待,推动中美关系沿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正确轨道向前发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24年12月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1924年10月1日出生的卡特,对中国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他小时候。他的舅舅曾在美国海军服役,驻扎在中国,不时会给年幼的卡特寄来明信片,让他对中国有了最初记忆。作为基督教徒,卡特还从传教士口中了解到,中国贫穷落后,需要帮助,于是每次礼拜他都会捐出一些钱,支持传教士在中国的学校和医院的工作。
后来卡特成为美国潜艇部队的水手,在解放战争的晚期随部队到了青岛、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在那里,他们与国民党政权、澳大利亚、大不列颠和美国的船只进行反潜战演习。这一经历再次点燃了他对中国的兴趣,他开始持续关注中国历史。“我们能看见共产党军队在附近的山坡上生起篝火,还注意到国民党用枪强行征募小男孩和年轻人。”卡特在一本传记中写道。
自1977年入主白宫后,卡特便不断寻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契机。“我知道美国宪法将外交承认的唯一权力赋予了总统,如果能与中国领导人就台湾人民的待遇问题达成适当的协议,我就决心行使这项权力。”卡特在其传记中写道。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07/3opsZKJmbHSFmwnmoWoHau.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07/Ke2dgK7UKRB8ys3B3zJwnx.webp)
美国国会和台湾地区游说团体的层层压力让卡特决定亲自负责与中国接触。他任命时任汽车工人联盟(UnitedAutoWorkers)主席、被称为“谈判专家”的伦纳德·伍德科克(LeonardWoodcock)与中国进行秘密谈判。他们绕过国务院,直接从白宫向驻中国的代表发送函电。数月过去了,谈判并没有进展。后来卡特又派遣时任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ZbigniewBrzezinski)前去。最终在1979年1月1日两国正式建交。
卡特还把成功建交归功于中国时任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我们对邓小平和他的迅速行动印象深刻,他同意接受我们与台湾的一年期条约,承诺中国不会反驳我们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声明,并且赞成在条约期满后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卡特在传记中记载。
邓小平在1979年2月访问得克萨斯州,他头戴牛仔帽的形象令美国人印象深刻。邓小平向卡特保证,将对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这与卡特推动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想法一拍即合。
卡特总统在1979年推动中美正式建交,并在北京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如设立义肢厂,推进人文关怀等。彼时的中国刚刚踏上改革开放的征程,卡特推动两国建交,既为美国企业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又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为美国赢得了一定的战略优势。
近年来,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急剧转变,从拜登政府到国会议员都以对中国强硬作为寻求两党一致的出口,和中国竞争,贸易摩擦、科技争端、地缘政治分歧等问题使中美两国关系陷入紧张。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大国,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更需要以史为鉴,像卡特总统一样用政治智慧把握合作的大方向,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向好发展。
卡特近年来经历了一系列健康危机,包括扩散到肝脏和大脑的黑色素瘤,以及反复跌倒。在经过一系列短期住院治疗后,卡特决定在家中与家人共度生命的最后时日,接受临终关怀。卡特的孙子杰森·卡特(JasonCarter)告诉美国媒体,在接受临终关怀的一年多时间里,卡特正“尽其所能体验这个世界”,但他并不是每天都能保持清醒。最近一段时间,卡特更加关心美国政治和巴以冲突局势。卡特完成了其临终夙愿,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为美国副总统哈里斯投票。
任总统期间,卡特的外交功勋除了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还在埃及和以色列之间建立了持续数十年的和平,在他的极力斡旋下,这两个中东的矛盾主体达成和议,1978年9月17日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当时卡特被批评为戴维营的谈判投入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对国家经济却漠不关心。实际上在深受能源问题困扰之际,为应对能源短缺,卡特创设能源部,出台《国家能源法》和《能源安全法》,实施国家能源计划,开展能源外交,将能源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推动能源生产、保护、管理、技术研发等进入新阶段。卡特政府的能源政策对世界能源的产购销产生了深远影响,只是在当时的美国选民没有机会看到。
虽然有《戴维营协议》这样的政治遗产的核心,在那时的选民看来,卡特甚至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卡特的从政之路始于1970年成功当选为佐治亚州州长——佐治亚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所在,17岁时卡特考入佐治亚州西南大学,1941年至1943年先后在佐治亚州西南大学和理工学院读书。当他开始政治生涯时,他就反种族隔离而成为激进的民主党人,大力支持星火燎原的民权运动。任职州长期间,卡特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了当地的种族主义歧视。竞选总统期间,卡特算是一匹黑马。2015年卡特承认他当年的总统竞选得到了奥尔曼兄弟乐队的帮助。卡特的竞选活动背负了30万美元债务,是奥尔曼兄弟乐队筹集到6.4万美元,使卡特能够通过匹配的政府资金将其增加1倍,最终敲开了白宫的大门。
卡特的政治理想是,政府“有能力并富有同情心”,会对选民做出回应。他寻求通过改革和放松管制来提高政府效率,并开始将环境作为国家重要事项,包括扩大国家公园体系。卡特还创建了联邦教育部,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并任命创纪录数量的女性以及黑人和拉丁裔担任政府职务。
不过曾在卡特政府任职的前政府官员对《财经》记者说,卡特没有足够的政治敏感性警惕官僚主义的危险。如果说美国总统有什么必须绕过的坎的话,那就是必须分清主次,不能被大量琐碎的细节分散了对重大选择的注意力。卡特上任后决心开启一个时代,但他花生农场主的出身在他身上打下了极深的烙印。1953年卡特父亲逝世后,卡特从海军退役,接手管理经营卡特农场、卡特仓库等,勤劳和有效的管理使卡特农场在1959年已变得很红火。
在批评者的眼中,尽管在白宫管理的是整个国家,但卡特仍表现得像过去管理仓库一样,习惯于追究细枝末节的完美主义,习惯于亲力亲为。美国媒体描述说,卡特背着厚厚的简报去戴维营度周末,仔细研究预算表以检查计算结果,在卡特上任的第一个半年中,他会亲自审查所有使用白宫网球场的申请。
只有卡特自己知道自己的所长。他善言辞且在人际交往中善于处理各种棘手的关系,尤其在外交斡旋方面。1980年,在选举中卡特以49张选举人票的巨大劣势输给了共和党候选人里根,后者获得489张选举人票。当从政之路戛然而止,卡特以令人叹为观止的一系列行动成为史上“最成功的前总统”。
为这一切提供平台的是卡特中心,让卡特有机会向世界展示他未竟的政治梦想和社会抱负。几乎是在选举失利后的第一时间,卡特就和妻子开始规划卡特中心,致力于健康和慈善事业,包括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努力。1986年,卡特中心加入与麦地那龙线虫病的斗争之中,并与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从此一直走在消灭这个通过不洁饮用水传播寄生虫疾病的前列。卡特奋笔疾书,著书立说,他马不停蹄地在国际冲突中担任调停者的角色。2002年,卡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为表彰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不懈为国际冲突寻找和平解决方案、致力于增进民主及改善人权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2019年,卡特在卡特中心的最后一次年度致辞中感叹自己卸任总统后对气候变化基本上保持沉默。
离开白宫后,卡特就密切关注非营利性志愿者项目“仁人家园”(HabitatforHumanity)。在最初的20年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卡特的赞助,仁人家园在美国家喻户晓,为美国和全球60个国家的超过50万人建造了超过10万套低成本房屋。卡特在仁人家园的义工角色干了近40年,穿着牛仔服、手里拿着锤子、“搬砖”盖房子的卡特形象,最终取代了白宫那个西装革履的卡特,映衬着那个自己提着手提箱,在竞选过程中与选民诚实、谦逊对话的卡特,这些成就了美国人心中的卡特总统。
《财经》杂志前总编辑王波明表示:惊悉卡特总统先生逝世,深感悲痛。正是在他任上,中美正式建交,从此开启了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友好合作。卡特卸任后致力于世界和平,并持续推进中美关系发展,他的贡献令人尊敬。
王波明曾代表《财经》,邀请卡特在2011年12月举办的“《财经》年会2012”和2012年12月举行的首届“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发表有关中美关系和全球局势的重要演讲,卡特也曾多次接受《财经》采访,并邀请王波明和《财经》记者访问亚特兰大卡特中心。
王波明表示,卡特总统先生溘然长逝,他和很多卡特总统先生的中国朋友,都深切缅怀卡特的历史贡献,并永远崇敬他诚实、坚韧的高尚品德,愿中美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