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防雾护目镜的设计与应用
2025-01-14苗建磊赵海燕栾甜郑丹丹徐立丹白雪
摘要" 目的:设计一种医用防雾护目镜,探讨其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由镜片、镜框主体、镜带、加热系统和换气系统组成的医用防雾护目镜。将2022年12月20日—25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护目镜的80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人,对照组使用普通护目镜,试验组使用本研究设计的医用防雾护目镜,比较两组护士憋闷感、护目镜防雾效果和护士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士憋闷感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目镜防雾效果优于对照组,起雾时间晚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医用防雾护目镜可降低护士使用过程中的憋闷感,减少雾气产生,延长起雾时间,起到良好的防雾效果,提高护士满意度。
关键词" 护目镜;防雾;满意度;重症监护室;护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01.021
1)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 2020 2 3091325.5
基金项目 山东省医务职工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单独立项),编号:SDYWZGKCJH2023070
作者简介 苗建磊,主管护师,本科
通讯作者 白雪,E⁃mail:1519905860@qq.com
引用信息 苗建磊,赵海燕,栾甜,等.一种医用防雾护目镜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研究,2025,39(1):125⁃128.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edical anti⁃fog goggles
MIAO Jianlei, ZHAO Haiyan, LUAN Tian, ZHENG Dandan, XU Lidan, BAI Xue*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Shandong 2566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BAI Xue, E⁃mail: 1519905860@qq.com
Abstract""" Objective:To design a medical anti⁃fog goggles and explore its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ICU. Methods: We self⁃designed medical anti⁃fog goggles consisting of lenses, a frame body, a strap, a heating system, and a ventilation system. From December 20th to 25th,2022,80 nurses using goggles in our hospital's ICU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40 nur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ordinary goggles,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he designed medical anti⁃fog goggles.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suffocation sensation,anti⁃fog effect, and satisfaction.Results: The nur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suffocation sensation scores,better anti⁃fog grades,later fogging times,and higher satisfactio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lt;0.05).Conclusion:The use of self⁃designed medical anti⁃fog goggles can reduce the suffocation sensation experienced by nurses during use, decrease fog formation, prolong the time before fogging occurs, achieve a good anti⁃fog effect, and improve nurses' satisfaction.
Keywords""" goggles;anti⁃fog; satisfactio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nursing
护目镜作为个人防护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通过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的疾病能起到重要的防护作用。根据国家卫健委要求,在隔离病区和医学观察区工作需要佩戴护目镜等防护用品进行保护性防护[1⁃2]。当对病人行气管插管、经口鼻腔吸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诊疗措施时,存在眼部被飞沫喷溅的风险。病毒可以通过眼结膜进行传播,进而导致其他器官感染,通过佩戴护目镜能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3⁃4]。但当镜片与外界环境存在温差时,通过口罩呼出的潮湿气体会在镜片表面会产生雾气[5⁃6]。雾气不断凝结成小水滴,导致视物扭曲模糊,能见度降低,影响医护诊疗操作,增加诊疗护理风险。而频繁更换护目镜会浪费诊疗护理时间,增加感染风险。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护目镜的使用更加频繁。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通常在护目镜镜片上涂抹各种试剂,以延缓雾气的产生,虽然这种方法能短时间防止雾气产生,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医用防雾护目镜,用于解决护目镜使用过程中产生雾气的问题,并在临床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医用防雾护目镜的结构与使用
1.1 结构设计
医用防雾护目镜由镜片、镜框主体、镜带、加热系统和换气系统组成。镜片结构为双层镜片,双层镜片由高硼硅酸盐玻璃制成,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热稳定性。双层镜片所形成的密封内腔中设有透明导热油,双层镜片与导热油折射率均为1.51,可减少光线的反射和折射,保证视线的统一。导热油内设有加热系统,加热系统由加热导丝、膨胀囊、温度控制器组成,膨胀囊与内腔连通。加热导丝安装于内腔边缘,加热导丝给予导热油均匀加热,通过热传导使镜片温度均匀上升,温度控制器使镜片温度保持在36~38 ℃,导热油加热膨胀后进入膨胀囊,保证了镜片的安全性。换气系统由排气窗、进气窗、微型换气风扇、换气控制器组成。排气窗位于镜框主体左右两侧,进气窗位于镜框主体上方左右两侧,进气窗和排气窗均严密粘贴有滤网,滤网为N95材质,排气窗滤网外侧设有微型换气风扇。微型换气风扇可以将护目镜内潮湿的气体排出护目镜,相对干燥的空气通过进气窗补充进护目镜内,滤网能够保证进入、排出护目镜气体的安全性。镜框主体左侧设有换气控制器,换气控制器设有4个档位。镜框主体接触皮肤处紧密粘贴有减压垫,减压垫为聚氨酯泡沫材质,既可保证护目镜的密闭性,也可减轻护目镜对皮肤的压迫。镜带由高弹力固定带制成,镜带挂有12 V的蓄电池。蓄电池为加热导丝、控制器、微型换气风扇提供电力。加热导丝、控制器、微型换气风扇均为防水结构,保证使用和消毒过程中的安全。滤网、蓄电池均可拆卸,既方便使用,也方便更换。医用护目镜结构见图1~图3。
1.2 使用方法
医护人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护目镜,将新的滤网紧密粘贴于排气窗与进气窗外侧,连接新的蓄电池;将镜框主体放置于眼部前方,调节至舒适度位置,使减压垫与皮肤紧密贴合,镜带套于头部,调节合适松紧度;根据外界环境和自身舒适度调节控制器档位,选择合适的排气速度,然后进入污染区工作;工作结束后,拆除的滤网按医疗废物处理,拆下的蓄电池进行紫外线消毒,护目镜送往供应室进行消毒;给予消毒后的护目镜更换新的滤网和满电蓄电池备用。
2" 临床应用
2.1 资料与方法
2.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2月20日—25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护目镜的护士8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人。纳入标准:采取二级防护进行工作;持续佩戴护目镜时间gt;4 h;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佩戴框架眼镜;面部皮肤存在破溃、瘢痕或有眼部疾病者;有幽闭恐惧症者。对照组:男14人,女26人,年龄26~42(32.85±4.28)岁;护师8人,主管护师32人;本科36人,硕士4人。试验组:男15人,女25人,年龄27~44(33.18±4.06)岁;护师9人,主管护师31人;本科37人,硕士3人。两组护理人员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2.1.2 干预方法
2.1.2.1 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普通护目镜,按照护目镜的标准方法佩戴护目镜,护目镜不做任何处理,使用结束后送供应室消毒。
2.1.2.2 试验组
试验组使用本研究设计的医用防雾护目镜,使用前对全科护士进行防雾护目镜使用操作培训与考核,培训时间为3 d。由研究者建立考核督查小组,考核合格后,护士方可佩戴医用防雾护目镜进行工作,督查小组对日常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1.3 观察指标
2.1.3.1 护士憋闷感
医护人员持续佩戴护目镜工作4 h后会有憋闷感[7]。本研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护理人员进行评价,评分标尺标有0~10的数字,数字越小代表越憋闷感越弱,数字越大代表憋闷感越强,0代表没有憋闷感,10代表憋闷感严重濒临死亡[8]。
2.1.3.2 护目镜的防雾效果
防雾效果包括护目镜防雾级别和起雾时间。持续佩戴护目镜工作4 h后,采用防雾等级对照表对护目镜进行测定。防雾等级判断依据:1级为透明无水滴,视力表清晰度无改变;2级为有少量水滴但透明度较好,或50%以上的面积视力表清晰度无改变;3级为水滴较多但基本透明,视力表字体形变;4级为有很多水滴,半透明,视力表0.1以下少量可见;5级为完全不透明,看不清视力表[9]。护目镜的起雾时间定义为从正确佩戴护目镜到护目镜镜片出现雾气时间为起雾时间[10]。
2.1.3.3 护士满意度
采取自制问卷调查护士对两种护目镜的满意度。主要包括护目镜使用的便捷性、防雾的有效性、幽闭感、疼痛感、舒适度共5个条目,满分为100分,总分≥90分为护理人员很满意,76~lt;90分为满意,60~lt;76分为一般,lt;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满意)/总人数×100%。问卷由护士结束工作、消毒完毕后填写,并由考核督查小组当面核查问卷的有效性,以保证问卷的质量。
2.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定性资料使用频数、百分比(%)描述,两组比较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两组比较行t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护士憋闷感评分比较(见表1)
3.2 两组护目镜防雾效果比较
试验组护目镜防雾级别明显优于对照组,起雾时间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01),见表2。
3.3 两组护士满意度比较(见表3)
4" 讨论
4.1 使用医用防雾护目镜能降低护士憋闷感,提高舒适性和满意度
二级防护设备主要包括工作帽、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手套等[11],对气密性要求高,会给护士身体和心理上造成憋闷感。护目镜使用过程中极易起雾,导致视物模糊,加重护士的憋闷感。本研究设计的护目镜换气系统可将护目镜内潮湿的气体排出,补充相对干燥的气体,可显著减少镜片起雾,给护士一个清晰的视野,降低了护士的憋闷感,增加舒适度。镜框主体对面部皮肤长时间压迫,易形成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使用减压敷料可明显减少护目镜造成的皮肤损伤,提高皮肤的舒适度[12⁃13]。本研究设计的护目镜镜框主体接触皮肤处粘贴有减压垫,能减轻护目镜对皮肤的压迫,减轻不适感觉,提高护士的满意度。
4.2 医用防雾护目镜能明显提高防雾级别,延缓镜片起雾时间
护士佩戴口罩时会在口罩上方溢出潮湿的气体,潮湿气体遇到低温的护目镜,会凝结成小水滴附在镜片表面,导致视物模糊,能见度严重下降[14]。本研究设计的护目镜设有加热系统,通过加热导丝给予导热油加热,导热油通过热传导给予镜片均匀加热,使镜片温度高于呼出气体的温度,潮湿的气体遇到加热的镜片被蒸发掉,不会凝结在镜片表面。护目镜设有换气系统,可以将进入护目镜内的潮湿气体排出护目镜,然后补充干燥的气体,缩短潮湿气体在护目镜内的停留时间。进气窗和排气窗均严密粘贴有N95材质的滤网,保证进入、排出护目镜气体的安全性。本护目镜通过设有的加热系统和换气系统,能明显减少镜片的起雾,延缓起雾时间。
4.3 医用防雾护目镜具有实用性和安全性
防雾护目镜换气风扇设有4个档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医护人员舒适度调节风力。双层镜片材质为高硼硅酸盐玻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因镜片温度上升导致破裂。双层镜片内腔的导热油因温度增加而膨胀,导热油进入与内腔连通的膨胀囊内,使腔内压力保持稳定,保证护目镜的安全。镜框主体通过减压垫与皮肤紧密贴合,减压垫能够保证护目镜的密闭性,防止空气在护目镜和皮肤接触处流通,保证护目镜内气体的安全性。医用防雾护目镜使用完毕后,滤网和蓄电池都可以进行更换,护目镜主体可以进行消毒,可重复使用,且方便快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5" 小结
为存在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疾病的病人进行护理工作时,护士佩戴本研究设计的医用防雾护目镜,能显著减少雾气的产生,延长起雾时间,保证护目镜的清晰度和安全性,提高护士的舒适性和满意度。但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今后需加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WHO.Rational 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for coronavirus disease(COVID-19) and considerations during severe shortages[EB/OL].[2023-09-12].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rational-use-of-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for-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and-considerations-during-severe-shortages.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的通知 [EB/OL].(2020-02-21)[2023-09-12].http://www.nhc.gov.cn/jkj/s3577/202002/a5d6f7b8c48c451c87dba14889b30147.shtml.
[3]" 尹丹萍,李海峰,张思兵,等.武汉火神山医院医务人员护目镜使用效果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12):1787-1791.
[4]" 李玲玲,蔡晓丹.护目镜不同防雾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监护隔离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9):817-819.
[5]" 胡建美,赵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用护目镜防雾技巧[J].护理研究,2020,34(4):573.
[6]" 杜芳,王学红,蔡昕芯,等.新冠疫情期间医用护目镜防雾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6):131-133.
[7]" 阮征,常红,张艳艳,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4种医用护目镜防雾方法效果对比[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1):5-8.
[8]" 赵洁,曹闻亚,唐军,等.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的不同剂量对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16):1847-1851.
[9]" 崔兵彦,姚俊,刘红,等.美军单兵用防护眼镜防雾性能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7(7):60-62.
[10]" 陶燕,冯建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护目镜防雾效果的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8):90-92.
[11]" 南玲,陈萍,刘莎,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技能培训学习曲线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3):271-273.
[12]" 侯杨清.新冠肺炎期间方舱医院护士头面部压疮的两种防护方案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21,28(23):130-131.
[13]" 夏杰,段霞,曹程秀,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预防护理人员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4):276-279.
[14]" 郭德华.眼面部防护装备标准现状的分析研究[J].标准科学,2019(2):66-72.
(收稿日期:2023-10-17;修回日期:2024-10-10)
(本文编辑 崔晓芳)